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十二章 攻陷中都

宣宗在汴京得知中都城陷落的消息后痛哭了一场,然后在大殿之上追封完颜承晖为尚书令,广平郡王,谥忠肃,但对其心血凝成的奏折却置之不理,对临阵脱逃的穆延尽忠也未做任何处置。

败者痛哭,胜者未必欢笑,成吉思汗在独石口听说中都陷落的消息后反应十分冷淡。大战前的所有兴奋在胜利后都荡然无存,成吉思汗一生似乎都在刻意追求成功而非享受成功。不久,成吉思汗在桓州行宫接见宋金名家,访得耶律楚材的贤名也在此时。后来,西征前夕,成吉思汗终于得偿所愿,将耶律楚材罗致蒙古宫廷。

对金的战斗实践,令成吉思汗切实感受到要想赢得中原战争的胜利,就必须采用中原战法。组织一支步兵和炮兵部队已势在必行,成吉思汗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爱将木华黎和石抹明安。

蒙古大军兵分两路,继续向南推进。一支由木华黎率领,强攻真定,真定守将武仙不敌,献城投降。另一支由石抹明安率领,包围了张柔驻守的紫荆关。

金对蒙古战事的多次失利使金军将士畏敌如虎,张柔亲临前线指挥亦不能挽回败局。无奈之下,张柔只好带领残兵败将从关后夺路而逃。

石抹明安一举抢占紫荆关,分派少将军宝鲁追击张柔。

张柔一口气逃到狼牙岭下,回顾随行将士,所剩寥寥。正思虑该往何处去,宝鲁已领兵追了上来,张柔只好勒马迎战。

宝鲁还不满十八岁,是木华黎的独子。木华黎自夫人逝后再未续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征伐大业上。宝鲁自幼接受了父亲最严格的训练,俨然又是一个年轻时的木华黎。

张柔并未将宝鲁放在眼里,战不多时,发现宝鲁极难应付,于是拨马便走,宝鲁紧追不舍。

闻听宝鲁马近,张柔蓦然拧身,使出了张家枪的绝招“回马枪”。哪知不见宝鲁,张柔不觉一愣。就在张柔分神的瞬间,宝鲁已从马肚一侧敏捷地跃上了张柔的马背,将张柔掼于马下。

跟随宝鲁的士兵眼疾手快地将张柔捆绑了个结实。张柔抬眼望去,只见宝鲁端坐于他的马上,正得意地向他微笑。

主帅被擒,余者纷纷弃械归降。

张柔被押至石抹明安主营。一路所见,旌旗辉映,刀枪林立,军容十分整肃。张柔暗想,石抹明安能以金降将身份统帅蒙古大军,可见其深受重用。

宝鲁先入帅府复命,石抹明安大喜。“少将军不愧将门虎子!本帅为你记首功一件。”俟宝鲁离去,他命人带上张柔。

张柔昂然立于帅案前,全无惧色。

石抹明安微微一笑:“张元帅,你既落入我手,为何不跪地乞饶?本帅或可放你一条生路。”

张柔顿时大怒:“你是帅,某也是帅,因何跪你?难道张某怕死不成!”

石抹明安见张柔如此刚毅,心内敬服,急忙走出帅案,亲自为张柔解开绑绳:“适才只为试探元帅性情,言语冒犯处,还望元帅海涵!实话说,末将久闻元帅大名,只可惜有心结纳,无缘识荆,今日得见,方慰平生渴念。”

张柔本是吃软不吃硬的汉子,见石抹明安如此虚怀若谷,反而没了主意。

“张元帅,请上座。”石抹明安的态度益发谦恭。

张柔犹犹豫豫地坐下了,石抹明安方回原位就座。

“元帅,末将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石抹元帅但讲无妨,张某洗耳恭听。”

“张元帅,你我昔日同殿称臣,一片忠心,苍天可鉴。然末将终归蒙古,个中原因,却绝非留恋富贵,贪生怕死。当今圣上昏庸无道,奸臣把持朝纲,对外不思复国大计,对内容不下忠臣良将。右丞相完颜承晖尽忠死节,临阵脱逃的穆延尽忠却原职未动。如此军令不明,赏罚不分,何以外拒强敌,内安民心?更有内部倾轧,令人防不胜防。漠北成吉思汗,以十万控弦之士,犹如秋风扫落叶,几陷黄河以北所有州郡。金帝虽据黄河天险,终难久持。蒙军虽粗莽,却难得君正臣贤,想你我凛凛一躯,生逢乱世,当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方不负平生之志。元帅细思,末将所言有无道理?”

