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除了用长处替换短处的方法以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人感到自身价值。阿德勒引用了前面的例子后,又说道。

“人只有在自己的行动有益于共同体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自身是有价值的。”(ibid。)

我不是没用的、我在用某种方式做了有利于共同体(比如家庭)的事、我对这个共同体是做了某种贡献的;我们只有得到这种想法时,才会感到自身的价值。

阿德勒在这里采用了“我的行动有利于共同体时”这一表达方式。但是如果只用这一个标准,那么刚生下来没多久的婴儿、没有旁人帮忙就无法动弹的病人、需要有陪护的高龄者就算不上是有贡献的。实际上,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家庭的贡献。

做过陪护、养过孩子的人都会有感触,如果照看的对象不同寻常,睡得太安静,反而会担心对方。看到发高烧而发出呻吟的孩子,虽然平时也嫌弃过孩子太淘气陪他玩太累,却还是会希望他能赶紧恢复健康。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喜悦,孩子、年迈的父母也都是如此,仅仅是存在本身就已经在为家人做着贡献。

不光是有所作为,仅仅只是存在便是一种价值;有了这种认识,便能鼓起勇气建立与他人的关系,阿德勒心理学上的“给予勇气”便是指这一过程。

具体来讲,向对方说出“谢谢”“帮我大忙了”等。为什么要这么说出这些呢?倒不是说想让对方下一次也做出这种行动,而是要帮助他们,在听到“谢谢”“帮我大忙了”后感觉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有勇气面对人际关系。

这件事也适用于自己。即使我自己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情,我现在的状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有勇气接受现在的我。我现在的模样和状态就是有价值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这种基本信赖感,就会要么想变得特别好、发现自己变不好,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想变得特别坏。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有勇气做个普通的自己”。前面也说过,普通,并不是指平凡。首先,需要觉得自己现在这个状态是有价值的。只有一个人抱有足够的勇气时,才能这么认为。能够这样看待自己的人,也不会对他者抱有过大的期待。不会对自己抱有脱离现实的理想,能够正常地与现实中的人接触和交流,不对他者鸡蛋里挑骨头般地纠结细节,能够接受事物的多样性。

那些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人,是为了不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不能认可自身的价值。他们认为一旦与他人建立了关系,走进了现实社会,定会受伤、也会遭到喜欢的人的拒绝。

但是,人一旦觉得自己对他人是有贡献的话,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这种贡献感离开了他人是无法产生的。没错,人际关系是很烦琐复杂的,也是苦恼之源泉。但是我们只有走进人际关系中,才能体会到生的喜悦。从来没想过自身价值的人,听到他人对自己说一声“谢谢”时,会大吃一惊吧。因为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也能对他者做贡献。

“谢谢”“帮我大忙了”这种话,可以对他者说。但是,我们不能期待他者对我们说这些话。听着赞美长大的人长大后也会强烈希望以某种方式得到他人的认可。“谢谢”“帮我大忙了”能帮助他者感觉到贡献感,有的人甚至期待他者对自己说这种话。我曾经在护士学校、护士大学长期授课,问过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被人托付生命的护士这个职业,他们告诉我,就是想听到出院时患者、家人说“谢谢”这一句。我不禁想,那送进ICU、手术室的失去意识的患者是不可能道谢的。到时候,被分配到这些地方当护士的人还能不能继续工作呢?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_通过贡献可以感到自身价值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通过贡献可以感到自身价值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