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以前,从托儿所接孩子回家的路上经常顺便去超市。当孩子在玩具或糖果柜台前哭闹着不走的时候,我会对孩子这么说:“不要哭,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听,好吗?”

于是,孩子停止哭泣说道:“我想要爸爸给我买糖果……”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厌烦孩子要求的内容而是讨厌他们的诉求方式。当孩子说出想要玩具或糖果的时候,不要马上拒绝他们。

但是,很多父母会认为不可以直接答应孩子的要求,进而产生抵触。而孩子则会哭闹撒泼、拼命反抗。于是,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会因为顾忌别人的眼光而无奈地答应孩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认为可以一开始就买给孩子,但如果哭闹的话,反而不应该买给他。可以和孩子事先约定只有用语言好好提出要求的时候才会买给他。

当然,孩子并不能一开始就会用语言表达诉求。婴儿时期的孩子还不会使用语言,所以要用哭来代替语言,让周围的大人照顾自己。如果不这样做就没法活下去。不过,有的孩子即使会使用语言了,依然还想要通过哭闹、发脾气来继续支配周围的人。

但是,这种时候一旁的大人必须告诉孩子这种方式无法打动周围的人,他完全可以使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想法。一开始父母必须教给孩子如何好好用语言来表达诉求。

问题是就连大人也常常不能好好使用语言,而是感情用事。大人往往会批评孩子。有人说批评不同于发怒,父母不可以发怒,但批评是为了教育需要。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关于这一点,阿德勒这么说:

“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它根本就无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报复。”

即使不动手,批评也等同于体罚。说是为了教育,其实只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人往往喜欢利用愤怒这种感情。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多花些时间教会孩子好好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只在孩子用语言好好表达诉求的时候答应他们。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愤怒正当化。

不管教的勇气》_体罚没有任何意义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不管教的勇气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