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说出感觉容易爱:述情
前些年,我还在百合网工作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有时咨询师跟一个情感上遇到困惑的人做咨询,了解了这个人在情感中遇到的事情后,在给出的辅导意见里经常会有这样一句话“你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意思是这个人在情感上遇到的诸多问题,多数的原因是跟这个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关,甚至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当时,我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有些人不会呢?后来的答案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决定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不同。
我紧接着又思考一个问题,这既然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叫什么名字呢?我发现在我的知识体系中,我找不到一个名字来给这种能力命名。
我也咨询了一些身边的人,发现大家都不知道这应该叫一种什么能力。那段时间,刚好是我在思考爱情中人们需要具备一些什么能力的时候,也就是爱的五种能力诞生的时候。
我发现这种能力在爱情的经营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是爱的能力中的一种,我本人也需要提升这种能力,我一边在不断地探索这种能力具体应该包括什么,成长自己的这种能力,一边在思考这种能力应该叫什么。
连续思考了好多天,我还是没有在我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后来我想,干脆,我来给这种能力命个名字吧!
受“共情”一词的启发,我想出了好几个词来为“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能力”命名,比如“诉情”、“抒情”、“述情”等,经过仔细的推敲,我还是感觉“述情”二字最能表达这种能力,于是决定使用“述情”一词,来命名这种能力。
后来,我在培训课中开始使用“述情”一词,并教大家怎么样提升这种能力。
我讲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我上网搜了一下“述情”这个词,忽然发现,网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述情障碍”,对“述情”一词的定义跟我的想法是很类似的,真是太有意思了,原来大家想到一起了。
“述情障碍”一词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或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但无法表达出来,这和我对“述情”的理解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一个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就不知道他的内在感受,也不知道这个人的心理特点,也就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让这个人开心,又如何做这个人就会生气,别人就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与其相处,这样的人,是不易爱的人,也容易在情感关系中遇到问题。
本章将向大家讲述“述情”的原理,以及“述情”的具体方法和句型。
“喜怒不形于色”是爱情的天敌
我们所在的是一个极其不会述情的社会,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通常追求一种做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要有城府,不能把自己的感情轻易地流露出来,更不能挂在脸上,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比如:我在课堂问大家,你心目中的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是谁?很多人会说是诸葛亮。
是的,我们听过、看过太多有关诸葛亮如何聪明的故事了,那么,问个简单的问题,诸葛亮是一个什么人呢?
很多人会说他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这些都是比较好听的,本质上他是最优秀的谋略家,或者说阴谋家,阴谋家当然要追求喜怒不形于色,这是他们的立家之本,或者说是基本功。
在过去的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被我们崇拜,比如姜子牙、孙膑、刘伯温等,他们都是有谋略的人,都是需要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他们也都是很多现代人崇拜的人。
崇拜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向他们学习,学习什么?学习他们的喜怒不形于色。
曾经有一个男孩儿找我做咨询,在我给他做完有关情感困惑的重要咨询之后,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做到心里有什么事情不被人看出来呢?”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呢?”
他说:“这样成熟啊!”
他把不被人看出自己内心想法当成成熟的标志,然后努力去追求,这一定是受某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的,要知道在爱情中,喜怒不形于色可是爱情的天敌,这跟实际的爱情关系中我们需要的能力恰好是相反的。
爱情关系中我们反而是要刻意地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让爱人明白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故意隐藏在心里不被看出来,然后爱人才知道如何能够更好地与我们相处,这个男孩儿对所谓“成熟”的追求,可能会使他离幸福更加遥远。
《好主妇》杂志曾经引用奥地利的一项调查报告:94%的离异人士认为,缺乏交流而导致的误解是导致他们婚姻破裂的最主要原因。
这说明在爱情关系里交流沟通是最重要的,那么,爱人之间要交流沟通什么呢?
当然是相互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和一些心理的需求,也就是相互述情,可述情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获得较高的“述情”能力?而什么样的人又容易缺失呢?
简单说,就是你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如果你的父母经常给你“共情”、“述情”,你的述情能力就可能会较高,反之,就可能会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