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复仇
平心而论,陈友谅和张士诚确实是他最强的对手,但从个人感情上而言,他与此二人并无仇恨,甚至还有惺惺相惜之感。
但元就不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残暴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
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
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
在朱元璋扫平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为了麻痹元朝,朱元璋不称王,不称帝,并暗中表示不与元朝为敌。他还给当时的元朝大将察罕贴木儿送去了厚礼。
这么看来,他确实是个搞关系的能手。
在元朝看来,这是一个只想在战争中捞点好处的乡巴佬,给点好处就行了。
如果他们去调查一下朱元璋童年时候的悲惨经历,再思考一下是谁造成了朱元璋的痛苦,就会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多么的荒谬。
朱元璋的策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他解决了陈友谅,即将扫平江南的时候,元朝政府连忙派户部尚书张昶来封他为官,他们总是觉得这个人是可以为他们所利用的,给点钱就是了。
朱元璋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他把官辞了,却把张昶留下了。朱元璋挖了元的墙脚,还对刘基说:元朝送了个贤人给我,你们没事可以和他多谈谈。
如果这一行为还不能让元朝明白朱元璋的真正用意,那他们就太蠢了。
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作战,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元朝政府曾经非常高兴的做了一回拳击比赛的旁观者,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三个人都倒下,然后自己上去宣布胜利。
元朝政府最愚蠢之处就在于,他不知道这场比赛是一场淘汰赛,而最后胜利的奖品是与自己决战的资格!
当朱元璋历尽艰难,从尸山血河中走出,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尸体上爬起来时,元朝政府才畏惧的发现,这个胜利者比以往任何一个对手都可怕。
他有着精良的军队,善断的谋臣,勇猛的武将,他率领的不再是那种一攻即破的农民起义军,而是一支战斗力绝不逊于自己的强悍之师。
元朝政府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送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给朱元璋,希望他能接受招抚,继续做他们的奴隶。
可是他们慢慢发现,眼前的这个朱元璋不但想要自己的钱,更想要自己的命。
比赛就要开始了!
让我们看一下双方的选手,现在我们先欢迎元朝选手,元顺帝出场!
下面请元顺帝用一句话表达他现在的心情。
元顺帝:就剩一句啊,那我说了,希望对方选手下手轻点,我怕疼。
现在请朱元璋选手说自己的感想,哎,朱元璋选手哪里去了。
喔,我们找到他了,他正在磨刀,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现在比赛开始!
参赛选手背景介绍
在此之前,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朱元璋的对手,元。
元是蒙古建立的政权,蒙古强大起源于十二世纪,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代表着蒙古进入全盛时期。
要说明一下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蒙古的强大是自铁木真之后才开始,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蒙古人的战斗力一直相当的强,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这个强悍的民族之所以一直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只是因为自身的分裂。而当铁木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其可怕的破环力和战争能力就如狂风暴雨宣泄到世界各地。
文化先进的民族被相对落后的民族征服,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西晋和北宋的灭亡等等,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人们一直认为这些落后民族能够成为征服者,是因为他们的士兵英勇善战,并不是他们的军事机构先进。
在那些人看来,这些连字都不认识的野蛮人,只是凭借着所谓的勇猛作战,怎么可能在军事谋略上胜过长期受到系统军事理论训练的文化先进民族的军官们。
事实证明,他们可能是错的。
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往往是脱离的,这句话已经被历史多次证明。
蒙古的军事制度虽然简单,却很实用,他们没有南宋那些无用的官僚机构,作战时采用小股骑兵试探,然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对敌方薄弱部位实施冲击。一旦攻击受挫,立刻撤走,然后寻机从侧面突破。
机动,这是蒙古军队的最大优点。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蒙古军队的武器也比南宋更先进,他们天才的发明了当时最为可怕的弓,其射程可达300米,无论多厚的铠甲都难以抵挡。只有最精锐的南宋军队装备的神臂弓才能与之相比。但战争中,武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作战的士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种很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并不与对方直接用刀剑厮杀,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
当你碰到蒙古骑兵时,你的噩梦就开始了。进攻前射箭,进攻的过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时,还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这种类似无赖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疯!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蒙古军队进攻东欧时,那些体格远远比他们健壮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剑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
而蒙古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屠城。
蒙古人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一直都来这一套,他们的屠城是比较有特点的,值得一说。
从各方面资料来看(多桑蒙古史、元史),蒙古人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注意这一特点)。
屠城是为了让对手屈服。
在攻城前他们一般会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后果你们自己去想。
但他们缺德之处在于,不投降他们必然会屠城,但是投降的他们也并不放过,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了保障后方的需要,他们认为,有人留在自己的身后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杀光才安心(盖蒙古兵不欲后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后顾之忧也)。
蒙古的狂潮席卷全球,不过欧洲人似乎更有自律精神,他们认为无端出来这么些恐怖的家伙,是因为自己犯的错太多,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所以他们称呼蒙古人为“上帝之鞭”。
这一荣誉称号的授予在欧洲历史上是第二次,第一次给了匈奴王阿提拉。
历史学家们给了蒙古军队的这种屠杀行为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国家恐怖主义。
蒙古军队似乎也有某些人相当爱好行为艺术,其具体表现为西亚战役中,将被杀死的人脑袋砍下来,推成一座三角型山。
此外他们也是颇有些黑色幽默感的,比如在攻克巴格达后,他们将最高领袖哈里发关在一座装满金银珠宝的房子里,让他活活饿死。
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却是用最残酷的方式——屠杀!
