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青年:……一般什么都还原为“勇气”问题的你这次打算用“爱”来处理一切吗?

哲人:爱和勇气密切相连。你还不懂爱,惧怕爱,回避爱,因此,依然保留着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因为你缺乏拥抱爱的勇气。

青年:惧怕爱?

哲人: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并且,他还说:“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全心全意地自我奉献。”

例如,在察觉到对方好意的那一瞬间,就开始注意那个人,不久就会喜欢上对方,这种事经常有吧?

青年:是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恋爱都是这种情况。

哲人:这种状态就是即使自己判断失误,也能够确保“被爱的保证”,感到了担保之类的东西,例如“那个人一定喜欢自己”或者“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好意”等。并且,我们能够依靠这种担保逐渐加深爱。

另一方面,弗洛姆所说的“主动去爱”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担保。不管对方如何看自己,只是去爱,投身爱中。

青年:……不可以为爱寻求担保。

哲人:是的。为什么人要为爱寻求担保呢?你明白吗?

青年:不想受伤,不愿伤心。是这样吧?

哲人:不,不是这样。是认为“肯定会受伤”,基本确信“一定会伤心”。

青年:什么?!

哲人:你还无法爱自己,做不到尊重自己、信赖自己。因此,你就会认为在爱的关系中“肯定会受伤”或“一定会伤心”,认为不可能有人爱这样的自己。

青年:……但是,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哲人:我没什么优点,所以,无法与任何人建立爱的关系,不能涉足没有担保的爱……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自卑情结,因为这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不解决课题的借口。

青年:但……但是……

哲人:分离课题。爱是你的课题,但是,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掌控。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自己先去爱。

青年:……哎呀,我先整理一下。的确,我还不能爱自己,抱着极大的自卑感,甚至发展成了自卑情结,本应该分隔开的课题也无法进行分离。倘若客观判断现在的辩论,也许是这样吧。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我的自卑感呢?结论只有一个——接纳“这样的我”,邂逅爱我的人!若非如此,根本不可能爱自己!

哲人:也就是说,你的立场是“如果你爱我的话,我就爱你”?

青年:……嗯,简单说的话,是这样。

哲人:结果,你只关注“这个人是否爱我?”看似是在关注对方,其实是只关注自己。谁会爱这种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你呢?

如果说有满足我们这种自我中心需求的人,那或许只有父母。因为,父母的爱,特别是母亲的爱完全是无条件的。

青年:……你当我是小孩吗?!

哲人:好吧,那个“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并且,世界也不是你的母亲。你必须正视并更新自己隐含的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不可以被动等待爱自己的人出现。

青年:啊,这完全是来回兜圈子!

幸福的勇气》_人们害怕“去爱”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幸福的勇气人们害怕“去爱”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