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十节
找到葛巡警报了案的那几位高家下人,把惨案发生的前因后果,总算讲述清楚了。不能不感激他们直到决心离去,最后还没有忘记,要为这上海一家人中,唯一能够说得上和善些的陈佩兰和老奶奶,澄清那场事故的真情……
陈佩兰已经无法承担,也不能感激了。大千世界的所有恩怨情仇、生死福祸、苦乐贫富……都不再会在她的心中掀起点滴的波澜。心如死水,万念皆空——她没有捻过一圈儿佛珠,似乎转眼便实现了彻底超然物外的真无境界。
一场失去了被告和凶手的案子。
整个皇粮胡同,再一次被震撼了——所有的家庭都关起门来,议论纷纷……
传说中一度出现在北边灯芯胡同那神秘的“高个子女人”,人们却一致认为,那就是二十五号院真正的女主人——生死下落不明的冯雪雁。正是她那神秘的阴影,实现了这场复仇的大手笔——
冯雪雁其人何等的门第中人?她的命,自然是贵得绝非凡人可比。这位民国元老的千金做什么,都将不同凡响。无论是曾经一介布衣的副市长高子昂,还是那偶然得志的陈姓一家上海人,谁都甭想看她的笑话儿,当她的家。
难道,真应了陈家唯一从来也不曾糊涂过的一个人——瞎眼奶奶说过的话:陈家人是“命里只合三升米,走遍天下不满斗”吗?
十九号院儿里的紫姨沉默了,跟几天前滔滔不绝讲述故事的那个女主人,判若两人。
曾佐轻轻拂弄着手里的纸牌,他似乎是在思索,其实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他是怎么也没有料到,眼前竟出现了如此简单、如此残酷的一个结局……
至今,只有曾佐一个人知道,冯雪雁在离开北京之前,把法定产权属于自己的这座二十五号院儿的房契,包括汽车在内许多浮财的产权证明,统统留在了自己的私人法律顾问曾佐的手里。
无论是一度小人得志的高子昂,还是鸡犬升天的陈佩兰一家,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始终是生活在一场财产的幻影之中,始终生活在属于别人的屋檐之下……
曾佐毫不怀疑,那个企图敲开姐夫屋里红木柜门的陈小宝,只是急于为了找到这所房子的房契。皇粮胡同里早有传闻,他在外面欠下大宗的赌债和毒债。
而促使他匆匆孤注一掷的,也许就是因为,在陈小宝丧生于亲生父亲棒下的头天上午,曾佐以“产权代理人”的身份,翩然出现在二十五号院儿的门里……
他不过就是装模作样地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儿,煞有介事地敲敲砖墙,弹弹廊柱罢了。严格地说,曾佐没有必要撒谎,也没有撒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产权代理人。
他的出现,无疑带给陈家所有人一个客观的“暗示”:这个家里已经有人,开始着手出售房产的打算了。
当时,陈家竟没有一个人敢对他提出任何质疑。因为自从住进这座豪宅,感动得甚至好久都舍不得使用抽水马桶的这家上海贫民,谁都未曾亲眼见过,也许甚至没有来得及想到:皇粮胡同二十五号这座宫殿般的所在,毕竟是存在着“所有权”的。
一个“暗示”,便提醒了一个贪婪的灵魂——
就连二十个小时都不到,这个暗示所导致的重大错觉,便酿成了一个家庭的彻底毁灭——这一切,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都未免到来得太快了一些。
原来我们的人类,竟是精神支柱如此脆弱的动物!
那远在壮乡深山种茶的冯雪雁一旦得知,皇粮胡同二十五号院儿,竟上演了这么一场荒诞而又悲惨的续集。她会怎么想?或是从此便……什么都不想了呢?