这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他们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此处我们要列举几个数字。
这些数字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蒙古攻灭金国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
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剩下87万户,下降89%。
蒙古灭南宋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
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户1267万,元灭宋时剩下937万,下降26%
这么看来,蒙古对南宋还是相当宽大的,当然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我们后来会说到。
蒙古军队对中原诸国的攻击确实厉害,灭掉西夏国用了二十二年(1205-1227),灭掉曾横扫天下的金国用了二十三年(1211-1234)。
此时的蒙古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怕实力,他们将下一个矛头指向了南宋。
在他们看来,与他们同样健壮勇敢的金国人也不堪一击,何况是整天只会吟诗作画、体格瘦弱的南人?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人做好了一切准备,进攻南宋。
他们认为,十年之内必然灭宋。
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仗打了近五十年,还搭上了一个大汗的命。
在他们屠城的威胁下,这些柔弱的南人似乎并不害怕,从两淮到襄阳再到四川,无不遇到激烈的抵抗。
他们在合州遭受到了最大的挫折。
宋宝祐七年(1259)二月,大汗蒙哥亲自带领军队攻击四川合州,这一仗打了五个月。守将王坚坚守合州钓鱼城,不但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还在战斗中击伤了大汗蒙哥。
发生的这一切,让蒙古贵族们很不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这些柔弱的人,让他们如此坚强呢?
他们决心找出答案。
虽然南宋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挡住蒙古军队的铁骑。
1279年,在激烈抵抗后,南宋最后一个战时丞相陆秀夫在海上向幼年的皇帝赵昺行礼,说出了最后的话:
“国家到了这个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许国了”。
然后他背着皇帝,跳入了大海中。
南宋灭亡了,但蒙古贵族们心中的谜团始终没有解开。
此时,他们发现自己有可能从一个人身上找到答案。
这个人叫文天祥。
道义
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在元的监狱里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起兵的,组织义兵抗元,战败后被俘。
这样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正是元朝统治者们理想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支持着他去做这样一件根本没有可能达成的事呢?
于是,从投降的宋朝丞相到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皇帝,个个都来劝降,但他们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绝不投降!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蒙古贵族们认识到,这个人心中有一样东西在支持着他。
这样东西叫做道义!
道义是个什么玩意儿?
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蒙古贵族们还是把握住了一点,那就是只要降伏了这个人,就能树立一个典型,道义是可以被打败的。
于是他们换着法子折磨文天祥,从舒适的暖房到臭气熏天的黑牢,从软到硬,无所不用。
但文天祥软硬不吃。
文天祥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
其中有两句话,是他内心的写照:
一个人的气节和尊严,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蒙古贵族们没有办法了,只好让忽必烈出场。
忽必烈是一个接受过长时间汉化教育的人,他深知,杀掉文天祥很简单,但要征服他心中的信念是困难的。
他以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对文天祥说,你是真正的人才,留在我这里做个宰相吧。
文天祥拒绝了他!
忽必烈反复劝说,都没有效果,他实在无法了,只好对文天祥说:你想干什么,自己说吧。
文天祥昂头说道:只求一死!
好好的活着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死呢,那个道义就那么重要?
他佩服这个人,但也不理解他。
成全了你吧!
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场,他到达刑场时,周围围着无数百姓,他们将看着这个英勇不屈的人被处死。
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问题,南是哪个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给了他。
他向南方跪拜行礼,然后坐下,从容不迫的对行刑的人说:
我的事结束了。
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胜利者!
他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告诉了所有的人,在这场以个人对抗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胜利者!
他至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元朝的统治者们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其实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带诏中,这也是他的遗书。
此诚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
文天祥的行为告诉了所有的人,肉体可以被征服,但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
这种道义,不但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他们的国家,民族。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们介绍文天祥不但是要介绍他的伟大,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作为典型人物,文天祥的行为及思想很值得研究,我们在前面说过,很多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是有着很深刻的联系的,文天祥的行为与后来明朝众多的正臣及东林党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将在今后的文章中揭示这种隐秘的联系及其产生原因。
而元朝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统治,他们不了解自己统治下的这些人在想些什么,也不想了解,而文天祥却作为一个楷模,成为了被统治者的精神偶像。
这样的统治是不会牢固的。
蒙古贵族们很注意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他们不接受汉化,不与汉人通婚(梦想娶赵敏的人就放弃吧),他们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无法达成共识。加上时不时又出来几个贵族叫嚣着把汉人都赶走,拿农田去养牛羊,幸好当时的丞相脱脱阻止,这个愚蠢的主意才没有得以实现。
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个脱脱不是后来的那个脱脱,这个元初的脱脱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就是因为他的建议,元朝军队在攻陷很多城市后,没有大肆屠杀当地居民,而是不断向农耕文明发展,此人实在是功不可没。
另外说两句,看元朝史书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们的名字经常重复,动不动就是帖木尔,脱脱等,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
纸头皆挂帖木尔,抬眼望去尽脱脱。
玩笑而已。
在元朝的大家庭里,家长对家庭成员似乎没有什么感情,看中了什么就抢什么,仿佛这个家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双方越看对方越不顺眼,既然过不拢,就分家吧。
可问题是这个家里干活的都是家庭成员,离开了他们,这些蒙古贵族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一方要分,一方不让分,就只好使用家庭暴力了。
可是这些曾经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已经在享乐的生活中沉沦了,有的连马都不会骑了,他们除了欺负家里那些手无寸铁的下人外,并无其他本事。
而等到这些下人们拿起了平时干活的菜刀和锄头反抗时,曾经的统治者就将手足无措。
比如蒙古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阿速军,这支部队即使在强悍的蒙古军队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曾立下大功。当起义爆发时,他们被派去镇压,这支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去抢了一把老百姓。
但是运气不好,在抢劫回来后,正好碰到了起义军,刚看到对方的旗帜,领队的首领便大叫“阿卜,阿卜”(快跑),这支最为精锐的部队就是这样败退的,退回去后还反复强调自己是遭遇数倍于自己的起义军才败退的。
就是这样的军队素质,才使得元朝军队在起义初期显得不堪一击。
但随着起义的扩大,元朝统治者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成吉思汗的血液在他们的血管里复苏过来,他们重新整编了部队,战斗力也直线上升,先后镇压了全国很多地方的起义。
只要跨上马,我们仍然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
而在元朝陷入危急之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丰富作战经验和军事才能的将领。
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叫做扩廓帖木尔。
他还有个为人所熟知的名字——王保保。
扩廓帖木尔这个名字太拗口了,我们就称呼他为王保保吧。
王保保是元朝名将察罕帖木尔的外甥,也是他的养子,在察罕被杀后,他承担起了守护元朝的使命,并成为了明朝的主要敌人。
这个名字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目标,元!
