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陷阱
第1节
彼得逊家的大宅子在森林山庄一带是远近闻名的,因为大——房子大,游泳池大,园子更大,也因为豪华。
宅子建于1940年,在1992年易手到迈克·彼得逊名下以前,一直叫做约翰·布剀南庄园。庄园的正门开在赛德街,但从那里其实是看不见房子的,只有一条蜿蜒的车道在密林深处拐了一个弯,就不见了。不过,彼得逊家的孩子们很少走这条车道,他们喜欢从肯特街的后门直接把车停进车库。旧时的设计,车库都在后面。
宅子只有一座,从外表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分主楼和风格各异的两翼,仿佛三幢不同的楼房紧挨在一起。里面却是浑然一体,完全感觉不出空间上的分隔或造型上的差别。
房子大,建筑面积1万平方英尺,合930平方米。除厨房、饭厅、两间起居室、一套大客厅和几处小客厅等“开放地带”或“公共区域”外,还有大大小小共14间房。宅子里光楼梯就有三架:主楼正面宽大气派的椭圆形环状楼梯,厨房后面的小楼梯或彼得逊家人们常说的“后楼梯”,以及一架已经闲置不用的老式电梯。
房子豪华,光洁的硬木地板和板壁,做工考究的嵌入式古玩架,精美的水晶吊灯,雅致的大理石壁炉。迈克·彼得逊买下这幢房子的时候,正值约翰·布剀南庄园名气的鼎盛期。1990年,一位好莱坞导演选中了这里作为喜剧片《仆妇传奇》的主要场景。当时整座庄园标价120万美元,这在蓝领阶层居多的北卡罗来纳州杜尔罕市实在是一个令人瞠目的数字,但迈克·彼得逊在契约上签字的时候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彼得逊先生也正值名气的鼎盛期,199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战争时刻》不仅使他荣登《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名榜,而且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不久前,他的经纪人又以高价替他卖出了尚未完稿的《和平与赔款》一书。
彼得逊家的大宅子里曾经住了七个人,彼得逊夫妇和五个孩子。彼得逊先生现在的夫人叫卡瑟琳,北方电讯公司高级主管,一位才貌俱佳的职业妇女。五个孩子却有三个不同的姓氏:27岁的克雷顿和25岁泰德姓彼得逊,是迈克·彼得逊和前妻帕迪霞的两个儿子;19岁的凯特琳姓艾瓦特,是卡瑟琳与前夫弗莱德·艾瓦特的女儿;20岁的玛格丽特和18岁的玛莎姓拉特利,是彼得逊先生收养的两个孤女。
孩子们长大以后,纷纷去外地求学,或搬出去单过。除了隔得不远的二儿子泰德“常回家看看”外,彼得逊家的大宅子成了美国老人们自嘲的“空巢(emptynest)”。
2001年12月9日,星期天,凌晨2点40分,杜尔罕市的911接线员玛丽·爱伦接到了一通来自彼得逊府上的紧急电话。
“杜尔罕911,请问发生紧急状况的地点?”
“赛德街1810号。哦,赶快!”
“怎么回事?”玛丽听得见线的那头一个男人沉重的喘息声。
“我妻子出事了,但她还在呼吸。”
“出了什么事?”
“她从楼梯上摔下来,但她还有气。赶紧,拜托了!”
“她还清醒吗?”
“什么?”
“她还有知觉吗?”
“不,不,她昏迷不醒。请你们快点。”
“她从几级楼梯上摔下来?”
“什么?啊?”
玛丽沉住气,一字一顿地重复道:“她—从—几—级—楼—梯—……”
“后楼梯。”
“几级楼梯?”
“哦,啊,啊……”对方的声音随着每一个音节震颤。
“别着急,先生,慢慢说。”
喘息声骤然停止:“哦,15级,20级,我说不清楚。”转而又歇斯底里地:“请马上派人来,赶快,拜托了!”
“OK,我跟您说话的时候,已经有人在调度急救车了。”911电话同时与调度中心联线。
“我家在……,在森林山庄,OK?赶紧,赶紧。”
“好的,先生,急救车马上就到。她现在醒了吗?”
“哦,天哪!”
“哈啰?”
“我不,嗯……”男人的喉头滚过一串模糊不清的嘟噜。
“哈啰?”
“呼吸。哦,上帝……呼吸……”
电话突然挂断。
在另一只分机上接听同一电话的调度员伊莉莎白·普尔见缝插针,她告诉玛丽·爱伦,配置了两名紧急救护人员的五级急救车已经驶出了离森林山庄最近的消防站。在美国的大多数州,急救与消防属同一系统。五级救护是针对摔伤性事故的急救类别。
2点46分,又是玛丽·爱伦的电话铃响。
“杜尔罕911,请问发生紧急状况的地点?”
“他们怎么还没到?我是赛德街1810——他们……她好像已经停止了呼吸。拜托,拜托,你们能不能快点儿!”
调度员琳达·甘特闻听此言马上摁下了标示着“五号代码(Code5)”的按键,意思是,可能有人员死亡,请警方即速出动。
“先生?”玛丽·爱伦对着话筒呼唤。
男人的嗓音提高了八度:“你能听见我吗?”
“先生?先生?”
“嗯。”
“请您冷静一下,他们马上就到。现在请您告诉我,您肯定她确实已经停止了呼吸吗?”玛丽听见“咔哒”一声响。“先生……?哈啰……?哈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