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
孩子小的时候,离开父母的帮助根本无法生存。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很多情况下,孩子的独立期要比父母想象的来得更早。但是,如果父母注意不到这一点,总是认为孩子还太小的话,孩子就会装作无法自立。父母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自立是怎么回事,那就很可能会妨碍孩子自立。我认为自立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1.能够独立做出选择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朋友打来电话问要不要出去玩儿。远离学区居住的我放学回家之后从未出去和朋友们玩儿过,所以就去问父母自己能不能出去玩儿。我那时认为出去玩儿必须得到父母的许可。妈妈对我说:“这种事情自己决定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之后,我深感惭愧。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把无法决定的事情推给父母。而自立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对那些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和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独立做出选择。
2.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有的人无法独立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适,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就不能认可自己的价值。无法独立确定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得到别人的赞美就开心,一旦被批评就会马上改变自己的言行,这其实是无法自立的表现。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从小经常被大人批评或者表扬。孩子通常不希望被批评而是尽量被表扬,他们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好好表现,而好好表现的想法一旦无法达成就有可能会有坏的表现。上面这两种做法都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重要的并不是与别人不同,而是发现自身的价值。关于孩子应该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这一问题,本书正文部分将进行详细说明。
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正如前面所讲,孩子在小时候需要父母不断的帮助,但有些孩子即使自己能够自立了依然假装什么都不会,理所当然地从周围的大人那里索取帮助。这样的孩子其实是错误地把自己当成了家庭的中心。这样的孩子认为,只要一遇到麻烦,别人就必须为自己解决一切困难,自己必须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如果得不到想要的关注,哪怕做坏事也要想办法得到。通常,人们都会属于多个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找到存在感,觉得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但这和认为自己是共同体的中心完全是两回事。如果需要的话,别人也许会帮助自己,但这绝不是别人的一种义务。总之,自立的第三个条件就是明白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进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