朱元璋终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消灭元,为自己的父母报仇,而他提出的口号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我们引用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话来形容当时的局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的性质改变了,不再是红巾军原来的阶级斗争的性质,而是一个汉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战争。”
今天的蒙古族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当时的人们是不大可能和蒙古骑兵一同联欢的。
事实上,他们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很久了。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
北伐开始
至元二十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这次北伐是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公元十世纪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此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于匹敌。
他的这一行为使得从此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割让十六州以后,中原步兵们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宋朝就毁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个大宋王朝的崩溃。
在燕云失陷四百年后,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北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
朱元璋此时又面临新的选择,该怎么进攻呢。
当时朱元璋已经占据了江浙和湖广一带,但元仍然占据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要实现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
朱元璋并没有选择直接进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认为要想彻底的击败元朝统治者,必须先攻取山东和河南,然后再图大都。
这个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此时的元朝实力还很强。
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朱元璋在出征前对他的士兵和将领们说了一句话,以鼓舞他们的士气。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我们可以想象到,朱元璋应该是咬牙切齿说出这句话的。
北伐正式开始,主将是堪称明帝国双璧的徐达和常遇春,他们并未让朱元璋失望。经过残酷战争考验的吴军连续攻破元的防线,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山东。
这一过程实在是无甚可写,因为元军实在是不堪一击。
在王保保的心中,并没有把朱元璋和徐达当回事,在他看来,徐达军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纪律松散,战斗力差的农民起义军没有什么区别。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对付与他争权的李思齐,而只是将防守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弟弟脱因帖木儿,这位脱因帖木儿倒也是一位不错的将领,但和超一流的徐达常遇春相比,他还差得很远。
徐达和常遇春用自己的军事行动给他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他在济南还没回过味来,就发现自己驻守的山东已经遍插吴军的旗帜。
徐达常遇春一刻不停,从山东出发,分兵两路,进攻河南,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北伐途中最顽强的抵抗。
驻守在这里的是元梁王阿鲁温,他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将领,危急时刻,他正确认识了形势,集中了五万军队,在洛水北岸布阵,等待敌军到来。
应该说,他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这个有利地形带给他两个优势,如果敌军敢于强攻,他就会召集军队击其半渡,打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即使作战不力,也方便撤退逃跑。
事实证明,他还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其中一个优势,当然,不是前者。
当徐达军到达洛水时,他们并没有蒙古军队想象中的踌躇,而是在第一时间就发动了进攻,而组织进攻者正是永远当先锋的常遇春。
他带领军队象飞一样的度过了洛水,目瞪口呆的元军连部队都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来,常遇春的钢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于是,“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梁王阿鲁温做了俘虏。
此时王保保才意识到,自己面前对手的可怕。
但已经太晚了。
明朝的建立
就在徐达与常遇春出征山东,大破元军时,一个新的王朝在应天宣布了它的诞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继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
当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劝朱元璋登基为皇帝位,而朱元璋的反应自然也是十分惊讶,然后连连推辞。
大臣们肯定不会甘休,于是磕头的磕头,寻死的寻死(当然只是说说),好像朱元璋不当皇帝他就活不下去。
朱元璋为了不让大臣们难过,并挽救那些想寻死的大臣,只好勉为其难的登基了。
当然了,最后还要再说两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们逼我之类的话。注意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一定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马上要被拉去杀头一样难受。
历史上的这套把戏大家应该也看惯了,封建社会历来都是如此。但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后可以升官发财,朱元璋演完后可以做皇帝,可以说是双赢。
不管我们如何鄙视这套把戏,但王朝建立的事实及其对历史深远的影响的是存在的。
就在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将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延续二百七十六年,并将它的影响扩展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它的光辉,它的荣耀,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
它的阴暗,它的丑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受的。
1368年正月初四,这个日子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王朝建立了。
放牛娃朱元璋坐在他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心中百感交集。
他没有想到,这个位置会属于自己,其实他原先所要求的只是一碗饱饭,一个家,一个妻子,如果运气好,能有一头牛帮他耕地。
然而现实的残酷逼迫他选择了这一艰苦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没有人可以陪伴他,他所能相信和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如果我当时能吃饱饭,能活下去,我还会走这条路吗?
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放牛娃朱元璋,不,我们应该称呼他为皇帝朱元璋了,他很明白: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在这里,我们还要介绍一下韩林儿,这位原先朱元璋的皇上现在哪里呢?
他已经在江底沉了一年了。
1367年,韩林儿坐船到应天,由朱元璋手下将领廖永忠迎接,结果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船沉了,事后廖永忠承认是自己干的。但问题在于,他有没有得到朱元璋的指示呢?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朱元璋留着韩林儿只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当他灭掉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诸侯都没了,要天子干什么?
朱元璋事后曾经表白过自己,说他本无此意,是廖永忠自作主张,并且还公开指责他,说如果不是你小子自己干这件事情,以你的功劳,我本是要封你公爵的,现在为了惩罚你,只封侯爵。
这真是奇谈,以廖永忠的功劳,如何与徐达、李文忠等人相比,可封公爵?给你个侯爵,自己偷着乐吧。
无论如何,朱元璋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事情还未结束,朱元璋还有一个敌人,只有消灭了这个敌人,他才能成为真正的华夏之主!
在成功占据了山东和河南后,明军向着最后的目标大都(今北京)前进,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也是蒙古统治的中心,只要占据了大都,就可以宣告元朝的灭亡。
这无疑是极有吸引力的。
徐达和常遇春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这个可以名垂青史的任务。
洪武元年(1368)七月二十七日,徐达军攻克通州,直逼大都,目标就在眼前!
