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七章 我的思想微博

寂美守拙 安贫乐道

我一直认为信奉遁世哲学的佛教从来没有真正遁世过,真正的遁世只能引来脱离民众和避开人间的结果,而佛教再清高也是人间的佛教。佛教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拥有一些明哲保身、独善其法、出世解脱、退避三舍的信仰人群,而应该倡行入世果敢、无私无畏的侠客精神,以情为神,以爱为法,以美意善事为禅,以平等祥和为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索性张旗入世呢?现代佛教必须走出庙堂,走出教典,走出烦琐的仪式,走出僧人集团,走出宗教派别,走出袈裟僧衣的包装,走向一切战争、动乱、恐怖、威胁,以及由此造成的饥荒、死亡、病困、绝望,走向众生的需要和一切人的心灵,走向释迦牟尼的本意,把人从物质和欲望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但现代佛寺和佛僧在张旗入世的时候,却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无法用爱的力量去影响我们这个仇恨遍地、争斗不休的地球,不能自甘贫贱,而后成为穷人的知心朋友,而后拯救穷人的苦难和尊严。饥荒的地区看不到他们,灾难的时候看不到他们,布施的时候看不到他们,由寺院和僧人创办的孤儿院更是少而又少。

更有真人法师喜欢养尊处优,喜欢给达官商贵讲经说法。而底层百姓却永远惭愧,见一法师比见观世音菩萨还要难。过去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现在是“造一浮屠,胜救七条人命”。庙宇越来越富丽廓敞,救度越来越稀缺吝啬。锦衣华服,香车宝马,很多都是披着袈裟的商人掮客,佛门的腐败,是在在可见了。

佛说众生平等。但佛寺却以昂贵的门票拒绝了穷人的膜拜。就算进了门还有挂红、点灯、算命等收费陷阱,还有第一炷香几万、第二炷香几千的巧取豪夺。我就不信佛是见钱眼开的,你们这样做跟佛商量了没有?佛寺是信仰的驿站而不是收钱的口袋。这个世界最需要安慰的是穷人,善心抵万金,千万别败坏了佛的名声!

还有一些崇尚入世的,把争名逐利看成了分内的义务,办实体,搞创收,秀表演,传播的居然是争雄斗狠的武功,而不是相亲相善的爱心。就算武功是佛教文化,也不过是形而下的机巧,无法代表释迦情怀、佛法精神、三宝境界。佛教少几门武功,根本算不了什么,要是少了爱心和息争罢仇的动机,那就是天崩地坼。

诚然武功可以强身健体,但真正的强身健体是淡泊名利、清净无垢,尤其在这个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就更不能乱了自性,坏了佛境。佛是健心的、护生的、施爱的、守空的,守空就是信守无恨无利之空,守空有爱便是金刚不坏。它抗衡的是大强盗的核威胁以及所有的战争,它要实现世界和平,而不是遇难自保。

佛寺的功德应该是消除天下所有以互打互斗为目标的“武功”,而不是弘扬什么“武文化”。让世界通过武功认识中国佛教,其实是佛教的耻辱,它让许多佛教的信仰者深感不安。还是学学人家特蕾莎修女吧,用自身的朴素和清贫,获得精神的华丽和富足,用爱与人性去战胜一切,包括贪婪和瞋恨,包括空间和时间。

献身于信仰的人比如僧人,一定要警惕物质的侵害,断离俗尘首先要在朴实而低廉的生活状态中体现。僧人可以不创造财富,他们是被布施的人群,因为他们从事着高尚的净化灵魂的工作。但如果他们也电脑专车、手机数码地奢侈起来,就违背了为人类精神甘受清贫的信仰契约。它让我们思考:和尚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多次听说“僧人也要吃饭”的说法。我以为维持最低生活水准,是僧人取信于社会的首要前提。社会敬重他们,正是因为他们以清贫为担当,以享乐为牺牲。而一旦他们放弃担当和牺牲,混迹于滚滚红尘,自己不敬重自己,那就是对信众的伤害甚至欺骗。一个自陷泥坑无力自拔却扬言救渡众生的人,众生如何信得过?

佛教流传至今,就因为它坚守了人类的另一种价值:摒绝物质的虚无境界、寂美静雅的精神高度。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僧人也;以不贪为宝,以不财为臧,僧人也;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僧人也;古来芳饵下,谁能不吞钩?僧人也。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非真僧人也。该是整肃自己的时候了,佛门!