戎冀感到,自己正在走进人生一个绝望的低谷。
他把自己的请假电话,打到了祥和医院内科主任那里。忽然发现,多少年来忠实职守的那个医院,竟是那么地可有可无。
原来,自己唯一渴望见到的一个人,只是秋姗。
而他最不愿意见到的那些人——一个脑满肠肥的探长、一个表情木讷的巡警和那个自称“侦探”的混蛋公子哥,也会跑来东拉西扯一通,耽误了宝贵的读书时间不说,令自己总也无法摆脱那些古怪事件的阴影……
戎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问研究狂。对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孜孜不倦的探索,就是他自身的生命本身。衣食住行,被降到了最简化的程度。书房和卧室里,放满了中国尚极为珍贵、难得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科学的专业著作:
缪勒的《视觉比较生理学》,贝内克的《心理学教科书》、韦伯的《触觉论》、布雷德的《神经病学》、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马赫的《感觉的分析》,还有出版时间不久的巴甫洛夫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巴特利特的《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和维戈茨基的《思维和言语》……
戎冀在追求的领域中,却是那么地富有。他几乎把自己丰厚的收入,都投资到了神秘而神圣的探索之中。
他在祥和医院里,曾经有个配合默契的助手,就是护士陈佩兰。这个上海姑娘,对戎冀那非同一般的医术简直就是心怀崇拜——无病呻吟的阔太太们,“疼得要裂开”的脑袋,因为戎冀一场充满暗示性的谈话,加上几十毫升的葡萄糖液或是一包维他命,经常就奇迹般地获得了康复……
一个声称自己在台阶绊了一跤,便从此“下肢瘫痪”的胖夫人,戎冀大夫让她来就诊了十次,每次都在她堆满肥肉的腿上,用碘酒划上一圈黄线,暗示她正在“两寸、两寸地恢复神经的知觉”……后来,奇迹真的发生了——胖太太热泪盈眶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陈佩兰是唯一知道戎冀大夫治疗秘密的护士,她对“暗示疗法”这高明的把戏,隐隐心存快感。也曾暗恋过这位不苟言笑的天才医师。遗憾的是,戎冀似乎是个对女色毫无兴趣的男性。他就像是个活在精神世界中的圣徒。
嫁给了高子昂以后,陈佩兰建议戎冀大夫搬到皇粮胡同自己家的隔壁。租赁这个院子的保人,用的还是自己这个“副市长夫人”的名义。
当高子昂为“公务”,忙到很晚才回家的时候越来越多,陈佩兰也越来越经常地带着一个自己信任的下人小夏,提着一壶开水,揣上一小包香片儿,来到二十六号戎冀的住处。她请日常生活乏人关怀的戎冀大夫喝口热茶,说几句医院里的老人旧事,打发下人把他的换洗衣服拿去,洗洗烫烫……
渐渐地陈佩兰发现,自己也开始成为戎冀的病人——需要对人倾诉,需要有人倾听,需要戎冀告诉自己,怎样才能安稳地入睡……
终于有一天,她主动地解开了自己的钮扣……但是,站在自己面前的依然不是一个男人、一个异性,而是一位专家、一位学者。
戎冀需要的,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教具。就在陈佩兰那美丽的胴体旁边,戎冀的观察和体验,被即刻化作实验记录——什么关于女性的“性兴奋点与体液分泌”、“特定的心理和情绪与性感受的关系”等等等等,事无巨细且毫无淫邪色彩地,被写成了一页页学术性的记录。他对照弗洛伊德大师的理论观点,通过活体试验,证实了“性的变位与升华”等等深奥心理学名词的真正含义……
戎冀知道,尽管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尚不允许他的研究成果,在学问的宫殿登堂入室,自己是个孤独的先驱者。总有一天,世界会注意到自己默默无闻的伟大探索……
陈佩兰发现,戎冀也是一个需要崇拜的人物。很快,她也学会了倾听,懂得适时地表示惊叹:
“这些世界著名的心理学试验案例,真是太有意思了……”
当陈佩兰的丈夫高子昂和妹妹陈招娣,先后死于“心脏猝停”,如此新鲜、生动、完整的“病例”,令戎冀对陈佩兰简直是感激涕零了——这个小护士,真可谓是冰雪聪明。她干得太漂亮了!
在两场“暗示谋杀”获得成功的惊人实践之后,还能够附带配合尸体解剖的病理观察,更是千载难得的实践机会。全世界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有几个人能够获得如此宝贵的研究数据啊!