大都作为元的中心,城防十分坚固,而且城中有大量的军队和粮食,足以坚守一年以上,而更为严重的是,就在离大都不远的太原,王保保统帅的十万大军正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勤王。
徐达和常遇春充分估计了困难,做好了应对多种情况的准备,于八月二日才正式包围大都。
然而让他们吃惊的是,这里并没有大军驻守,也没有元朝皇帝,这位仁兄听到消息,七月二十八日就带着老婆孩子跑了。
看来怕死的还真不少。
当徐达纵马奔入齐化门时,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中原政权失去四百年的燕云地区终于收复了,从此它就像母亲的手臂一样保卫着自己的孩子,抵御着游牧民族的侵略。在它的庇佑下,明朝获得了发展政治经济的时间和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盛唐之后,经历长达四百年的战乱,中原政权终于真正且完全掌握了这片大地的统治权,在这片土地上,在明王朝的保护下,农民勤劳耕作,商人来回奔波,先进的生产力不断的向前发展。
这是不朽的历史功绩!
光荣属于徐达、常遇春,更属于朱元璋!
无论朱元璋所作所为是对还是错,也无论后世对朱元璋如何评价,但属于他的光荣无人可以拿走,他的不朽功勋无人可以否认!
朱元璋,历史将证明你的伟大!
我们要说明一下,当时的元朝皇帝名叫妥欢贴睦尔,他的谥号是元惠宗,元顺帝这个称号,并不是元朝给他的,而是明朝对这位元朝亡国皇帝的一种调侃,朱元璋在这一点上颇有点幽默感,因为他放弃了坚固的大都,选择了逃走,明朝认为他“顺应天意”,所以称呼他为元顺帝。
元顺帝推出了大都后,逃到了上都(今开平,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继续做他的皇帝,历史上称之为北元,元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时代结束。
元这个朝代灭亡了,但对于朱元璋和他的将军们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对决,王保保!
在统治全国的元朝灭亡之后,蒙古贵族仍然企图重新入主中原,不断组织力量反攻。当时的局势对于朱元璋来说并不乐观。
此时王保保率领十余万军队,占据山西、甘肃。丞相纳哈出带领二十余万军队守辽东。而云南还有十余万元军,甚至高丽(今朝鲜)也仍然听从元的统治。
这就好比朱元璋睡觉时,帮边站着一群拿着大刀和长棍的人,随时准备给他一下。
在这种情况下,徐达和常遇春又开始了进攻,这次他们的目标,正是王保保。
此时的元军终于痛定思痛,重新整合了军队,元顺帝也认识到了王保保的实力,将所有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他。王保保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兵权,他将名正言顺的带领精锐元军与统领明军的明朝第一名将徐达决战。
徐达、常遇春在攻下大都后,分兵两路,常遇春南下保定,从北路进攻山西。
徐达的部队进军漳德,从南路进攻。他们预备在太原合击王保保,将他一举歼灭,由于第一先锋常遇春成为了北路军的统帅,徐达军的前锋由汤和担任。这位朱元璋的老朋友十分想抢头功,他在没有得到徐达许可的情况下,自行突进,攻克了泽州,在他看来,取得山西指日可待!
事实证明,他们把王保保看得太简单了。
王保保等待的正是这个时刻,他利用汤和孤军深入的机会,连夜集合大军在山西韩店偷袭汤和,汤和率领的明军惨败,死伤数千人。
徐达军陷入困境,这是他与今后的老对手王保保的第一次交锋。
此时,元顺帝突然不顺了,回到上都后,每天看到的都是草原和沙漠,还是大城市好,他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逃出大都,韩店的胜利鼓舞了他,看来明军并不可怕。于是他命令王保保集合主力,北出居庸关,收复大都!
王保保经过了周密的准备和计划,带领了十万大军,向大都攻击。但在他的心中,却有着两种打算,如果徐达不去救援,他就趁机攻下大都,迎接元顺帝归位。如果徐达来援,他就以逸待劳,设下圈套,伏击徐达。
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无论徐达选择哪条路,他都是胜利者。
可是徐达却选择了第三条路,一条让他哭笑不得的路。
徐达在得到王保保进攻大都的消息后,冷静的分析了局势,他看透了王保保的打算,决心给他一个意料不到的惊喜。
你不是要攻打大都吗,我就打你的太原!
徐达认为大都有大军驻守,而且城防坚固,不足为虑。退一万步说,即使丢了,再打回来就是了,赔得起。而王保保就不同了,他倾巢而出,太原成了空城,而明军的主力离太原很近,王保保如果没有了太原,就只能去关外放羊了。于是他连夜带领骑兵直捣太原。
其实徐达的目标也不是太原,而是王保保,他相信王保保一定会回兵救援的。
果不其然,王保保得到这个消息,大为吃惊,立刻率领十万骑兵回救太原,他回击速度十分之快,在太原附近遭遇了徐达。
此时徐达的军队以骑兵为主,而步兵大队还未赶到,士兵数量只有王保保的一半。
两支骑兵部队就这样相遇了,这也是中原政权的骑兵与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第一次大规模的交锋。
怎样战胜骑兵
自古以来,骑兵都是最具威力的兵种之一,在马的帮助下,原本柔弱的步兵成为了具有高度的突击性和机动性的部队,而不幸的是,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少数几个王朝外,其军事力量都是以步兵为主的。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骑兵时吃了大亏。
但骑兵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事实证明,古罗马的重步兵是可以用长矛阵克制骑兵的,可是中国人向来没有穿几十公斤盔甲的习惯,而且当时并没有中西交流制度。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办法,他们不断研究着以步兵制骑兵的方法,其中的成功者之一是诸葛亮。
在他统治下的蜀军,是曹操军团的噩梦。
他发明了若干武器来克制骑兵,首先是绊马钉,这个玩意儿设计独特,不管你怎么扔到地上,总有一面铁钉朝上。打仗前就洒在骑兵即将冲击的地带,骑兵到来时,马蹄就会被扎烂。其使用方法类似今天修自行车的小贩在路上洒图钉。当然,唯一的区别在于,马被扎后,是不会有人帮你补的。
第二招是大车,诸葛亮的军队都配备有木车,当发现骑兵时,就将木车挡在步兵前面,用来阻挡骑兵冲击,也算是木械化部队了。
