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一〇七章 邲之战

士气高昂,杀气腾腾,红了眼的楚军杀奔晋军大营。

赵旃刚刚回营,还没有来得及喘息,楚军已经杀到,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撞破晋军大营的营门,杀了进来。

荀林父叹了一口气,这一天终于到了。这仗还有办法打吗?逃吧。

荀林父站在高处,使劲地擂鼓,让身边卫士高呼:“快跑,先渡河者有赏。”

晋军本来还想抵挡一番,如今主帅的命令下来了:逃得快的有赏。既然如此,谁还抵抗?

晋国中军崩溃了。

作为中军主帅,荀林父怎么命令大家逃命?说起来,原因很简单。荀林父所能号令的是他的部下,让自己的部下逃命,其意图是让先縠的部属在这里被宰。

那么,先縠的部属奋起抵抗了吗?谁抵抗谁傻瓜,别看先縠叫打仗叫得最凶,敌人来了,他是第一个逃命的,连号召大家逃命都顾不上了。

先跑跑,先縠就是先跑跑。

晋军崩溃

黄河岸边,赵婴齐按照荀林父的部署安排了船只。等看到溃败的晋军跑来的时候,赵婴齐对自己的部属下令:“快,我们先过河。”

得,赵婴齐的队伍跑了,剩下不多的船在岸边,给剩下的大部队的兄弟们去争夺了。

中军的兄弟们分成了荀林父和先縠两派人马,为了渡船争夺起来。正在争吵不休,下军的兄弟们也来了。下军其实并没有受到攻击,不过赵朔和栾书还是决定走为上计。

现在好了,三股力量在争夺不多的渡船,晋国人也不认晋国人了。先上船的急着要走,后来的则抓住船帮不让走,于是船上的兄弟们一通乱砍。《左传》记载:“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船上的指头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

中军崩溃,下军奔逃,上军呢?

那帮兄弟根本不是来打仗的,他们是来阶级斗争的。而士会不是,他是来打仗的。

当中军崩溃的同时,楚军的左军来攻击晋军的上军。

“主帅,我们要抗击敌人吗?”郤克的儿子郤锜问士会,上军是做了严密准备的,完全可以一战。

“不,楚军士气正盛,而且已经击溃了我们的中军,如果我们与他们交战,最终就是他们的全部兵力来包围我们,我们就会全军覆没。”士会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决定撤退。

士会命令郤克率军撤退,他自己则在最后压阵。利用地形,士会命令后队布置埋伏,设置障碍,轮番后撤。

楚军左军完全没有办法发动有效攻击,眼睁睁看着晋军上军全军而撤。

晋国三军,唯一没有损失的就是上军。

晋军损失最惨重的是中军,完全是被楚军狼入羊群一般屠杀。

赵旃逃回晋军大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战车也回来了。原来,赵旃跳车之后,楚国人只顾抓他,倒把他的战车放走了。于是,赵旃跳上自己的车,继续逃命。

晋军哭爹喊娘,一片狼藉。赵旃正在没命奔逃,猛地看见一辆车几乎跑不动了,定睛一看,还是亲戚,谁啊?自己的叔父和哥哥,两人在一辆车上,但是他们的马不行了。

“叔父,哥哥,你们上我的车。”别说,赵旃虽然浑了点,还挺讲义气,挺讲亲情。

叔父和哥哥也没客气,下了自己的车,跳上赵旃的车,这才发现,赵旃没地方了。

“兄弟,我们用了你的车,你怎么办?”哥哥问他。

“嗨,我还没办法?别管了,赶快逃命吧。”赵旃在马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把车赶走了。

现在,赵旃成了步行,好在身上穿得不厚,跑得还算快。

跑了一程,眼看跑不动了,而后面尘土大起,楚国人追过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旃发现前面有一乘战车也在逃命,定睛去看,发现是逢大夫和他的两个儿子。

“老逢,逢大夫。”赵旗在后面喊。

其实,逢大夫早就看见了赵旃,可是他假装没看见。如今听到赵旃在后面喊,逢大夫假装没听见,还低声对两个儿子说:“谁也不许回头。”

