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采访材料、参考文献
1. 采访材料
作者青少年时代居住在广西政协的院子里,从李任仁、黄启汉等等李宗仁旧部与亲属那儿得来的所闻所见,包括“文化革命”期间目睹群众组织对李宗仁旧部批斗时的所闻所见。
作者1985年至1986年担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组织故事影片《血战台儿庄》创作时,接触李宗仁部将及有关档案、史料。
作者于1989年编导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桂林文化城》(四集)所接触的有关史料及当年记录影片与照片等。
1982年、1985年、1986年及1989年,多次访问程思远先生的谈话及记录。
1989年1月6日,邀请杨成武将军出席电视文献片《邓小平在广西》在京看片会时,杨在会上与会后的谈话及记录。
1989年3月、8月、11月及1990年元月,四次访问夏衍的谈话及记录。
1982年5、6月间访问刘斐的谈话及记录。
1987年8月间,访问王炳南的谈话及记录。
1990年1月5日,访问伍修权将军的谈话及记录。
1988年6月30日、1989年1月4日,对张云逸夫人韩碧女士、儿子张远之等的访问及记录。
1989年3月30日,1989年11月24日,访问谢和赓的谈话及记录。
1989年8月9日,访问童小鹏的谈话及记录。
1989年4月30日,在深圳访问干家驹的谈话及记录。
1985年10月间,访问覃异之的谈话及记录。
1990年5月1日,访问李宗仁的孙女李雪诗的谈话及记录。
1990年5月1日、2日、3日,访问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的谈话及记录。
1990年5月4日,访问桂林市文物工作队队长赵平的谈话及记录。
1988年5、6月间,访问云广英的谈话及记录。
1989年6月7日,采访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黄熙馆长的谈话及记录。
1989年8月8日,访问廖沫沙的谈话与记录。
2. 参考文献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版),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
《白崇禧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5月版。
《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一版。
《何长工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王序平、刘沉刚:《刘斐将军传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3月版。
《红军长征过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陈大文:《抗战前桂系和共产党的关系》,载于《南宁文史资料》1987年第3辑。
程舒伟、刘福祥:《民国暗杀纪实》,团结出版社,1989年5月版。
王天锡:贵州文史资料选辑,1964年4月版。
秋宗鼎:《蒋介石追堵长征红军的部署及其失败》,文史资料选辑第62辑,1979年3月版。
《红军长征中白崇禧“开放”湘桂边境的内幕》,广西文史资料第17辑,1983年7月版。
虞世熙:《阻击红军长征经过桂北纪实》,广西文史资料第2辑,1960年7月版。
黄启汉:《红军长征过广西》,广西文史资料第2辑,1960年7月版。
刘仲容:《回忆我在桂系工作时的几件事》,文史资料选辑第73辑,1981年8月版。
刘仲容:《抗战时期的白崇禧》,文史集粹第8集,1986年5月版。
刘仲容:《西安事变的回忆》,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1981年7月版。
刘仲容:《自传》,刘本人于1967年11月30日写,尚未出版。手稿复印件。
张敏华:《深切悼念刘仲容同志》,1981年11月打印稿。
谢和赓:《由参加革命到八办取消史料简述》,手稿复印件。
程思远:《政坛回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
云广英:《特殊使命》,革命史资料第1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1月版。
毛泽东致李济深、李宗仁和白崇禧的信,1936年9月22日,中央档案馆藏原抄件复印件。
张国焘:《我的回忆》,现代史料编刊社出版,1989年3月印刷。
《周恩来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1989年2月版。
周恩来1936年12月17日致毛泽东并中央电,《文献与研究》1986年汇编本,1988年2月版。
雷云峰:《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文艺工作者的交往》,中共党史文摘年刊1985年。
罗瑞卿、吕正操、王炳南:《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人民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罗永平、曾传先:《张云逸大将》,海燕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夏衍1989年12月22日给作者的信。
陈劭先:《广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和结束》,广西文史资料第4辑,1963年6月版。
李时新:《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人物杂志,1987年第1期。
《陈劭先纪念文集》,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986年9月版。
香港《天文台》半月评论报1938年元月所载《全国游击战争之方案》。
傅善术:《白崇禧与广西学生军》,广西文史资料第12辑,1982年3月版。
郭沫若:《洪波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
许国荣、左莱:《金山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3月版。
《第二次中日战争记事》,档案出版社,1988年1月版。
〔德〕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5月版。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建立及其主要任务与活动》,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八路军办事处处长李克农简介》,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刘恕:《关于桂林办事处建立的回忆》,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刘启君:《我所知道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龙潜:《桂林工作时期的克农同志》,广西日报1962年8月25日。
夏衍:《克农同志二、三事》,广西日报,1962年8月21日。
邹华清:《回忆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斗争生活》,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贺莫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一些情况》,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张德碧:《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活动情况片断》,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徐特立过桂林》,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汤有雁:《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回顾》,广西文史资料第17辑,1983年7月版。
陈宪章:《我所知道的杨东莼和他所主办的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广西文史资料第17辑,1983年7月版。
秦柳方:《杨东莼在广西地方建设干校》,学术论坛杂志,1983年第1期。
林林:《怀念杨东莼》,人民日报,1980年9月20日。
杨东莼:《忆广西地干校》,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周钢鸣:《榕城忆旧》,见《漓水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千家驹:《在桂林的八年》,学术论坛杂志,1981年第1、2期。