最狠的是第三招,也是诸葛亮最神奇的发明,连弩,这绝对是当年的机关枪,据史料记载,这种连弩是一击十发,杀伤力极大,所以当年的魏军骑兵很畏惧与蜀军交锋。
但这种方法操作性太强,而且不适合进攻,所以使用的范围并不大。
到了宋朝,在与西夏和辽的战斗中,由于步兵长期打不过骑兵,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不知是哪位天才一拍脑袋,想出了以几千名步兵组成大方阵,还取了个学名,所谓“以步制骑”。
上阵交锋,其结果是,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掉。直到天才将领岳飞出现并组建了专业骑兵岳家军后,中原政权才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抵御住了金国骑兵的攻击。
到了元朝,以骑兵起家的蒙古军把骑兵战术发展到了极致,并依仗这一战术横扫天下。他们骄傲的认为,只要自己有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统治被推翻。
然而就在蒙古骑兵威风凛凛的在官道上呼啸而过,两边的南人百姓只能俯首躲避时,那些低垂下的头所思考的并不只是往哪里躲避,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都坚信,一定有办法打败这些骑兵,一定有办法的。
其实方法很简单,只是实行起来很困难。
冲击!骑兵对骑兵
综观历史上强盛的中原王朝,都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而此时的明朝也是一样,徐达和常遇春都是非常厉害的骑兵将领。他们对骑兵调配自如,选择突破方向准确,对骑兵的使用已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在被元朝统治的九十余年里,中原的人们不断向他们的敌人——蒙古骑兵学习着使用骑兵以及战胜骑兵的战术。
在漫长的积累和等待后,拿起武器反抗的人们终于走到幕前,和他们的骑兵老师蒙古军队决战。而徐达和常遇春正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
现在,他们正面对着蒙古军队最勇猛的将领王保保。
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一日,徐达率领明军骑兵抵达太原城下,与回师救援的王保保军对峙于太原城外。但由于兵力不如王保保,徐达始终没有发动进攻,王保保不知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己及时赶到,徐达跑来偷袭太原的目的没有得逞,但他居然不打也不撤,实在无法理解,于是他一时间也不敢动弹。
十二月四日,常遇春经过三天的观察和思考,对徐达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我军步兵未到达,如果只以现在这些骑兵与敌人对攻,只会增加自己的伤亡,不如选择深夜偷袭敌营。”(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
这个意见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常遇春实在是一代名将,眼光独到,判断准确。似乎是天助徐达,就在这个时候,太原守将豁鼻马派使者投降,并表示愿意充当内应(这应该算是个蒙奸)。
一切都预备好了,马已喂好,刀已磨亮,只等晚上动手了。
当天晚上,王保保没有睡觉(算他运气好),这个爱学习的人,此刻正坐于军营之中秉烛夜读兵书,突然听见外面喊声大作,他心知不妙,当机立断,毅然决定逃跑,逃跑时颇为狼狈,光着一只脚跑出大营,匆忙骑上一匹马,就飞奔出营。
您问那十万大军怎么办?连我的鞋都不要了,还要军队干什么?可见名将就是名将,懂得权衡利弊,毕竟自己的命最重要,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嘛。
可那十万大军没有了主帅,就像没头的苍蝇,四万人被歼灭,余者全部逃散,王保保在卫队的保护下一口气逃出上百里,可是常遇春并没有放过他。
常遇春深知除恶务尽的道理,连夜出击,王保保叫苦不迭,边逃边战,等他逃往大同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了十八名侍卫。而常遇春一口气追击到了忻州才撤回。
这是一场真正的歼灭战,也是中原骑兵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势如破竹
在攻克山西后,徐达带领军队继续进攻陕西,此时的陕西是由地主武装李思齐和张良弼等人镇守,中国历史上,由于地形问题,大凡从山西进攻陕西,都是极为艰苦,难以攻下。从最初的秦国据守函谷关据六国,到后来的日本人侵略中国,拚了老命,却始终无法踏入陕西一步。
但这次情况不同。
李思齐身经百战,但他并不想打仗,他对元朝很难说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他组织军队对抗起义军,说到底不过是怕那些泥腿子抢了自家的粮食。所以当徐达军进攻时,他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临洮,感觉戏也演够了,对元朝有了交代,就投降了。而张良弼和他的弟弟张良臣可谓是不识时务,先降后叛,坚守庆阳,后被徐达讨平,终究没有掀起什么大风浪。
至此,陕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区落入了明军之手,为后来与元的决战做好了准备。
新王朝对旧王朝都有赶尽杀绝的习惯,如南宋的残余部队逃到了崖山(今广东新会),元朝军队还不放过,硬是把他们赶到了海上全部消灭。世易时移,现在轮到朱元璋了。
元顺帝不喜欢荒凉的上都(开平),想要回到大都(北京),朱元璋却连上都也不想让他呆了。
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出兵开始了北伐,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出征。
与他一同出征的是李文忠,两人带领八万步兵,一万骑兵开始了这次远征。在常遇春那种特有的突袭攻击方式下,元军不堪一击。北伐军先攻锦州,击败元将江文清,后攻全宁,击败元丞相也速,军队丝毫不停,进攻大兴州,击败元军并擒获元朝丞相脱火赤。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元精心设置,号称可防二十年的抵御防线,在常遇春面前就像豆腐一样软弱,这位明朝第一先锋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战中充分显现了锐不可当的威力。他带领骑兵一路马不停蹄,逼近上都!
