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体与空性
潜意识的力量
周:在佛教中,唯识宗对认识问题有最详尽深刻的阐述,我是读了你的著作《认识与存在》才有所了解。唯识学讲到八识,前五识是五种感官,第六识是意识即概念思维,最有意思的是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深入了潜意识领域,是唯识学特有的。
济:唯识经论详细阐述了意识和潜意识,以及认识和存在的关系。要去探讨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它的源头在哪里,自然离不开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像生命的海洋,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包括各种各样的心理力量。这些经验和力量又称种子。当种子产生作用时,就构成了我们的认识和所认识的世界。同时,阿赖耶识也是生命的载体,是不常不断,相似相续的。前六识的活动,无论眼、耳、鼻、舌、身还是意识,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某些时候是不产生活动的,但我们的生命还在延续,就是因为阿赖耶识在执持,从无限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
周: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海洋,那么,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互相之间是有一个共同的阿赖耶识,还是每一个个体有特定的阿赖耶识?
济:每个生命都有它的阿赖耶识,而第七末那识是潜在的自我意识。我们之所以会有自我意识,根源就在于第七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这种执著又来自根本无明,因为无明,使它把阿赖耶识当作永恒,始终不渝地执著这个自我。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而我们能感受到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属于意识层面。那么意识和潜意识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意识活动的所有资料都是由阿赖耶识提供的;另一方面,前六识在活动过程中又受到末那识的影响。这是一种潜在的俱生我执,使意识在活动过程中,时时都以自我为中心。但真正在生命舞台上产生作用的,主要还是前六识,尤其是第六意识。所以,修行也要从六根门头下手,从第六意识下手。
周:意识是前五识与七八二识的结合点,一方面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世界的印象,形成观念,另一方面受无意识中无始以来积累的心理力量的支配。关键好像是后者,要把这种在无意识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在意识的层面上加以认识和破除。
济:阿赖耶识有几个作用,一是种子,即作为各种心理活动生起的基础。二是作为轮回的载体,即贯穿生命延续的纽带。比如你这一生和来世是什么关系?其中有一个连接的纽带。生命形式会改变,但纽带贯穿始终。关于这个问题,经常有人会说:“前世的那个人和我有什么关系?”或者,“我怎么知道来生会成为什么?为什么要为他负责?”轮回中,我们的生命形式在不断改变,在这些改变中,是否有一个相对不变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相对不变的,我现在干的坏事谁来买单?就存在这个问题。
周:所以我就想问一个问题:阿赖耶识和灵魂有什么区别?为何佛教否定灵魂的存在?
济:灵魂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佛教对生命的认识是缘起论。也就是说,一切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会形成业力,这是推动生命流转的力量,也是决定未来去向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会随着行为、语言和心念不断发生改变。佛经中,经常以流水来比喻我们的生命。《唯识三十论》中,形容生命是“恒转如瀑流”。恒,说明它是相续不断的;转,说明它不是恒常不变的。也就是说,生命延续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这也是佛经经常用到的概念。相似相续,说明之前和之后有一贯性。虽然你看不出什么变化,但这一贯不是完全一致,而是时时都在变化。就像河流,刹那都在流动,每时每刻都不是刚才的河流,但在我们看来,它又似乎没有任何变化。正因为生命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才能通过修行不断改变它的内涵,从而完成生命的转依,那就是——转迷为悟,转染成净,转识成智。
周:不过,在一定意义上,基督教也相信灵魂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在人世间的修炼,它的去向是不一样的。在这一点上,它和种子有些相似,就是受到现行的转化,你现在的行为会改变灵魂的品质。如果不是这样,信仰和修身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