二十五号院儿连丧两命之后,戎冀也曾稍稍感到不安。但是他对自己解释说,我不过是曾经“下意识”地提示过陈佩兰:
你不妨反复地警告自己的丈夫,要“高度重视”、“严加保护”自己的心脏,要把“特效药片儿”带在身上,保证随时都能够服用;否则……
我不过就是给陈佩兰讲述了一个欧洲的心理学家,曾用“纯粹的”暗示手段,创造了杀人不留痕的故事,一个神奇的“水与血”的故事……罢了。
陈佩兰当然知道,二十五号院儿中两个人的真正死因,瞒得过一百个会拿手术刀的医生,也瞒不住一个戎冀。她老老实实地对自己的启蒙师父,报告了如何怎样穿着一款长斗篷,等到了一个几乎天天醉酒后走过灯芯胡同的小地痞……
那个张九手下的小地痞,几乎每天深夜带醉而归。听觉惊人灵敏的瞎眼祖母坐在自己的屋里,总能听见他哼着浪荡小曲儿,从二十五号院儿后门的灯芯胡同,缓缓穿行而过。
陈佩兰是个十分内秀有心的女人,她过去是见过冯雪雁的。因为自己的个子相对矮小,她在披着冯雪雁那件玫瑰红色的长斗篷时,没有忘记在脚底下垫了两块砖头……
第二次、第三次……出现在二十五号院儿后门那个穿着长斗篷的神秘女人,就是戎冀对陈佩兰的回报了——
这种“环境暗示”,正是戎冀对周围所有街坊邻里和警方“思维方向”的诱导。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便一直围绕在那个子虚乌有的复仇女神“冯雪雁”身上……
戎冀接着回想:那天晚上,和秋姗、小町一起看见的幻影又是谁呢?她为什么要戴着一副白狐狸的社火面具,裹着一条翠绿色的软缎被子?这小个子的女人,正在对自己做出什么暗示?暗示所要达到的目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难道就在自己的附近,存在着一位热衷此道的同行不成?他(她)的“环境暗示”也玩得很好。还真把自己吓出一头一身的冷汗来……
那天晚上,皇粮胡同二十五号院儿里有人浴血、有人自绝的惨剧,唯独没有被送入已经受到“监护”的二十六号院儿戎冀的耳朵里。
为了一床棉被和一件斗篷被警察搜到的事实,导致戎冀前所未有地给自己服用了适量的安眠药。他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暂时一切放下,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戎冀是一个学者,他对孤独的承受力,本应该在正常人之上。可这一次,他却觉得自己竟像病人一样,出现了“恍恍惚惚”的精神症状。
傍晚时分,秋姗又来了,脸上挂着轻松、温存的笑容。她一走进房间就说,自己刚才跟派在这里“值班”的葛巡警打了招呼,说今晚十点前,会确保不离开戎大夫一步。让葛巡警放心回家去,跟媳妇吃顿晚饭,抱抱孩子……
她话音未落,马上又听到院子里的大门,有人敲门。戎冀现在是一听到敲门声,就会本能地紧张、焦躁起来。秋姗善解人意地主动去开门,转眼便提回一只三层的木漆食盒:
“戎冀,你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秋姗对戎冀不但直呼其名,而且换“您”为“你”,这使戎冀感到了丝丝轻松的温情。
“你那位周到热心的邻居陈佩兰太太,打发家里的下人小夏送来了晚餐。说是皇粮御膳房的几样小菜和素馅包子,还为你的小花,特地要了一碟没有撒椒盐儿的干炸小黄鱼儿呢……我还饿着肚子呢,可以沾你的光吗?”
秋姗一边打开溢出佳肴香味的食盒,一边在戎冀的面前摆放好餐馆的筷子和小碟……餐馆为客人想得相当周到,需要外送的客人,大多都是不太愿意收拾碗筷的“懒虫”。
久违的家庭气息,在戎冀如同一潭死水的心里,像颗小落石溅出了一圈圈舒展的涟漪……
只有秋姗,是自己唯一可信赖的同伴了。这位心理学专家在高度孤独不安的环境下,渐渐淡薄了职业性的戒备心——这个温柔美丽的“患难盟友”,她的存在和出现本身,会不会正应了心理暗示学中的“信誉暗示”呢?会不会这就是那个自己猜测中的隐身对手,正在为最后的出击,实施着一套必要的“心理铺垫”呢?
戎冀都没有再以一个心理学家的习惯,去冷静地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心,真有些累了——原来一个名叫戎冀的学者、专家,同样也需要平实、温暖的人间关怀。
秋姗关怀地劝说戎冀:“我们都是学医的,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健康和营养。先尝尝这个……‘御膳房’最受欢迎的一道风味小菜‘长安酸菜鸭血’;这个也不错,材料用的是三种新鲜的西山野生菌,我很喜欢的;这家店的‘冬笋肉丝’,做得可是公认全城第一呢!没想到这位上海出身的太太,还挺会点京菜。对了,我还带来了一小瓶法国南方产的白葡萄酒,是咱们皇粮胡同六十一号院儿的乔三姨太,送给我的呢。”
戎冀找到了话题:“是不是那位瓜子脸的乔家三姨太?她也曾经是我的病人,专程跑到祥和医院去,挂了我四次门诊号哩。”
秋姗说:“这位乔家三姨太,过去有些轻度贫血的症状。表现得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还开始明显地消瘦……最近,她大喜临头,怀上了孩子。一看到检查结果,就给我送了礼物。”
戎冀举起了面前的小杯子:“谢谢你了,秋姗——谢谢你的酒和你的关怀。乔家三姨太过去的萎靡和消瘦,完全是假象性的。根据我的诊断,她是因为某种心理因素,导致了长期的‘自觉贫血’症状。”
“心理因素?真的么?那么您是怎么对她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呢?”