元顺帝此时正在上都,听说明军攻来,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逃跑,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遁去。一直逃到了应昌(今内蒙古达来淖尔湖),狼狈不堪,在他逃跑的途中,应该可以充分体会一百年前宋朝君主的心情。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他最后一次搬家。
常遇春一向是穷追猛打的,他追击几十里,杀掉了宗王庆生和平章鼎珠,此战还俘虏了上万蒙古兵,在打仗的同时,常遇春东西也没少拿,他把元顺帝的家当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全部带了回来。
此战毫无悬念,也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这并不是因为元军软弱,而是由于常遇春太快,他就像一个高明的剑客,手持利剑,在对手反应过来之前,已经直插对手的心脏!这样的对手太可怕了。
常遇春胜利班师,经过柳河川时,暴病而死,年四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综观常遇春的一生,从太平之战自告奋勇,到北出沙漠,所向无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真正的军事天才,是真正的第一先锋。他的生命就像灿烂的流星,虽然短暂,却是那样的光耀照人,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也将永远为人们所传颂。
在常遇春北伐的同时,徐达也正在关中奋战,他派遣部将张温(相当厉害)前去攻取甘肃,张温进展顺利,很快就攻下了兰州等地,就在徐达节节胜利之时,危险也正向他靠近。
王保保的计划
王保保在败退回太原后,并没有采取大的军事行动,他在观察徐达的动向。在经过前两次的交锋后,他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眼前的对手有多可怕。如果没有好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出击的。
高手过招,最忌心浮气躁,王保保的直觉告诉他,现在只能等待。
当他发现张温孤军深入,攻取兰州后,一直躲在家睡觉的王保保敏锐的感觉到,机会到了。
他立刻动员了十余万大军,兵分两路,先以步骑数万围攻兰州,但兰州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只是一个诱饵。他把主力隐藏起来,驻兵十万在地形险要的定西。这一招在兵法上叫围点打援。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兰州对于明军太重要了,他们一定会派兵来救的,现在要做的就是等鱼上钩了。
他的判断没有错,很快第一条鱼就来了。
在得知兰州被围后,明将于光率部前来救援,当他到达兰州附近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元军的包围,在奋战之后,全军覆没,于光战死。
王保保终于取得了这次计划中的第一个胜利,但也有一件事情他没有想到,那就是兰州的守将张温的能力。
当数万大军把兰州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张温却毫不慌张,他分析了敌情后,正确的作出了主动出击的判断,他亲自带领三千人突袭城外数万敌军,居然打败元军,使其后撤几十里,为后来的定西之战争取了时间。
当然除了这件事情让王保保意外,其他的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仍然采取这种方式,等待着第二条鱼上钩。
第二条鱼确实来了,不过却是一条鲨鱼。
王保保的军事行动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三,朱元璋召开军事会议,他看透了王保保的企图,制定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计划。
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出征。当时元顺帝正在应昌,而朱元璋一向是个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他准备让元顺帝再搬远一点,如果能够赶去西伯利亚当然最好,就算不行,也不能让他过得舒服。
他命令不要再救援兰州,而是让大将军徐达自潼关出西安直接攻击定西,与王保保决战;另外一路,让左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关入沙漠攻击应昌,去帮元顺帝搬家。
同时,为了迷惑王保保,他还命令大将金朝兴、汪兴祖分别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
这个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王保保也确实没有识穿朱元璋的计策。他仍然在定西守株待兔,可惜他的对手是朱元璋和徐达,不是兔子。
洪武三年(1670)二月,四路大军同时出发,一时之间,军报纷纷传到王保保处,战局乱成一片,二十五日,王保保得到消息,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三月二十三日,他又得知,汪兴祖攻克朔州。而李文忠已经出居庸关,正在他手忙脚乱之时,真正的敌人已经靠近。
三月二十九日,徐达率师进抵定西。王保保已经退无可退,只能决一死战了。
定西的沈儿峪即将成为决战的战场。
王保保的应对
这一次,徐达带了将近四十万人进攻王保保,为达到突击的效果,他亲自率领十万军队连夜奔袭定西,元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堕入云里雾里。
徐达的十万人到达后,并没有任何作战的表示,相反,他的军队第一个行动是去找木头,修房子和营寨,元军大惑不解,难道他们想在这里常住?
统帅王保保却明白徐达的用意,他不住的感叹,徐达真是深通兵法之人,王保保守住定西沈儿峪的目的就是为了诱敌攻坚,并伺机反攻,然而徐达不上他的当,先扎稳阵脚,慢慢对付他。
这个人真是不容易对付啊。
更让他郁闷的是,明军三月二十九日到达,却不急于出战,只是用小股部队试探,让元军烦恼不已。而到了四月五日,情况出现了恶化。
从四月五日起,徐达将士兵分成三班倒,不断派士兵到王保保兵营放火,袭击,如果不搞这些,他们也没有闲着,就在元军营帐前敲锣打鼓,还有吊嗓子的,甚有开场唱戏的苗头,元兵又累又饿,不得休息。逼急了,想要进攻,又碍于敌方营垒坚固,只能看着干着急。
王保保再也坐不住了,他明白,这样下去,军队不被打垮,也被闹垮了,他不得不出击了。
六日,王保保通过当地人的指引,找到了一条小路,可以抄明军的侧翼,他派遣了一千精兵对明军发动了突然袭击,明军万没有想到元军会突然出现,阵势大乱,左军大将惊慌失措,脱离了指挥位置,元军得以攻入内营,眼看明军就要大乱,此时徐达在中军帐内听到外面大乱,他没有像王保保一样惊慌失措,而是静听动静,并依靠他的军事直觉判断出这不过是小股部队的偷袭,于是他骑马赶往侧翼,并亲自持剑督战,士兵们看到他的身影,顿时士气大震,将元军击溃。
在危急时刻判断出敌情,并能够及时应对,是一个将领最重要的素质,徐达不愧名将之威名。
元军溃败后,王保保以为明军会收敛一点,没有想到刚收兵回营,明军又开始开台唱戏了,这下子王保保也没有办法了,他晚上也睡不着,只有苦笑着看着对面尽情表演的明军。
其实他也烦恼不了多久了,因为明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即将采取行动。
王保保的崩溃
就在元军被吵得不得安宁却又无计可施时,四月七日夜里,明军突然停止了以往的喧嚣,元军大喜,纷纷开始休息,虽然他们心里也知道,明军的这次安静并不寻常,但长期不能睡觉的痛苦实在让他们无法忍受。于是个个倒头就睡。
在元军开始休息的同时,等待多时的徐达正在检阅他的士兵,这么长时间的等待,就是为了今晚!他十分清楚,今晚是最好的时机,也是唯一的机会。王保保占有地利,而且有十万之众,自己远道而来,粮草无法长期维持下去,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击败对方,最后的失败者就会是自己。为了取得胜利,他作出了一个决定。
最大程度发挥士兵的战斗力,是将领的责任,一般来说,将领们是利用自己的谋略和军事调度来达到这一目的,然而当战斗到了最关键时刻,所有的军事智慧都无法再发挥作用时,将领们就只剩下最后一招,亲自上阵。
徐达在出征前,将他的部队放在前列,以保证所有的士兵都能看到他的帅旗,无论士兵们在何处奋战,只要看到这面旗帜,他们就会有勇气战斗下去。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却也是唯一的办法。
徐达五条全占,岂有不胜之理!