两个儿子比较缺心眼,老爹说了不许回头,他们偏偏要回头,然后还告诉自己的老爹:“爹,是赵旃啊。”

“唉。”逢大夫叹了一口气,如果两个儿子不回头,那还可以说是没听见赵旃的喊声,如今两个儿子回头了,再说没看见赵旃就说不过去了。如果赵旃没有被楚国人杀死而回到了晋国,一定会怨恨逢大夫见死不救。到时候,不被赵旃整死就怪了。

逢大夫停下了车,气哼哼地对两个儿子说:“你们下车去,给赵旃让位。明天早上我到这里来给你们收尸。”

就这样,赵旃搭上了逢大夫的车,顺利逃命,而逢大夫的两个儿子真的就在这里被楚军射死了。

所以,逃跑的时候,谁喊也不要回头。

楚庄王遇险

是不是所有人都只顾逃命呢?当然不是。

荀罂是下军大夫荀首的儿子,却在中军效力。他早就看出晋军要败,自己的部属提早作了防备,因此在楚军杀来的时候,荀罂的手下都已经穿盔戴甲,准备迎敌了。大军溃散,荀罂并没有逃。

楚庄王似乎有些兴奋过头,带着左广卫队在晋军营中左冲右突,奋勇当先。一片混乱之中,庄王的卫队被冲散了,庄王身边仅仅两三乘战车紧随。荀罂远远看见,从装束到战车到气质,他看出来了,那个领军冲杀的人一定就是楚庄王。

“弟兄们,给我包围那辆车,活捉楚王。”荀罂的判断很准确,决策也很快很坚决。他知道,尽管晋军溃败,但是只要捉住楚王,就能反败为胜。

荀罂十多乘战车呼啸而上,将楚庄王包围在中间。

楚庄王正杀得带劲,猛然发现自己被包围了。大的局面自然是楚军追杀晋军,然而在局部却是晋国人包围了楚庄王。

晋国人的战术素养确实很高,他们似乎总能在逆境中发现机会,总能创造性地应用“擒贼先擒王”的战术方针。想一想,当初秦穆公就差一点被晋国人活捉。

屈荡抡开大戟,要带着庄王突围,但是荀罂的手下都是晋国的精兵,也不好惹。因此,尽管屈荡勇猛,竟然冲不出去。

庄王眼看形势危急,不禁仰天长叹:“老天啊,怎么能让我落到晋国人的手中啊?”

就在庄王万分危急的时候,一乘楚国战车奋勇杀来,车上大将的勇猛见所未见,竟然一路杀到了庄王的车前。庄王一看,正是大夫熊负羁。庄王当时有些奇怪,这熊负羁在楚军将军中算不上出色,平时打仗也算不上勇猛,这回怎么这么玩命?吃药了?

“大王,跟我来。”熊负羁高喊。喊这话有些缺心眼,因为这让晋军确信这确实就是楚王。

熊负羁在前,楚庄王在中,后面是另外两乘战车断后。熊负羁又是一路冲杀,杀出包围圈,回头看,庄王没出来。于是又杀进去,又杀出来。一连三次,还是没有把庄王给救出来,而熊负羁身上已经多处受伤。

熊负羁现在发现了,靠这种办法,一辈子也救不出庄王。而此时如果再去找援兵,已经是来不及了。怎么办?熊负羁用很短的时间思考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晋国人为什么拼了命也要捉住楚庄王?答案简单:擒贼先擒王。

想明白了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熊负羁眼前一亮。他再次杀了进去,不过这一次不是直奔楚庄王,而是直奔荀罂。荀罂正在那里指挥活捉楚庄王,没料到熊负羁从侧面杀到,当时猝不及防,被熊负羁一戟刺中大腿,翻身落车。

晋军一看主将折了,无心恋战,纷纷奔逃而去。

荀罂本来是来捉楚庄王的,谁知自己成了俘虏。

“熊将军,我问你,你今天为何如此勇猛?我对你也并没有特别的好,你怎么能为我出生入死呢?”楚庄王没有道谢,先问这个问题,他太困惑了。

“大王,还记得那次庆功宴吗?”

“哪一次?”

