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具体思考一下为了形成这种正确观念和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究竟该如何跟孩子对话。孩子很清楚自己行为的意义。孩子会在心中问自己对他人有用吗?考生也是家里的一员。所以,大家应该先弄明白一点: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享有考生特权、只要学习就可以,父母如果也认可这种想法的话就可能会产生问题。
如果孩子只是一个劲儿地学习(实际上,更多的是考试临近必须学习的时候,孩子依然不能像父母期待的那样认真学习),这就跟痴迷于工作的大人或者被爱情占据了头脑的年轻人丝毫不去关心其他的事情一样。
一味投入工作的人也许会说因为工作太忙,所以即使回到家里也没有干家务事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不想做工作之外的事情,所以才找出工作太忙这个理由。
孩子们也是一样,一旦父母发话说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他们也许就会借着学习这个理由不去承担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而且,还有可能就连重要的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事情如果是这样不就太糟糕了吗?因此,我认为作为家庭的一员,孩子首先必须学会合作。假如有的父母认为现在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而不去教孩子如何合作、不给孩子为他人做些贡献的机会,那即使顺利通过了升学考试,孩子在将来面对将来人生中比考试更加复杂困难的课题时也会很容易失去勇气。因为,人生中的许多课题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
当然,我并不是说可以不学习。我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孩子是考生而在家里享有特殊待遇,只有孩子跟父母或其他的兄弟姐妹保持良好关系并能够作为家里的一员和大家通力合作之后,学习上才能取得进步。因为,只有能够通过合作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用的孩子才能够喜欢自己,进而树立可以独立解决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课题的自信。
如果没有自信,孩子可能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根本不想去挑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而并不是简单的激励鞭策。
有时父母不经意的话往往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和勇气。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点,父母需要具体学习一下如何跟孩子说话。可以说这与为孩子的学习营造一个好环境同样甚至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