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经常会举广场神经症的例子。
“‘我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我必须得停留在熟悉的环境里。人生处处有危险,必须躲开这些危险。’如果一个人对这种想法坚信不疑,那么,他定会表现出种种症状。比如他会一直躲在房间里或钻进被子里不肯出来。”[《有关人生之意义的心理学(上)》]在家里,只和家人见面交流的话,很容易预测发生的事,但是,一旦走出家门,就完全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他们觉得在外面遇到的人都很可怕,外面的世界很恐怖,而他们的人生也因此而变得充满险境丛生。
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他们这样看待世界才得到的结论,现实中的世界不一定就是充满危险的。的确,我们所处的世界,不知何时会发生灾害、事故或事件。但是,神经症者却是过分夸大了这个世界的危险性,以此为借口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里”。
有关前面所说的“很难预测”,对于一个将他人视为敌人、将世界视为险境的人来讲,人际关系是不可预测且不可控制的,因此就想逃避。把他人视为伙伴的人,同样,人际关系虽然不可预测,却不认为他人就是那种“说句话都会伤害到自己”的可怕的存在,而且,外面的世界也并不是那么可怕而危险的。
有关前面所说的“原理主义者”,阿德勒说。
“对这种人来讲,当春天来临时,是他们最为难受之际。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冬天。天气一变暖,人们会纷纷走到外面,这也意味着需要和很多人发生和建立人际关系,他们会因此而感到负担,心情也会变得不快。一到春天,他们就会心情低落。”(《性格心理学》)
漫长的冬天过后,春天到来之际,很多人会心情大好、躁动起来。一想起花朵开始破开雪层而准备绽放,听到窗外欢快的鸟鸣声,蜷缩在家里过了一个冬天的人们都会按捺不住心中兴奋,纷纷推开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是,也有人会对于春天的到来感到不悦。长期习惯和熟悉的季节过去,新的季节即将到来,他们的生活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天气变暖,走到外面,不得已和他人见面。如果是在日本,四月就是入学、入职季,一想到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种种烦心事,他们实在是无心为春天的到来而高兴。他们甚至希望春天要是也能像熊一样来个“春”眠该多好。
但是,并不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危险才不愿意走到外面。他真正害怕的是,当自己走到外面时有可能会遭到他人冷落,他想避开的是这种状况。
“必须治疗的最后一个病症,就是毫不关心他人的心态。比如走在路上的行人和他擦肩而过时所产生的那种恐惧心态,是必须治疗的。这种恐惧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广场恐惧症。有一种人极力想排斥所有非以己为关注焦点的状况,惧怕遇到这种情况,这就是广场恐惧症。”(《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成功地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使周围的人服侍、奉献于自己。换作家庭,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家人。这就是所有神经症者身上共同的特征。
“所有的神经症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行动范围和世界的接触范围。他们会和现实中所遇到的三个人生课题保持一定距离,把自己限制在自认为可控的环境里。神经症者会把自己关进一个狭窄的房间里,关上房门,远离风、日光、新鲜空气而度过一生。”[《有关人生之意义的心理学(上)》]在这个环境里,他们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也仅限于家人,很容易预测到未来发生的事,这在他们看来是可控范围内的,比如使父母听从于自己,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支配行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