“灭了斗越椒之后的那一次,中间熄了灯,有一个人乘醉牵了美人的袖子,美人拔了他头盔上的缨,大王随后命令每个人都把头盔上的缨拔下来。”

“想起来了,难道?”

“大王,我就是牵美人袖子的人,请大王治罪。”

“哈哈哈哈,宽容必有善报啊。熊将军,你救我一命,谢你还来不及呢。你浑身是伤,不要再战了。回国之后,我单独请你。”

楚庄王高兴极了。

《说苑》这样评论这件事情:“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所以,积点阴德是值得的。宽恕别人,实际上也就是造福自己。

战斗友谊

基本上,晋军中军死得很惨。

那么,下军呢?

下军的情况要好一些。

下军的大部分顺利逃到了黄河岸边,只有少数掉队的被楚军追到。不过,楚军的右军不像中军那样痛恨晋国人,因此下手还算客气。

有三乘晋国战车不幸掉坑里了,偏偏这几个哥们死心眼,舍不得战车,非要把车弄出来。结果耽误时间,被楚国人追上了。

一队楚军发现了三乘晋国战车和九个晋国士兵,因为推车太专心,晋国人竟然没有发觉楚军已经包围了自己。

楚国人很好奇,于是都下了车,在坑边围观。

“见过爱财的,没见过晋国人这么爱财的。命都要没了,还舍不得车。”楚国士兵在坑边议论。

“车要是没了,还要命干什么?哎,别只管说风凉话,给出出主意啊。”晋国士兵也不害怕。

“嗨,兄弟,你们这样不行啊,车前面那根横木卡住了,把那根木头卸掉不就行了?”楚国士兵看出了问题,提了个建议。

晋国士兵一听,还真是,于是三下五除二,把几辆车的横木给卸了。

车顺利推了出来,楚国士兵还上去帮忙推了。

晋国士兵上了车,打马上路,谁知道马竟然在原地转圈。转了好几圈,把晋国士兵给转迷糊了。怎么回事呢?晋国士兵怎么也想不通。

其实呢,就是因为卸了横木,车的平衡不对了。

结果还是楚国士兵看出了问题,于是又提建议:“把大旗和车轭去掉试试。”

晋国士兵按着楚国士兵的建议去掉了大旗和车轭,果然马就跑起来了。

“楚国的兄弟们,还是你们经常逃跑,有经验了,哈哈哈哈。”晋国士兵一边逃命,还一边拿楚国士兵开涮。

“哈哈哈哈,小心点啊,别再掉坑里了。”楚国士兵们也大笑起来,他们觉得晋国人很有意思。

这仗打得,像游戏一样了。

为了儿子的反击

荀首已经逃到了黄河岸边,甚至战车都已经上了船,这个时候,有人来报告说荀罂被楚国人给捉了。

“我的儿啊,你被楚国人捉了,我回去怎么跟你娘交代啊?不行,小魏,我要去救我儿子。”荀首毫不犹豫地下了船,把战车也卸下来,掉转车头,带着自己的部属回去救儿子。

小魏是谁?魏锜,魏锜现在给荀首驾车呢。

就这样,晋国下军浩浩荡荡杀回去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要救荀首的儿子。

回到战场,楚军已经收军了,荀首捉了几个掉队的楚军,知道儿子已经被送回楚军大营。

“追。”荀首下令,现在成了晋军追楚军了。

荀首难道要杀到楚军大营?他没那么傻,他的想法就是能捉住个楚军高级将领,今后好把自己的儿子换回来。

所以,荀首每次射箭的时候,一看是利箭,就放回到魏锜的箭袋里。

“哎,老荀,你倒是要救儿子啊,还是舍不得你的箭啊?”魏锜很纳闷,心说老荀可真是吝啬鬼,救儿子都舍不得用好箭。

“不是舍不得,我是要捉活的回去好换我儿子,太锋利的箭,怕一箭射死了。”荀首解释。

荀首的箭术不错,射伤了几个楚国将领,可是捉住之后发现档次都不够。

“老荀,前面那个行了,那是连尹襄老,这个够级别了。”魏锜到楚营出使过,认识连尹襄老。

“好了,就是他了。”荀首张弓搭箭,瞄准了连尹襄老。

连尹襄老也不是吃素的,他也看到了荀首,他也拿起了弓箭,瞄准了荀首。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还有一个人也端起了弓箭。

