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应昌期用双手顶住门

1988年8月16日,应昌期第一次从台湾到达北京机场。在机场贵宾室,他说这是他“生平最高兴的一天”。

少年应昌期在慈城的中城小学毕业后,只读了半年初中就因家贫辍学,去沪谋生,又去了台湾,再没有回来过。1988年9月,他由北京到宁波到慈城,亲友们都穿起新衣围上来。应昌期喃喃着回来了,到家了。只是眼睛湿湿的一个也不认识。唐代诗人贺知章像电影旁白似

地为他念起了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后来应昌期在文中写到“当我一脚踏上故土,泪眼相望,竟无语凝噎”“万种的民族情思,万种祖国恋情,又一次唤起!”

中城小学的周校长,是一位细挑精干的江南女子。她心想应昌期现在是这么大的大老板,会不会很难接近?正这么想着,应昌期上前握住她的手,热热地说着慈城话:我早就知道你的名字了,我很高兴!

不少人要陪应昌期进小学,但应昌期一到中城小学,就急煞了一样独自快快地走向操场。小学生们列了队欢迎,他走过去弯下腰,捧住一个小孩的脸,亲了一下额头。然后就让人给他和孩子们合影。只是,他说:以后不要让小朋友这样欢迎我,他们太累了,以后就不要欢迎我了。

周校长带着应昌期在校内走一圈。开始是周校长一一介绍,后来不知怎的,应昌期就开始向校长一一介绍小学的这里那里。只是,他记忆中的小学没有这么破旧呀!怎么就一点都没修缮呢?他禁不住泪下。

校方说或者把小学修一下。应昌期说不考虑修,要造一所新的小学。第二天,当时的宁波市长和很多记者来到应昌期下榻的华侨饭店。应昌期知道有记者来,用双手把房门顶住——他真是急坏了,他又不是要扬名,他是为了下一代!

他在门内对门外说,一定不见记者,所有的记者请退场!

于是他才和市长坐了下来。

应昌期让校方马上拿出一个建校方案。周校长想,这个方案怎么规划呢?又不知道应先生到底投资多少。不过慈城人是聪明的,她马上想到“应氏杯”的冠军奖金是40万美金,那么,就按这40万来规划吧。

应昌期一看规划,说太小了。问这样一个小学在国内是什么水平的?周校长说是一般的。应昌期说我们要建一流的,过了五六十年后还站得住的。

应昌期在慈城投资建了小学、中学、幼儿园、医院,共约800万美金。每次应昌期来,总对周校长说不要为他准备什么饭菜,他只要一碗家乡的年糕汤。周校长后来去上海应昌期的家里,应昌期请她住下。晚餐时,应昌期请她从客厅去餐厅。两人正往餐厅走,就见应昌期回头一看,又转身回客厅了。周校长正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就见应昌期进客厅去关掉一盏盏灯。

周校长想起“应氏杯”40万美元的冠军奖和投资中、小学等的几百万美元,而应昌期自己竟是这样节约电费!

应昌期读到了周校长满脸的震惊。他说钞票要用在刀口上。不该花的钱就不要浪费。

中城小学开起了围棋课,有《围棋》课本,有小学围棋文化电子读本。篇首语里写到:自古,宁波商人是儒商,既善于理财经商又比较有文化修养。下围棋亦如此,既要讲赢利(围地的大小决定胜负),又那么温文尔雅。有鉴于此,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围棋是否就应作为我们宁波人的地方性课程呢?

与小学连在一起建的幼儿园,应昌期起名“昌棋幼儿园”,旨在从幼儿园开始就普及围棋。慈城每年的运动会上,常常可以看到五六岁的幼儿与七八十的老者对奕。慈城小孩已经拿下1999年度的全国少儿冠军,2001年的国际青少年锦标赛亚军和2002年的世界混双冠军(男方为慈城人)。

应昌期又捐建上海围棋教育基金和围棋学校2000多万美金。然后投资宁波现代瓷砖项目和利华(宁波)羊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9000万美金。他说钱不必传给子孙太多。子孙有本事,自己会去赚;没本事的再多也赔了。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社会。

应昌期每次捐钱之前都要打电话给他儿子应明皓,说是要捐多少钱了好不好?应明皓说好呵。应昌期说这钱本来可以给你的,捐掉就不是你的了。应明皓说捐钱是好事,绝对赞成。

应明皓,一件纯白T恤,一件蓝色夹克,一杯白开水,一点不像常规的“老板”。就觉得他洁净如那T恤之洁白。末了他说起他父亲对下棋的都愿意见,不下棋的都不想见。我问他父亲的围棋下到几段?他说韩国棋院、日本棋院和日本关西棋院都曾送给他父亲6段棋手的证书。

有人问应昌期几段?应昌期笑答:我是三、六18段。

走进宁波》_应昌期用双手顶住门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走进宁波应昌期用双手顶住门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