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三十二、谈判大师诸葛亮

诸葛亮随同鲁肃到达柴桑之后,并没有被安排立即去见孙权。

诸葛亮倒不大在乎江东对他接待的规格,现在不是追究礼仪是否达标的时候,虽然他此行代表的是刘备。

对于孙权的态度,诸葛亮也没有什么担心的,能在当阳见到鲁肃,就已经说明了孙权内心其实已经决断:联刘抗曹,不惜一战!

但从鲁肃口内,诸葛亮也清楚的知道江东大部分文武官员的明确态度,诸葛亮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坚定孙权抗曹的信心;给孙权充足的说服下属的理由;把刘备实质上的求援化为双方互惠联合;决定双方部队联合行动的具体时间、任务——这点最为重要,刘备等不起。

鲁肃在去见孙权汇报自己的荆州之行时,正赶上孙权再次集会大员讨论战降问题,这几天孙权以及他的决策班子一直干的就是这项不可能有结果的工作,这里的唯一上级就是孙权,下属民主讨论的意见总不能达到孙权满意,那就唯有继续讨论下去。

虽然早有聪明的下属看出了孙权骨头里的倾向,暂时采取了观风的态度,但投降派的声音还是一直占着主旋律的地位,以至于刚回来参加会议的鲁肃竟没有发言的机会——或者说时机更准确些。

瞅准了一次孙权更衣(去厕所)的机会,鲁肃跟到了“洗手间”,孙权就是留给鲁肃这个单独表达意思的时机,所以很急切的询问鲁肃:对大家几乎一致的“主和”有何看法?史载原句是:“卿欲何言?”

鲁肃顾不上扯皮了:“我看大家的意见是专门误导将军的,没有人是想着与将军共图大事的。我鲁肃可以欢迎曹操,将军就不可以了。为何这么说呢?我降了曹操,估计曹操最次不过把我鲁肃开回原籍务农,就算那样,鲁肃身份也不会低于下曹从事,还会驾辆牛车、带些随从去交游士林悠哉游哉,要是给个官的话,估计也不会离开江东。将军投降了曹操以后,还能想有家吗?鲁肃希望将军自己决断,千万别听众人胡说。”

——这鲁肃厉害!直接指出了问题的实质:主张投降的人们都是各顾各,没有一个是为你孙将军着想的!

其实孙权自己也未必不明白大家心里想得是什么,只是不愿意伤心的承认或者是点明这个事实罢了,现在鲁肃已经扯去了大家脸上蒙的那块遮羞布,使得孙权不由叹息:

心理上孙权需要根坚强的支柱;统一大家的思想孙权需要足以说服人的事实与理由,至于行动?那是以后的事,欲将众口一词的“安定重于一切”化为众志成城的“团结就是力量”?谈何容易?

这些,鲁肃给孙权带回来了:诸葛瑾的二弟、刘备的谋士、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就在驿馆等候接见。

对于诸葛亮其人,孙权当然早闻其名声,其兄诸葛瑾是自己信赖的谋士之一,才学上孙权对诸葛瑾也是颇为欣赏的,既然是亲兄弟,估计与诸葛瑾当在伯仲之间是合理的,但现在的诸葛亮却不是以一个亲信下属之胞弟身份出现的,他马上就要接见的是刘备的代表。

这个年龄仅长自己一岁的诸葛亮到底有什么通天彻地之能?孙权向来不信邪,而且孙权也清楚的明白诸葛亮的柴桑之行的目的所在:不就是动员我抵抗曹兵么?你这个说客却是多余了,是和是战我孙权又岂能是被他人所左右的?

待会要与你点明:孤与你的主子刘备处境是不一样的,刘备对于曹操是降而复叛,是没有任何再降可能的死对头;而我孙权不同,现在是进退自如,战和在我,更别说孙家与曹家还是双重亲家!

谈判双方初次接触,先提建议的一方从来都免不了沦为下风,除非你是居于绝对强势,可以硬把自己的意见强迫弱势的对方接受。而诸葛亮显然是没有资格逞强的,孙权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合理的采取了先听你诸葛亮对我江东的建议,再后发制人的谈判策略。

诸葛亮等得就是这一刻,毫不客气的对江东目前的局势开始了貌似客观的分析,下面是史载原文再加上老孙于括弧内的点评:

孙权何曾见过这种谈判对手?不禁反讽:“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是啊,你说得这么头头是道,那你的主子刘备为什么不先投降啊?)

其实孔明的长篇大论本来就是给孙权布的一个陷阱,就等着孙权往里面跳呢,等孙权自己从这陷阱里爬上来时,孙权在心理上已经找到了一个强大的支点,诸葛亮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所以诸葛亮淡淡的一笑:“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表面上孔明是在褒扬自己的主公刘备,实际上孔明这是在送给孙权一个道德的支点,是在做了两顶帽子:英雄与奴才!孙将军,你选一顶吧。

孙权当然是个极为明白的人,马上悟到了诸葛亮真正欲表达的意思,有曹操后来名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响鼓何用重槌敲?——后句是老孙集民谚,非曹操句也。

当即表态:“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孔明谈判基本成功,火已经烧上去了,现在需要的不过是再添些干柴而已,让孙权维持住沸腾点。

孔明下面的话与其说是坚定孙权的信心,还不如说是在送给孙权一件对付内部投降派的有力武器:

——话说到这份上了,别说是孙权,就是换了是曹操,恐怕也该听孔明指挥了!

所以,孙权合理的“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

至此,诸葛亮出使江东初步成功,给危机中的刘备带回来三万水军!重要的是,率领这三万精锐水师的统帅,是一个也可以称为天才的人:风流江东、名传千古的周郎、周公瑾周瑜!

曹操·魏武雄风》_三十二、谈判大师诸葛亮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曹操·魏武雄风三十二、谈判大师诸葛亮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