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青年:先生也许已经忘了,但我还清楚地记着。三年前,您断言道,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不是“世界如何”,而是“如何看待世界”。我们都无法脱离主观。哲人:是的,正是如此。

青年:那么,我要问问您。无法脱离主观的我们又如何拥有“他人的眼睛”或者“他人的耳朵”,甚至拥有“他人的心灵”?!请您不要玩文字游戏!

哲人:这个问题很重要。的确,我们无法脱离主观。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他人。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他人眼中看到的事物和他人耳中听到的声音。

阿德勒这样建议:首先想一想“假如我拥有和此人一样的心灵和人生情况会如何?”。如此一来,你就会意识到“自己也一定会面临和此人一样的课题吧”,于是也就能理解他人。继而就能够想象到“自己也一定会采取和此人一样的做法吧”。

青年:同样的心灵和人生……?

哲人:例如,有一个根本不想学习的学生。此时去追问他“你为什么不学习”,这种做法本身就表现了缺乏尊重的态度。不要这样做,而是去想一想“假如自己和他拥有同样的心灵和人生的情况会如何?”。想象一下自己和他处于相同的年纪,生活在一样的家庭,交着和他相同的朋友,拥有和他一样的兴趣。如此一来也就能想象出“那样的自己”在学习这个课题上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为什么会拒绝学习……你知道这种态度叫什么吗?

青年:……是想象力吗?

哲人:不,这就是“共鸣”。

青年:共鸣?!这种去想象拥有同样的心灵和人生的做法?

哲人:是的。我们一般认为的共鸣,也就是想着“我也是一样的心情”去同意对方的意见,其实这只不过是赞同而非共鸣。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

青年:技术!共鸣是技术吗?

哲人:是的。并且,只要是技术,你也可以掌握。

青年:哦,很有趣嘛!那么,请您作为技术来说明一下吧。究竟如何了解对方的“心灵和人生”?难道要一一去咨询?哈,这您也不明白吧!

哲人:所以才要去关心“他人兴趣”。不可以仅仅是远距离地观望。

必须亲自投入其中。没有投入其中的你只会高高在上地批评“那不合理”

“这有毛病”。这种做法既没有尊重也不可能有共鸣。

青年:不对!完全不对!

哲人:哪里不对?

幸福的勇气》_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幸福的勇气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