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7月版。
周钢鸣:《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前后》,广西日报,1962年10月16日。
华嘉:《桂林救亡日报之忆》,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第3辑。
何家英:《在救亡日报的日子》,广西文艺,1980年第6期。
蒋介石:《中国抗战与国际形势——说明抗战到底的意义》,台湾《蒋总统集》,1960年10月版。
肖志华、商若冰:《白崇禧外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叶剑英传》,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1月版。
《叶剑英同志在桂林》,见《漓江烽烟》一书,1988年8月版。
李任仁:《回忆广西建设研究会》,广西文史资料第4辑,1963年6月版。
万仲文:《广西建设研究会片断回忆》,广西文史资料第4辑,1963年6月版。
黄绍竑:《我与蒋介石和桂系的关系》,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60年8月版。
黄纫秋:《黄旭初的父亲与妻子》,台湾《传记文学》第53卷第4期。
陈寿民:《我所敬仰的黄旭公》,台湾《广西文献》,第3期。
林林:《救亡日报临终的时候》,见《桂林旧事》一书,漓江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李济深口述《略历》,张克明笔录,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1982年9月版。
张威:《我所知道的李济深》,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1982年9月版。
林伦彦:《关于李济深若干事》,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1981年版。
李任夫:《回忆李济深先生》,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1984年3月版。
陈振南:《叶挺将军被软禁在桂林的时候》,桂林文史资料第13辑,1988年11月版。
卢权、褟倩红:《叶挺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徐济德:《陈诚的军政生涯》,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3月版。
黄纫秋:《神秘莫测的刘仲容》,台湾《传记文学》第54卷第4期。
方连:《王莹与赛珍珠》,世界博览,1989年第1期。
姚篮、邓群:《白崇禧身边的中共秘密党员》,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11月。
李润新:《洁白的明星——王莹》,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美〕迈克尔·谢勒:《二十世纪的美国与中国》,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2月版。
〔美〕白修德:《探索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版。
王炳南:《回忆毛主席在重庆》,人民文学杂志,1977年第9期。
童小鹏:《毛主席到重庆》,载《回忆毛主席》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9月版。
蒋匀田:《中国近代史转折点》,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6年11月版。
程思远:《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人物杂志,1985年第6期。
〔美〕约瑟夫·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了机会——谢伟思在华报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4月版。
程思远:《白崇禧在武汉》,武汉文史资料,1987年1—2期。
洛恪:《传奇将军》,中华英烈杂志,1987年第2—3期。
黄旭初:《韩练成怎么送掉第46军》,台湾传奇文学杂志,第52卷第6期。
黄纫秋:《韩练成其人其事》,台湾传奇文学杂志,第52卷第6期。
陶柏康:《蒙冤二十七载的潘汉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6月版。
黄启汉:《1949年“和谈”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67辑,1980年1月版。
李镇靖:《关于李济深在抗日战争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革命活动》,广西文史资料,第14辑,1982年9月版。
黄绍竑:《李宗仁代理总统的前前后后》,文史资料选辑第60辑,1979年4月版。
李任仁:《国民党崩溃前夕的和谈内幕》,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1963年6月版。
陈良佐:《新桂系的和谈骗局》,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1963年6月版。
陈四长、潘志新:《民国奇才于右任》,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6月版。
《和平老人邵力子》,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张丰胄:《1949年国共和谈的有关史料》,文史资料选辑第32辑,1962年12月版。
余湛邦:《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始末记》,文史资料选辑第67辑,1980年1月版。
李宗仁长子李幼邻先生保存的1949年北平国共和谈会议记录稿原件的复印件。
李维汉:《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序幕——北平和谈》,载《迎来曙光的盛会》一书,1987年6月版。
〔美〕《司徒雷登日记》,时事出版社所出《现代译丛》,1989年3月版。
陈雄:《新桂系和谈幕后记》,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1963年6月版。
张文心:《身在楚汉长相知》,名人传记杂志,1989年第2期。
李勇、张仲田:《统一战线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11月版。
黄纫秋:《李宗仁在美国的寓公生涯及回大陆前后》,台湾传记文学,第52卷3—4期。
〔美〕李雪诗:《和祖父李宗仁在美国的日子》,转译载于桂林日报。
〔美〕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版后记》,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
程思远:《李宗仁先生晚年》,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1月第2版。
程思远:《当时我与李宗仁、白崇禧在一起》,中华英烈杂志,1988年第5期。
平杰三、罗青长:《真诚的朋友、智勇的战士——纪念刘仲容同志》,人民日报1990年4月5日第6版。
顾笑言、王士美、汪东林:《李宗仁归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2月版。
尹冰彦:《李宗仁回大陆最后的日子》,台湾传记文学第49卷3、4、5期。
冀寺夫:《李宗仁和他的年轻夫人》,人世间文学季刊,1988年第1期。
孟昭瑞:《历史的瞬间》,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7月版。
李达:《白崇禧台湾羁留空余恨》,载于《台湾军事强人》一书第二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7年8月版。
《周恩来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89年3月版。
《蒋总统秘录》,古屋圭二编,台北中央日报社,1974年印行。
《使美八年纪要——沈剑虹回忆录》,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4月版。
《张治中回忆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2月版。
吴冷西:《严师的教诲》,载于《中国记者》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