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心太强了以后,人就会只关心自己,他人早已被他抛到了脑后。他会忘记人生要求他所做的事、也不再关心作为一个人要为(人生)做些什么。”(《性格心理学》)一心想成为关注焦点、被宠坏的孩子,不会考虑他人,只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只对自己感兴趣。这里所说的“为他人做什么”,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活动性”。
人需要有归属感,希望自己属于某一个共同体,这是人的基本欲求。和共同体之间的纽带关系,不是被动性的。重要的不是在某个共同体生活,而是通过积极给予,获得归属感。
怎样才能不再去关注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彻底放下被认可的欲求呢?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虚荣心、神经症、神经症生活方式呢?阿德勒建议,答案就在于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给予他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考察它的具体含义吧。
共同体感觉——和他人的关联作为摆脱神经症生活方式的方法,阿德勒的建议是关心他人。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共同体感觉”。本章就来讲讲我们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建立关系,因为他人和我们自己一样具有独立的自由意志,是无法用蛮力支配的存在。
我们不是一个人活着的人并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而是和他人一同活着。如果人类只有一个人的话,就没有办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日语中,“人”是写汉字“人间”两个字,所谓“人”是指“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因为人脆弱,而是,从本质上来讲人就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大前提,活着的。不是说人本来可以一个人活,只是出于某种需要与他者共生;而是,人从一开始就是具有社会性的存在。脱离社会和共同体活着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因此,也就有了那句“人类所有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个体心理学讲义》)我们每一个人离了人际关系根本就活不下去,所以,才会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