就在元兵熟睡时,徐达以中央突破战法,偷袭元军中军,元军实在过于疲倦,甚至有的士兵听到了喊声,也无力起身,乖乖的做了俘虏。明军在徐达的带领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全歼元军,十万大军就此崩溃。
此时王保保正在中军营休息,事实证明,他在逃跑方面是很有点天赋的,这位仁兄在大乱之中,反应仍然十分敏捷,抢过了马,还顺道带上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向北方逃去。一片混乱之中,尚能如此周全,不服不行啊。
此战明军大败元军,生擒元剡王、元济王及文武大臣一千九百余人,蒙古士兵八万四千余人(可怕的数字)。王保保又一次全军覆没,这一次,他连十八个侍卫都没有,只带着老婆孩子逃到了黄河边,想起惨况,唯有抱头痛哭。
很多史书写到这里就没有了,这是不太符合逻辑的,因为王保保没有长翅膀,也没有摩托车,不可能飞过黄河,所以就在这里丢下王保保也是不太厚道的。其实如果考察历史中的很多细节,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仔细分析王保保过黄河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平时多学几种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王保保到了黄河边后,没有渡河的船只,但名将是不会被难倒的,他不知去哪里找来了根木头,让他的老婆孩子趴在上头,全家老小就抱着这根木头过了河。(保保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遁去,至黄河,得流木以度)
可以看出,王保保一定很擅长游泳,另外他应该还有一定操纵船只的能力,定西在甘肃境内,是黄河上游,此地水流湍急,划船也不一定能横渡,而他抱着木头就能过黄河,实在是一种本事。这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啊。
王保保上岸后,望着对岸的景色,悲痛欲绝,在不久之前,他还有一支庞大的军队,现在却只剩下了自己和老婆孩子。
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向对岸遥拜后,他骑上马向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奔去,在那里他还能够东山再起。
事情还没有完,我还有机会的。
在王保保溃败的同时,李文忠正在帮元顺帝搬家,他自出居庸关以后,连续击败阻挡他的元太尉蛮子(不是外号)、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名字比较长),并再次攻克开平,五月二十一日,他到达了元顺帝的老巢应昌。
元顺帝确实是个可怜的人,自洪武二年(1369)被迫搬家后,在应昌只住了几个月,就死掉了,他这个皇帝当真是相当窝囊。可是追悼会还没来得及开,老相识李文忠又一次不请自来,此时的元朝倒是相当硬气,想要固守。可是固守也是要有实力的,何况攻城的是李文忠。
李文忠丝毫不客气,既然你不肯自己搬,那就只有帮你了。
他攻城效率之高,令人惊叹,攻下应昌只用了一天,蒙古骑兵素来以速度快,机动性强闻名,但面对李文忠这样的进攻速度,他们也只有瞠目结舌了。
由于没有想到李文忠如此厉害,城里的王公贵族们都没来得及跑,元顺帝的老婆们全部被俘,王公大臣们全部被抓,其中还包括元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刺。
唯一跑掉的是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也就是后来的元昭宗。他跑到了和林,和王保保会合,这对难兄难弟抱头痛哭,立志报仇雪恨。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为什么王保保如此惨败,还要称呼他为名将呢,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名将是什么样的人?
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如同前面所说,我们会对历史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进行分析,当然了,还是用我的方式。
很多人都羡慕名将的风采,也很想体会一下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所以军事论坛里往往人满为患,很多军事迷都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金戈铁马的年代。
但实际情况是,历史上的名将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的都是类似三国志游戏里面的小兵,上阵不久就被杀死。而且名将绝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
在下就此谈一下看法,因为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后来的明朝大将们的成长过程和经历及明朝军事制度的一些问题。
在成为名将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历六个坎坷,让我们以六个年级来标明他们,只有战胜眼前的坎坷,才能升入下一个年级。当然,有些天才同学不需要经过这六个年级,生下来就会打仗,也是有的,不过极少,我们可以忽略。
好了,名将学校开学了,第一个年级要学习的是军事理论。所有想成为名将的人,必须要学习一些经典的理论知识,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等,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你才能跨入下一个年级,但这个年纪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定,因为有些同学家里穷,买不起书本,所以他们只能在实战中去学习这些理论。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就是李云龙同学。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实在没有说错的,这些在实战中学习理论的同学将可以跳过第二个程序,直接进入第三个程序。
我们还是和大多数同学一起,来看看第二个年级要学习些什么,第二个年级学习的内容是实战。这是极为重要的,那些理论中学习的优秀者如果不能过这一关,他们就将被授予一个光荣的称号——纸上谈兵,这个称号的第一个获得者是赵括同学,授予者是二年级的年级主任赵奢。
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实战如此重要,这是因为虽然军事理论都是高年级的学长们经验总结,但由于他们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情况和现状是不完全一样的,在实战中,如果照搬是要吃大亏的。赵括同学就是没有学好,才不能毕业的。
作为一个学员,想成为名将,一般都是从小兵干起,当然除了高干子弟外,比如赵括同学,由于年级主任赵奢是他父亲,所以他一开始就是大将,这是不妥当的。
因为只有战场才能让一个人成为真正的名将,他必须亲手持刀去追击敌人,见识战场的惨烈,明白人被刀砍是要死的,了解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条战场上永不过时的真理,知道所谓打仗就是以性命相搏,他们才会明白什么是战场,什么是实战。
大多数学员会在这一关被淘汰,他们会改行,一生当一个军事票友,这对他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而留存下来的那些学员,在残酷的实战中逐渐了解了战争的规律,开始真正走上名将之路。
好了,我们带领剩下的学员来到三年级,三年级要学习的是冷酷。
成为一个名将,就必须和仁慈、温和之类的名词说再见,他必须心如铁石,冷酷无情,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以仁出名的儒将,但请大家注意,他们的仁是对士兵和老百姓而言的,对敌人他们比谁都冷酷。
所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冷酷不是残忍,不是杀戮无辜的老百姓,而是坚忍,比如你的一个很好的朋友触犯了军纪,但你为了执行军纪,一定要杀了他,只有这样,你才能控制军队,即使他是你最要好的朋友,甚至是你的亲人,你也要这样做。
这才是真正的冷酷!