“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从儿童时代开始,就在心里留下了可以直译为‘结’的一个记忆——曾经亲眼看见自己的婶娘,因为难产大出血死亡。那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子来说,是相当深刻的一次心理刺激。她长大以后,就是因为自己的月经量过多,也会自我感觉到严重的贫血症状。甚至真的出现面色苍白、嘴唇无色、眩晕无力……我凭借自己在患者心中的权威性,给她开了一些‘特效药’——价格不菲呢!”
秋姗兴致盎然地请教自己的同窗前辈:“是什么‘特效药’呢?”
“瑞典进口的……酵母片。”
秋姗的筷子,呆呆地停止在了嘴边上……
戎冀依然平淡地讲述道:“吃了两个半月,那位三姨太也许饭量和消化状况也都随之有所改善,总之,她不但被彻底治愈了,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而且不久还怀了孕。然后……不就成为秋姗诊所的常客了嘛!”
秋姗放声大笑起来……她毫不怀疑,戎冀的这个病例,百分之百是真的。关键问题是,他准确地找到了患者心理上的历史症结。
轻松愉快的同行闲聊,伴随着低度的酒精缓缓输入……
“戎冀,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魂么?”
“怎么说呢……”
“那么,你至少是……将信将疑的了?”
“秋姗,这样说吧,我这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个唯心主义者。我相信精神主宰着‘存在’的哲学定义。如果有人相信有鬼魂,那么鬼魂就存在;如果有人连站在面前的大活物都不相信,那么这个活物,至少对于不相信‘它’存在的人来说,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我怎么听不懂啊,戎冀,你就像是在谈论……充满诡辩色彩的一个哲学理念。在学校的时候,你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可我们都不知道关于你的任何情况。特别是,为什么你会对精神分析和心理学,表现出那么狂热的追求?”
就在这个时候,又停电了。戎冀只好在他和秋姗之间的桌子上,又点燃了一根白色的蜡烛——尽管两个人都没有直接说出口,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昨天夜里停电后发生的一切,产生了共同的联想……
昨天晚上,出现在后门的那个“狐狸脸女人”……
也许是因为很少喝酒的戎冀,血液中开始循环着乙醇这种麻痹神经的化学成份,他透过烛光看到的客人,形影朦胧得令他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安全感:
“秋姗,你也许是我生平第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要知道,‘信赖’本身就是一种带情绪化的感受。我向来不喜欢这一类的心理活动……但是,今天也许便是永远。我不知道,明天这个院子和我自己,还会发生什么?我愿意告诉你,我心理上的那个‘结’,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那就假定今天晚上,你是我的医生,我的心理医生,好吗?”
