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生命与苦乐
理性对于生命的利弊
济:书籍是人类对世界和生命思考的积累。
周:有一些是,许多不是。
济:是的,有些知识和生命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只是生存和生活的知识。
周:现在大多数知识是这样。从知识层面来说,人类生活是越过越复杂了,因为生活的知识太多了。
济:在这些知识的引导下,让人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和执著。
周:你说这样好还是不好呢?
济:本来很简单就可以过好日子,但需求和执著多了,非常麻烦。过好日子本身,还是以幸福为标准,不是物质丰富就好。丰富除了能带来暂时的满足,既不能带来幸福,又不能提升生命,好在那里呢?
周:我们把丰富和复杂做一个区分。
济:就是复杂。
周:是复杂,不是丰富,对生命有意义的才是丰富。最好的状态是丰富的单纯,最差的状态是贫乏的复杂。
济:越过越复杂,让人很累。因为需求越来越多,然后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很辛苦。现代人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累,太复杂了,欲望太多。
周:从人类的发展来说,这可能是必然的。在这个世间,人总想做点事情,甚至要造点事情,让生活有内容。我觉得,有限度地造些事情也未尝不可,因为人不能总是在那里思考和体悟,还是需要有具体的东西。越来越复杂就开始反思,要回到简单,就这样循环往复,这个过程很难避免。
济:人难免有欲望,然后会产生很多想法,把世界弄得无比复杂。建立需求之后,又会执著于此,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一旦有了依赖,它的任何变化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可以说,欲望就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陷阱。
周:理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我们总是说,人之所以比动物高明在于人有理性。但是,理性对人类的作用有两面,有利也有弊,控制不好会比动物更不高明。
济:理性是双刃剑。人本来很简单就可以过得幸福,但因为有想法,就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需求,而是攀比、竞争,结果制造了很多烦恼。
周:想法制造了需要,需要变成了烦恼。
济:当然,理性也能让人超越感性的需求,探索本质性的东西。佛法认为,人之所以高于动物,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性。因为有理性,人才有能力探索生命和世界的真相。
周:在佛经中,理性用哪个词?
济:佛法所说的“思、想、分别、思维”等概念,都是对理性的表述。理性和意识有关,也和教育有关。我们有什么样的理性,往往取决于所接受的教育。所以佛法特别强调亲近善知识,即找到好的老师。接着是听闻正法,接受智慧的文化教育;然后是如理作意,依这样的智慧来思考;最后是法随法行,根据法的指导精进修行,进而认识世界,认识生命开展的路线。这在修行中称为“四法行”,是践行佛法的四个重要步骤。
周:理性的两面性,向好的方向发展是智慧,向坏的方向发展就是痴愚。动物没有智慧,但也谈不上痴愚。
济:今天这个世界,特别需要提倡智慧的文化。智慧的文化来自智慧的心灵,而我们接受智慧文化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建立智慧的心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反过来说,垃圾文化来自充满垃圾的心灵,而垃圾文化的泛滥,又使心灵充满垃圾。如果缺乏有益心灵健康的主流文化,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周:现在就是缺乏。
济:所以现代人混乱浮躁,资讯这么发达,但铺天盖地的都是什么?是精神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