恬淡静守、安贫乐道是僧人对佛陀事业的继承,也是他们对众生的承诺。坚守信仰有时就是坚守原有的生活姿态。只有他们那种拒绝物质污染的生活才是最有影响力的信仰方式。与时俱进的可以是经济和政治,却不能是优雅的清贫、高尚的情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现代意义是:你不苦不寒就不可能梅放花香、万人赞赏。

世界越喧闹奢靡,佛门就越要清净无垢,否则你怎么成为净土呢?怎么会是精神避难的虚舍呢?怎么指导迷众走向物欲之外的澄门妙界呢?怎么能挽救众生脱离贪瞋痴妄的苦海呢?投身商界,放纵物欲,是佛教的自杀。穿着袈裟经商的人,对佛陀、对信仰、对众生都是一种伤害,不如丢开不渡己也不渡人的方舟,直接下海。

在这里我想引用不朽的尊者米拉日巴的临终证悟:轮回的世界里,积攒的要耗尽,造作的要坏灭,聚合的要分散,生了的要死去。无法避免的苦恼啊,什么时候消失呢?就在抛弃苦业,不攒、不造、不聚、不占的时候,就在求证无生之妙谛的时候。除了活命和证悟之需,什么也不要就是最殊胜的方便和禳解之法。

《伏藏》中古茹邱泽喇嘛舍弃布达拉宫峰座大活佛,去做一穷乡僻壤的乡长;香波王子拒绝伏藏大师的桂冠,扑向俗世的妈妈;仓央嘉措脱离宗教而成现实真佛,创办孤儿庄园。他们都是走向理想人性:佛法乃践行之法、济世之法、人性之法。有佛的人做官不贪,有爱的人经商不奸,有耻的人掌权必贤,有信的人为富必善。

为什么不能单纯朴素呢?单纯是因为质量第一,朴素是因为青春常在。不多余,不浮艳,铅华洗净。穿最简单的衣服,男人和女人的魅力就会递增;吃最简单的食物,身体的麻烦就会递减。单纯朴素拒绝张扬傲慢,它是谦逊的伴侣,在节俭而低调的平凡中收敛起高贵与魅力。君不见,水因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

佛教食素,西藏的喇嘛食肉是因为不食肉就无法生存。天主教和基督教照理也不该食肉,看《创世记》就可知道。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造人,使他们管理鱼、鸟、牲畜、昆虫。”神说:“我将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做食物。”上帝的旨意很明确:动物是被管理的,植物才是被食用的。

营养学家说人必须吃肉,牛羊猪的肉富含锌铁钙。我想问的是:牛羊猪的锌铁钙是哪儿来的?是不是吃草吃来的?它们能吃来,我们人类怎么就不能?可见即使不吃牛羊猪,人体本身就能产生锌铁钙,这是自然赋予的本能,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如果你非要用牛羊猪补充,你自身产生锌铁钙的能力就会下降,这叫用进废退。

对食素,男人比女人更多一重担忧。其实食素并不影响那方面的能力,反而愈素愈强。不用科学考证,动物就能告诉我们:食肉动物大多一夫一妻,子嗣稀缺。食草动物大多以一当十,瓜瓞绵绵。一只公羊能让四十只母羊怀孕,牛马驼鹿类似。人类的祖先早就知道,所以生殖崇拜中有公羊公牛的图腾,却鲜有虎豹狮狼。

麇集越多越感到我不在人群里。来自天性的离群索居的心理,让我常常觉得地球上只有我一人行走,一人面对着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神。是的,我那么警惕稠人广众,本能地以为人一旦群聚,就没什么好事,就会出现精神“踩踏”。众说纷纭或众口一词时,连呼吸都不是自己的。朋友,听我的话,千万别到人多的地方去。

所以我不喜欢人众、大众、群众这些词,不喜欢聚会、聚餐、聚集这些事。聪明的人一旦聚到一起,就都会变傻。反之,愚蠢的人只要独处,就都会聪明起来。你在独处中澄定而飞扬、雅静而灵动,神采奕奕。偶尔路过镜子,傻了:怎么还有一个人?这说明你真的聪明了,你滋生了幽默,懂得唯有你才是你终身的伴侣。

过去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人都知书达理,再没文化也知道礼义廉耻,就是赳赳武夫,也讲个武德,胜之不武的事绝对不做。现在的人都知书不达理,越往人堆里钻,就越自私越圆滑越提防越排斥。社会的默化、群体的影响基本都是负面的。所以就该是“单人行必有我师”,你的师就是你自己。自主走向清净,独立感悟人生。

宇宙哲学、人生思想、大块文章、最高智慧,都是一个人感悟出来的,不是一帮人商量出来的。释迦冥想而有佛教,耶稣独思而有基督。大禹独步天下,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孟子独善其身,陶潜孤生介立。伟大的孤独者连哭也要“独怆然而涕下”。一般讲,喜欢趋同从众、扎堆商议的人,智商都不高,也没什么大出息。

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成就,哪个是由集体研究获得的?拿破仑在孤岛崛起,雨果在独屿完成《悲惨世界》,哪个不是靠自己完成的?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孤云飘走。叔本华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孤立是被群体抛弃,独立是抛弃群体。二者都是考验。追慕孤独就是追慕坚毅。人生在世,须懂得自我放逐的价值。

藏獒的精神》_第七章_我的思想微博_寂美守拙_安贫乐道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藏獒的精神第七章_我的思想微博_寂美守拙_安贫乐道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