秋姗并不作答,只是透过同样朦胧的烛光,注视眼前戎冀那同样朦胧的形影……
“我十五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后来我自己冷静地分析一下,也许就是这桩‘意外’,决定了我的一生……我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乳名就叫‘小花’。她是我父亲小老婆生的女儿,是我家最年少的妹妹。小花比我小五岁,比我大哥要小整整十五岁。她很可爱,长得就像我们河南年画上的娃娃。我家是信阳府的财主,当年家境很富有。家父晚年得到这么个小千金,宝贝得很。我跟这个小妹妹因为年龄比较接近,从小的感情就超过了其他兄弟姐妹……”
秋姗突然打断了戎冀的回忆,说:“我看到你的书房里,有一台手摇唱机,可以放一张唱片么?我怕自己会因为你的故事……陷入过份的……‘情绪化的感受’。你知道,我也是个医生,我同样习惯于让自己时刻保持冷静。音乐,也许可以分散一些我的感情关注吧……”
戎冀没有反对,起身到里屋去,让唱机流出了一支秋姗没有想起标题来的西洋小夜曲……戎冀的住宅里,似乎只有这台病人赠送的手摇唱机,是唯一一件能够帮助主人暂时忘却“奋斗主题”的东西。
“但是有一天,小花在早上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床上。我父亲当然是悲愤得无法形容,家里能够接近小花的下人,都受到了严厉的审问……我父亲是个自称‘康党’的开明乡绅,受过一些维新思想的影响。他把信阳府一位西洋医师请到家里来,说什么也想查出小花神秘的死因。结果,那位西洋医生认为,没有找到外伤、中毒和细菌感染等典型疾病的死因依据,只能诊断为是……某种潜在病因或精神因素所导致的‘心脏猝停’。”
“同样满腹疑惑的我,在小花的褥子里,无意中找到了一支针头朝上的绣花针。针尖上有一点儿几乎无法辨认的血迹。我开始独自在家中的各个角落,暗自进行查访。结果我发现,我的大哥非常可疑。小花和我在一起时,曾经表现出对这位长兄特别的敬畏。也许这与我大哥的性格和形象都有关——他是个性格阴郁、沉默寡言的人,平时热衷于钻研阴阳八卦和麻衣相术,在当地甚至小有名气。”
“我还记得,令他大出风头的是有一年赶庙会,在拥挤的人群中,一个浑身穿金戴银的女人突然大叫,说自己手腕上的一只翡翠镯子,被人趁乱给摘走了……当时,站在周围的十来个人为了澄清自己,就有人提出,都把衣服口袋翻出来。当时,我大哥就在附近观望着这场闹剧。认识他的人就请这位‘戎半仙’说说,这件事如何是好?我大哥想了想便说,自己也许能够看见那个翡翠镯子藏在谁的身上。提议这十几个人先不要翻兜儿,只要站成一排让自己目测一遍即可。”
“他很快就指着其中一个年轻男子说,镯子就藏在他身上……一语中的,大哥因此盛名远播,被方圆百里传为‘天眼’。现在我回想这件事情,其实大哥成功的因素非常简单,无非是从偷窃者那慌乱的眼神中,迅速地做出推断罢了。在那样一种环境的压力下,小偷儿直视着大哥这个自称具有‘洞穿力’的目光,是很难保持处变不惊的。”
“小花的奶妈对我说,小花在临死前的好几天,总是疑神疑鬼地说,自己可能吃鱼时,不小心吞下了一只鱼钩。尽管奶妈劝那孩子不要胡思乱想,但小花坚持说,是大哥用一双‘天眼’,穿透肉身看见那只鱼钩就在她的肚子里。还说,八成什么时候,那只鱼钩顺着血管,就会跑到心脏去,要了自己的命……无论奶妈怎样安慰小花,说那是大哥‘逗你玩的’。小花都认为大哥的话,不可不信……”
“我的判断就是,小花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因为一根针尖朝上插在褥子里的绣花针,在夜里触及到了她接近心脏的体表位置。作为一连串‘消极暗示’的受体,她终于死在了自己想象中的那只并不存在的鱼钩上……”
“你认为,你大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阴险的犯罪,通常总是会有动机的吧?”
“秋姗,这就是我们今天许多司法或刑侦断案,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个死角——纯粹心态因素所构成的犯罪动机。正是因为小妹妹神秘的死亡,我后来报考了北平医学院;也是因为这件往事,我投入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理领域的探究。我发现,无论一个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固然大多是会具备所谓‘明确的动机’。而某种模糊不清的所谓‘非动机性动机’所导致的行动,却往往得不到传统思维定律的解释和重视。异常心态持有者们令人不可理喻的种种社会行为,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我们这些医学界人士,必然面临着生理学、解剖学之上的挑战性课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预言罢了。”
“当年我大哥到底因为什么动机,发挥‘杯弓蛇影’这古老的‘消极暗示’手段,谋害了妹妹小花,我至今不得而知。只是奶妈隐约提到过,有一天夜里,好像看见一个黑影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小花的卧室。因为小花是个敏感的女孩子,她半睡半醒地发出了一声尖叫,那个黑影就赶紧跑出去了。奶妈怕遭到责难,事后不但自己没有说,还告诉小花,不过是她做了个恶梦罢了……”
“我明白了。戎冀你当时的猜测是,那个神秘的黑影就是不怀好意的大哥,他因为怕小花有一天,会说出自己夜里看到的人是谁,就用一种成功概率很低的暗示手段,谋杀了小花,是么?”