弓弦声响,连尹襄老的箭擦着荀首的耳朵飞了过去。荀首并没有在意,他只关心自己的箭,令他高兴的是,他看见自己的箭稳稳地扎进了连尹襄老的肩膀。

连尹襄老从车上栽了下去,魏锜急忙驱车过去,荀首不等车停稳,跳了下去,他要活捉连尹襄老。

可是,荀首失望了,因为连尹襄老已经死了。连尹襄老的肩膀上,是荀首的那支箭,而在他的脖子上,还有一支箭,那支箭从左到右贯穿过去。就是这支箭,要了连尹襄老的命。

“他死了。”荀首说。

“怎么会?分明射在肩膀上啊。”魏锜感到奇怪,他也从车上跳下去,可是,当他看到连尹襄老脖子上那支箭的时候,他大惊失色。

魏锜为什么大惊失色?

因为,那支箭是他的。

是谁一箭射死了连尹襄老?

这个时候,荀首已经没有心思去想这个了。

“把尸体带回去。”荀首命令手下把连尹襄老的尸体装上车,实在不行,尸体也算是个筹码。

这个时候,一队楚军杀来,要抢回连尹襄老的尸体。荀首看见其中的一乘战车十分华丽,车上的战将看上去又非常年轻。直觉告诉荀首,这个人够分量。

荀首重新上了战车,这一次,他不再射人,他射马。一箭过去,那员小将的马就被射倒了,在小将还在发呆时候,荀首已经率领晋军杀了过去。

这一次,红了眼的是晋国人,楚国人抵挡不住,逃的逃,死的死,小将被荀首生擒活捉。

这员小将是谁?楚庄王的儿子公子谷臣。

“撤。”荀首下令,公子谷臣外加连尹襄老的尸体,本钱绰绰有余了。

战略家楚庄王

楚庄王下令收兵。

“大王,晋国人现在都在渡河,无心作战,如果我们乘胜追击,一定能把他们全部赶进水中。”子重建议。

“不必了,冤冤相报何时休?又何必赶尽杀绝呢?当年城濮之战,晋文公也并没有穷追不舍。”楚庄王坚持。

于是,楚军收兵。

整个晚上,晋国军队都在渡河,直到早上,总算逃回了北岸。

楚军清点人数,死伤极少,但是襄老战死,公子谷臣被活捉。而清点尸体之后,晋军被杀上千人,被俘上千人。楚军完胜。

因为楚军晚上驻扎在邲(今河南荥阳北部),这一战历史上称为邲之战。

城濮之战,晋国大胜楚国。邲之战,楚国完胜晋国。

现在,先来看看楚庄王的战略战术。

第一步,诱敌。

围困郑国,引诱晋国来援。晋军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楚军正好以逸待劳。这一招,正是城濮之战中先轸用过的招数。

第二步,示弱。

这是楚庄王用了一辈子的计谋,对付斗越椒就用了这个办法。示弱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让敌人骄傲并失去警惕,另一方面自己的队伍会因此愤怒而求战欲望强烈。此长彼消,战斗力的对比立即发生巨大变化。

楚庄王两次派使臣去求和,是忽悠晋国人;两次忍让晋国使臣,是激怒楚国人。所有这些,都是基于这样的战术考虑。

第三步,袭击。

最后的攻击选择了袭击,时机恰到好处。

其实,以当事双方的战力和心态,即便是正面交锋,楚国人依然占六成以上的胜算。但是,有了楚庄王的战略战术,楚国人不仅能够战胜晋国人,而且能够完胜。

可以说,这一战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例,而其中最经典的部分又是心理战。

如果我们说楚庄王是心理战的祖师爷,应该没有争议。

如果说狐偃和先轸导演了晋楚之间的首次大战,那么,第二次大战就完全是楚庄王的设计了。

说春秋之三·晋楚争雄》_第一〇七章_邲之战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说春秋之三·晋楚争雄第一〇七章_邲之战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