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德与修行
成佛不是评职称
周:佛教认为智慧是建立道德的基础,那么,反过来说,智慧的缺失就是道德堕落的主要原因。佛教中有贪嗔痴的说法,这三者是不是智慧缺失的具体表现,因而也是对道德堕落原因的一个具体分析?
济:生命有迷惑和觉悟两个系统。迷惑系统中有种种心理活动,佛教将之归纳为贪嗔痴,其中又以痴为根本。痴就是迷惑,由此引发贪嗔之心,对喜欢的想要占有,对不喜欢的加以排斥。在佛教心理学中,烦恼主要是以贪嗔痴为根本。佛陀真是有大智慧,用三个字就概括了凡夫的整个生命状态。
周:那么,贪嗔痴主要是指心理活动,烦恼的三种形态,而根源是迷惑,也就是智慧的缺失。
济:是的,痴是由于对生命不了解,从而产生各种错误认知。又因为错误认知而看不清,所以向外寻求依赖。既然你把自己丢了,自然会把外在的身份、地位、身体作为支撑,想要牢牢抓住。事实上,这些都是抓不住的,所以导致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一旦贪著对象受到冲击,就会引发对立和嗔恨,这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
周:作为有情,人不可能没有情绪,包括一些负面情绪,诸如烦恼、愤怒之类。
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贪嗔痴是正常的,只是当它们过度时,才会引发心理疾病。但佛教认为,只要还有贪嗔痴,就是轮回中的病人。这也是佛教和心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心理学是解决贪嗔痴引发的异常心理,而佛教是要从根本上铲除贪嗔痴。
周:《楞伽经》里说:“正觉本身亦无本质,故实无所悟。”所以,执著于有悟仍是迷惑,悟到烦恼即菩提方是悟的境界。这么来看,要把烦恼铲除干净岂不也是迷惑?
济: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执著有悟”,认为成就佛果就像我们评职称一样,或是认为证得菩提就像比赛得奖杯一样,那的确是一种迷惑。在我们一般的认识上,是说有烦恼有菩提,说修行过程就是断除烦恼、成就菩提。但从究竟的层面而言,烦恼的本质就是菩提。修行就是以般若智慧观照,体认到烦恼的虚幻,当下就能证得菩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烦恼即菩提”之说。同时,体证菩提不仅超越能所,也超越有所得的心,所以《心经》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相反,如果我们执著于烦恼的实在性,执著于烦恼的断除,生起对立之心,认为有正觉可成,依然是迷惑的认识。
周:心理治疗是解决已经表现出来的心理疾病,这个疾病已经严重得使人不能正常生活了。
济:如果有一些贪嗔痴,不太过分,在大家眼中,还是一个正常的人。
周:但佛教就不认为有正常的贪嗔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能不能说,贪嗔痴概括了三种不同的负面心理现象,贪是欲望,嗔是情绪,痴是心态?
济:是三种现象,但不能用欲望或情绪去概括,不太准确。
周:准确地说,贪嗔痴是三种主要的烦恼,是世间悲与苦的主要根源。佛教中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戒定慧。可不可以说,戒定慧是断绝这三种烦恼的对应方法,戒可除贪欲,定可除嗔恚,慧可除愚痴?
济:戒定慧是铲除贪嗔痴的途径,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当然,贪嗔痴的重点在于“痴”,而戒定慧的核心在于“慧”。以慧剑断愚痴,就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了。那为什么还要说贪嗔痴呢?因为贪和嗔就是“痴”发展出来的,也是我们最容易感知到的烦恼,可以作为具体的对治目标。至于戒和定,则是开启智慧的基本途径。戒律让我们奉行简单清净的生活,为修定打好基础。修定则是将闻思正见转化为观照力的必要途径。佛法修行提倡“闻思修”,闻和思都是在理性层面的,而空性慧是证得的,不是以思维可以抵达的。在思维法义和证得空性之间,要有一个转化,一个质的飞跃,这就离不开修定。戒定慧在佛法中称为三无漏学,基本理路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但这不是说,有了戒就必然有定,有了定就必然有慧。而是说,得定离不开持戒,而开发智慧离不开定力。
周:如果把贪定义为执著于外物,把外物当作自我,因此丧失自我,那么中西哲学家基本也都是否定的。
济:佛法认为,贪著的对象包括“我”和“我所”,这是作为自我存在的两种依托。我们认定身体为“我”,会对身体产生强烈贪著。此外,“我”在世间的生存需要支撑,如财富、地位、名誉等,让我活得更好,所以会对这些产生贪著,即“我所”。
周:根源还是在“我”,没有“我”就没有“我所”。这里就会有分岐。一种观点是,对“我”是肯定的,就像庄子说的,不能“丧己于物”,把“我”丧失在“物”里面,迷恋外物才是贪。佛教的观点是“无我”,不存在所谓“自我”,把“我”也否定了,执著于自我也是贪。
济:人因为无明,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世界。虽然看不清,但并不自知,总以为自己所见是正确的,真实的,从而产生错误认定并执著于此,带来种种烦恼。当人陷入烦恼时,又会带着烦恼看世界,继续强化错误观念和不良情绪。这也是轮回的过程。
周:心理过程和能量的轮回,这是佛教最特别的学说,也是常人最难理解的。
济:从佛法角度来看,每个生命都遵循着相应的轨道。轨道的源头,就是各种情绪和需求形成的心念相续。这种相续像瀑流一样,从心念的相续导致生命现象的相续。
周:不光在这一世延续,而是在一世又一世延续。
济:这种相续是连绵不绝的。在相续过程中,又会形成各种心理现象,造就新的生命相续,轮回即由此而来。众生在这种延续中往往身不由己,所以会伴随焦虑、痛苦、烦恼。修行,就是要从这种不自觉的生命相续中走出,摆脱惯性。从随波逐流到把握方向,从不能自主到当家作主。
周:怎么才能走出?
济:内心的每一种不良习性,都是制造轮回的力量。当你没有正确方法时,要摆脱这些习性确实很难。当你找到生命内在本有的智慧时,就没什么难的了。从佛法角度来说,所有情绪和烦恼其实是没有根的。
周:说起来容易,对于一般人来说,其实很难达到。我觉得一般人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就可以了。
济:当然,迷惑的生命也不是一无是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善的心理,善的力量。但不论善或不善,都没有离开迷惑的系统。即使我们在做善事,还是在一种迷惑的状态下去做——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现实。虽然我们有佛性,但在修行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觉醒的力量是虽有若无的。
周:在做人的问题上,佛法强调生命智慧的开启,而不是道德原理的探讨和道德规范的遵守,这一点是很特别的。
济:佛法特别强调正见,即如实见。如实,就是符合事实真相。生命真相到底怎么回事?你只有看清以后,才能摆脱错误认知。
周: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还要修行吧?
济:佛法修行的核心,也是要我们如实认识世界。
周:总得有具体的路径和方法吧?
济:首先要听闻正法,接受智慧的教育,这样才能确立目标,在内心形成正向力量。进而强化这种力量,完成生命的转依。唯识宗提倡多闻熏习,就是要不断接受智慧熏陶。这也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现代人之所以会有很多错误认知,就和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形成了难以改变的错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