“是的,秋姗。如果我执意要追究大哥谋杀小花的‘动机’的话,也只能从这一点点蛛丝马迹上,做出假设而已。从此,我不愿意更多地接触异性,我承认自己产生了一种……逆反性心理。我本能地认为,垂涎女色是罪恶的,也是危险的。不到非不得已的情况,我不愿意与他人发生任何肢体的接触。”
“戎冀,这一点我早就有所察觉了,只是不知道原因何在。”
“因为你是一位妇科医生,我不怕对您坦白,当陈佩兰一次次赤裸着躺在我的眼前时,我需要对她的性神经反射表现进行观察,都没有直接用手对她进行过触摸。我完全是借助其他物体,来进行……我的临床实验的。”
秋姗在这个时刻,突然感到说不出的压抑和……隐隐的恶心。但她知道,这是一个医生与另一个医生的专业性对话,戎冀没有任何情欲的邪念。而一个“冷酷的科学怪人”的形象,终于在秋姗的眼前,完成了他的自我刻画。
戎冀也许是为了回避秋姗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他起身到里屋自己的书房,动手翻转了那张唱片。又是一支不知名的小夜曲,在房间里幽幽地回荡……秋姗在昏暗中露出了两排雪白整齐的牙齿,她像是在笑:
“戎冀,刚才你还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呢。你到底相信鬼魂的存在么?从小到大,我都希望有人能够为我解答一个荒诞的问题,就是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吸血鬼’啦、‘吸血僵尸’什么的?那个陈招娣的死,使我更加渴望得到答案了。”
“我直接参加了陈招娣的尸体解剖,她的血管的充盈度和体重等等所有数据,都能够证明她的死因,肯定不是大量失血。”
“这我知道,严探长特地请我看过包括有你签名的那份死因诊断文件了。所以我才开始怀疑,她死于一个不可知的神秘原因——比如说,我们中国和欧洲地域不同,语言、文化、民俗无不大相径庭,但传说中的吸血鬼和吸血僵尸却异曲同工。这难道不是个值得探究的谜吗?这样广泛的民间传说,我想,一定事出有因。”
“秋姗,你真像个可爱的孩子。我挺喜欢你大胆的怀疑和超出常人的想象力。”
“我记得,小时候家住在西城。附近有个人家七岁的男孩子,得了一种骇人的‘怪病’。这个男孩子在家里人杀鸡的时候,会不顾一切地渴望去吸饮生鸡血,如果身边有人因为不小心擦伤了皮肤,他也会表现出舔食伤口鲜血的强烈生理欲望……渐渐,左邻右舍越传越神,说这个男孩子是‘吸血鬼附体’!因为我们的医学和科学,至今还无法解释这种‘怪病’的病因。那个男孩子和他的家人,受到歧视和疏远也就可想而知了。连我妈妈都担心,晚上出去会碰到什么可怕的东西……”
“秋姗,关于这个男孩子,我更加倾向于他患有一种红血球和血红蛋白的低下症。因为身体的需要,他本能地出现了嗜血的欲望。我翻阅过一本涉及到有关‘吸血僵尸’的德文版原著,这本书里对历史上最初的‘吸血鬼’、‘吸血僵尸’现象,也有过一些比较客观的论述。我记得,书上记载说,中世纪时,这类迷信形成了一种民间风气,主要流传地在欧罗巴的中部地区。例如,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和波希米亚……”
“当时,欧洲经常发生瘟疫流行,传染病的死亡率非常高。人们因此普遍产生恐惧心理,有不少染病的人,被活生生地掩埋掉了。有些没有断气就被仓促埋葬的‘死人’会痛苦地挣扎,企图拼命爬出墓坑、坟穴。他们在这种本能的求生过程中,难免肢体伤残、血流满面……这种情景,往往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是所谓‘僵尸活动’、‘僵尸流血’、‘僵尸的相互撕咬、吞食’,以至于联想到是‘僵尸的复活’等等。如此便在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广大地区,借助人们恐慌的心理,‘吸血僵尸’、‘吸血鬼’的传闻,得到更加广泛传播罢了……”
尽管戎冀的解说,相当富有科学的理性色彩,秋姗还是觉得,衣服下面不知不觉地炸起一层鸡皮疙瘩来。她想,如果小町这丫头也听到戎冀此刻这番讲述,不知道要被吓得先抱脑袋还是先抱脚了。
正是这些特别接近真实的故事,才是最耸人听闻,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啊——
“戎冀,你这间房,晚上还挺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