张柔听石抹明安句句切中要害,又想起恩帅当年遭奸臣构陷,无端冤死,不免心动,情不自禁点头称是。

石抹明安见张柔叹息不语,屏退左右,传命摆上酒宴,两个人对座长谈。

石抹明安的口才在金军中首屈一指,一番话讲来如同从张柔心窝里掏出一般,张柔听得十分入神。

酒过三巡,张柔突然想起什么:“石抹元帅,方才擒我小将,请问叫什么名字?”

“宝鲁。他是主帅木华黎膝下独子。”

“难怪!这位公子实在了得。张某自幼习武,从未失手,不料竟败在公子手下。”张柔就把他与宝鲁交战的情形细述一遍,忍不住大笑起来。石抹明安听了,更加敬重张柔坦荡爽直的性格。

“蒙古儿童,从会走路起就会骑马,大汗军队,人人都有骑射本领。即便不出征,他们也演兵习武,常年不间断。我听士兵说,每逢训练,大汗与士兵同穿粗衣,共食陋食。统帅如此,将士焉能不奋发向上?想当初末将两进蒙营,处境异常尴尬。归降虽为情势所迫,末将之心其实早为大汗倾倒了。”

张柔若有所思。

石抹明安为张柔斟满酒:“末将初入蒙营之时,曾与木元帅有过一次倾心长谈。张元帅可知君臣同心,互信不疑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张柔回答不出。

“末将知道这个也是在归降之后。那种可为之生为之死的心愿,确实发自内心深处,从此再无半点反悔。”

“明安兄,”张柔不知不觉地改变了称呼,“早闻兄铁嘴钢牙,无人能及,今日才知名不虚传。”

石抹明安笑道:“虽然如此,末将两次出使蒙古,却是理屈词穷啊。”

两个人相谈正欢,忽闻木华黎已至关下,石抹明安急忙出席,将木华黎接入帅堂。木华黎见到张柔十分高兴,宾主落座,木华黎对张柔十分敬重,言谈中决无丝毫以势压人之意。张柔万般无奈,表示愿降,木华黎大喜,当即派人禀明大汗。

正好宝鲁也来参见父帅。张柔称赞公子机智勇武,木华黎却令宝鲁拜张柔为师,学习领兵为帅之道。

中都陷落当天,拖雷的夫人苏如在军中生下次子忽必烈。孙儿的出生为成吉思汗带来了极大的愉悦。孩子满月时,成吉思汗在桓州为他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入篮仪式。倘若这时月伦夫人还活着,一定会说:又是一个小铁木真!

在桓州逗留期间,苏如要丈夫多方延聘中原名儒进府,待以师礼。苏如不愧是一个有头脑有远见的奇女子,她比她丈夫更清楚,她的儿子们若想成为中原的皇帝,就必须接受中原的文化教育。

对此,歧国公主深以为然,全力协助。歧国公主后来也生有一子,取名末哥,英贤仅次于忽必烈,是忽必烈的忠实拥护者。

拖雷将苏如之请上奏父汗,成吉思汗大为赞赏,坦言:儿媳见识胜过儿子。

出于对孙儿的钟爱,成吉思汗还特意请了金国几位有名的相士为婴儿相面,结果众口一词,皆言婴儿相貌主大富大贵,日后金、宋将在此儿手中平定。成吉思汗闻听,更加欣喜,命人好生看顾孙儿。

张柔恰在这时来到喜气洋洋的成吉思汗行营,晋见这位让石抹明安钦服万分的蒙古大汗。成吉思汗行猎刚返,在金帐前迎住张柔。张柔正欲大礼参拜,被成吉思汗伸手拦住了:“张元帅不必多礼。在草原,没有中原诸多礼仪,我也不习惯别人三跪九叩。你是我的客人,不妨随便点吧。”

我的天!石抹明安说这位大汗朴实得惊人,若非亲眼所见,谁又能想象得出他就是那个用兵如神、所向披靡的蒙古大汗。

成吉思汗对年轻的张柔极为赏识,委任他为河北军都元帅,汉军万户长,并授以虎符,许其关键时刻可调动蒙军。张柔感激涕零,欣然拜受。

在桓州小住数日,张柔拜辞。临别时,张柔对成吉思汗虔诚起誓:“臣蒙大汗知遇之恩,当肝脑涂地以报。从今以后,臣将一生追随大汗,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成吉思汗扶起张柔:“有将军作我的臂膀,乃我万千之幸。”他欣慰地说道。

蒙古帝国1·狼性征服》_第十二章_攻陷中都_肆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蒙古帝国1·狼性征服第十二章_攻陷中都_肆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