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对于提倡共同体感觉的阿德勒来讲,战争会导致人与人反目成仇(gegen),在这一点上,战争和共同体感觉是两个极端对立的存在。

我对阿德勒的一生做过调查,有一件事觉得很不可思议。阿德勒虽然在战场目睹过很多悲惨的现实,却依然通过共同体感觉这个思想,对人类表现出了十分乐观的看法。我不禁想,阿德勒在战场看到人的无数愚蠢行为,难道就没有对“他者是伙伴”的想法产生过任何动摇吗?

阿德勒认为,共同体感觉是一种规范化的理想,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将它作为目标和理想这件事本身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再怎么关注杀人、战争等人类黑暗的部分,也无法消除黑暗。因为黑暗不是以实体的形态存在的。请注意此处藏着关键钥匙,可用来解开阿德勒在战争中获得的“共同体感觉”思想之谜底。

具有共同体感觉的人,会和他人合作、也会为他人做贡献(Sicher,TheCollectedWorksofLydiaSicher)。Sicher称,人天生具备“协作”的潜力(ibid。)。不过,这个“协作”能力是需要去培养的。阿德勒说,共同体感觉不是天生具备的能力,而是“一种先天具备的可能性”,必须靠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开花结果。(《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的确是一种可能性,但究竟是不是先天性的,有待论证。共同体感觉若是先天性的,那么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它也能自动发挥和发展,可阿德勒明明是在说“必须靠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开花结果”。

总之,这里强调的是,协作才是人类的原生态。Sicher说个体心理学是“假设(assume)人从一开始就主动选择了协作之路”。(Sicher,ibid。)

对于竞争,Sicher是这么说的。达尔文所说的以竞争为前提的适者生存理论,和作为人生第一原则的协作是背道而驰的。(ibid。)

达尔文也意识到(《儿童教育心理学》),动物比起单独活动,在成群结队时生存繁衍下来的概率会更高。人可以选择和人合作,也可以选择不合作。Sicher甚至说,合作是天生具备的可能性,而且也是事实,无论是从本性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上分析,非合作都是不可为的。(Sicher,ibid。)

请大家注意,Sicher说竞争是很常见但非正常的(usualbutnotnormal),也是竞争最极大化的状态、即战争不是人类的本性(Sicher,ibid。)。我们不能说它是常见的,就能肯定它是正常的。

如此说来,大家应该能理解,阿德勒身处战争却能提出共同体感觉理论,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借用Sicher的说法,战争或许是经常发生的,但既不是正常的也不是人类的本性。

阿德勒指出,“一万人对一万人的战斗”(bellumomniumcontraomnes)或许是一个世界观,但它不是普遍合理的。(《难教育的孩子们》)这句话以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引用过的世人皆知的名言。人类都抱有自我保存欲,在压制别人的同时,追求自己的权利与幸福。这就是霍布斯所说的“自然状态”。

但是对于阿德勒而言,这种“一万人对一万人的战斗”,如刚刚所提到的,虽然是一个世界观,但不是普遍合理的,只有合作才是人类本来的状态,而不是争斗或竞争。阿德勒认为,人生是向着某种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过程,“活着,就是进化”,人所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subspeceaeternitas)应该是与整个人类走向完善之方向相一致的。

我在这里看到了阿德勒作为理想主义者的一面。理想主义者并不是无视现实。他们是基于现实状态,努力要超越它。值得一提的是阿德勒的基本思想,即他没有肯定现实中的竞争以及竞争达到极端时的状态——战争。

如果说阿德勒反对作为竞争最大化状态的战争,如前面所述,借用Sicher的说法,可以说协作虽不常见但属正常(unusualbutnormal),它才是必须给予肯定的。

当理想远离现实时,往往会被人们认为没有意义去提倡理想。但是请注意,理想一向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和分歧。阿德勒正是因为在战场目睹了悲惨的现实,而前面这种见解对现实产生的影响太大,所以,他才会为了躲避战争中的悲惨现实,创立了共同体感觉——这一理想化的思想。

事前理论和事后理论“你那是理想论而已”,很多现实主义者反对理想主义者时常说的一句。首先得在现实中生活,这是起点,一切从这个起点开始,现实主义者的这个观点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看到现实,就容易陷入绝望,容易放弃,觉得什么都做不了、没有办法。一旦放弃,就不会再尝试改变现实。

现实主义从头到尾都在努力说明现实,但是说明并不能改变现实。对于一个抱着问题来找医生咨询的人,我们向他说明过去的成长经历才导致了你现在这些问题,过去经历才是原因,是改变不了他的现状的。现实主义被称为事后理论(postrem),理想主义则被称为事前(anterem)理论。提出理想,人才会为了靠近理想而努力。弗洛伊德也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阿德勒不同的是,他认为人是有攻击本能的。我们一旦认可了人是有攻击本能,等于为他所有的事情提供了一个事后解释,根据这个理论,人犯下杀人罪也会被解释为“没有办法”。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_理想化的共同体感觉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理想化的共同体感觉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