学员们将在战场上学会冷酷,他们可能都是善良的年轻人,平时从不与人争吵,但当他们走上战场,亲眼看到自己的同乡和战友被敌人杀死,或者身负重伤在地上痛苦的呻吟,他们会被愤怒和痛苦所鼓动,毫不留情的杀死一切与自己敌对的人,给地上的伤兵补上一刀,然后一个人在尸体旁边喃喃自语,就在这地狱一般的环境中,他们变了。
从杀鸡都怕见血到敌人的脑浆和鲜血溅到身上浑然不知,从温文尔雅到冷酷无情,他们在残酷的环境中毕业了,不合格者将被淘汰,而那些心如坚石的人将进入四年级的学习,他们离成为名将越来越近。
四年级要学习的是理智,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作为普通人,生活中会被许多事情左右自己的情绪,比如买彩票中个二等奖几百块,你也会高兴半天,要是炒股票赚了大钱,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如果你玩的游戏是以人命为赌注呢?你会有何反应。
当你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中与敌人僵持了很长时间,突然敌人退却了,你能遏制住心中的激动,先判断形势再去追击吗?当你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全军即将崩溃时,你能及时冷静下来,发现敌人的弱点吗?
是的,这太难了,我们都是凡人,都有感情,容易激动,而我们的学员们就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在任何时候都不被感情左右,就如同赛车一样,赛车是一项激情四射的运动,然而车手却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
这就是四年级学员要做到的,能过这一关的人,已经很少了,剩下的精英们,我们继续前进!
五年级是最重要的一个年级,在这个年级里,学员们要学习的是判断。
这是名将的重要特征,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依据,你能依靠的就是你自己的判断。你要明白的是,你所掌握的是无数士兵的生命,而所有的人都等着你拿注意。
小兵只管打仗,遇到问题,他会问伍长,伍长会问百户,百户会问千户,千户问指挥,你就是指挥,你还能去问谁?!
在士兵的眼中,你就是上帝,就是主宰世界的神!他们能否活下来就看你的了!
兵法之所以奇妙,关键在于一个变字,所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战场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决断只在一线之间,进攻还是防守,前进还是退却,都要你拿注意,在你身边也许有一大群参谋,但他们往往并不站在真理一边,决断的还是你。如果参谋比你高明,为什么要你当主帅?!
如果你能从那变化莫测的世界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并就此做出正确的决断,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名将最主要的素质。但是还有一关是你必须通过的,只有过了这一关,你才是真正的名将。
现在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年级,这个年级我们要学习的是坚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所谓胜败兵家常事,不过安慰自己而已,打了败仗,死几万人,你能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吗,你怎么去面对那些士兵的家人,怎么有脸去见将指挥权交给你的上级?那是几万人命,不是几万只鸡!
然而你的选择只能是坚强,即使你屡战屡败,但必须屡败屡战!我们可以想象,当你数次败在同一个人手下时,你会畏惧这个人,所谓的恐某症就是这么来的,即使你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不能战胜自己的软弱,还是不能成为名将的。
而那些最优秀的人能够从失败中爬起来,去挑战那个多次战胜自己的人,这才是坚强!
当你具备了以上所有条件后,你就成为了真正的名将,但还有一点,是你必须具备的,那就是运气。
说起来似乎有点滑稽,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没准就在你万事俱备,准备大展身手时,一支冷箭射来,就此死掉,那才是比窦娥还冤,你的一切抱负和能力都无法展现了。战史上只会这样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在战场上被不知名小兵射死,其人具体情况不详。
所以名将之路是一条艰苦的道路,非大智大勇,大吉大利之人不能为。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这变化无穷的战场上,要想成为真正的军神,你必须在一次次的残杀中幸存下来,看着周围的人死去,忍受无尽的痛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努力获取那不为人知的奥秘和规律,经历无数次失败,有勇气从无数士兵的尸体上站立起来,去打败对手。
这才是真正的名将之路,一条痛苦、孤独、血腥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能信任和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但只要你走到终点,光荣和胜利就会在那里等待着你。
无论是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还是后来的戚继光、袁崇焕都是这样的名将,他们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成长经历而骄傲和自豪。
所以当不成名将的各位学员,你们完全不必为此而悲伤失望,因为这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干的,甚至可以说,不是人能干的,诸位普通学员,还是回去做老百姓吧,那才是快乐的生活。
在对北元战争连续取得胜利后,元军终于明白了眼前的这个敌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容易欺负的南宋政权,而是一个可能彻底消灭自己的强大对手。
王保保明白,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总会有机会的。
两年后,一直龟缩的元军终于慢慢向明朝伸出了触角,他们四面出击,趁明军后撤,他们又占领了东自吉林,西至甘肃、宁夏北部的广大地区,他们以这些要塞为根据地,不断向明军进攻,使用的还是最让人讨厌的游击战术,你打他就跑,你走他又来。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与他的将领们开始讨论采取何种方式对付北元,在应对方法上出现了分歧,包括徐达在内的大多数人赞成进攻,一次性解决北元。但也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刘基,另一个是朱元璋。
刘基认为北元还有强大的实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王保保还活着(保保未可轻也)。至于朱元璋,他更多的是凭借自己那天才的军事直觉。如果在十年前,他可能会坚持自己的看法,以防守为主,但现在不同了。
他现在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君主,不可能再示弱于人,于是他同意了徐达等人的要求,拟定进攻计划。
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刘伯温之名确实并不虚传,他完美的诠释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规律。而朱元璋也证明了他获得天下绝无半分侥幸。
领导就是有水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