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十五章 一征高句丽

四、出征预测

这样一支前所未有的军队,就以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出发了。这哪里是去打仗,简直就是武装游行,还外带嘉年华。这支军队能不能取胜?隋炀帝认为完全不成问题。在他看来,像高句丽这样的蕞尔小国,哪里还用得着打?有这样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往边境一站,他们吓也得吓死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什么战略战术问题,只要考虑好如何接受投降的事宜就行了。怎样才能顺利地接受敌人投降?隋炀帝觉得,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好。

第一个,如何防止将领贪功冒进。

第二个,如何有秩序地接受敌军的投降。

怎样防止将领贪功呢?隋炀帝下令,二十四路大军不设统帅,互相牵制,而且,有事必须禀报隋炀帝决定,不得擅自开战。这样一来,就谁也不能冒进了。

怎样接受敌军投降?隋炀帝规定,每支大军专门设立一个受降使者,这个受降使者“承诏慰扶,不受大将节制”。慰抚使直接隶属于皇帝,跟本军将领是平级关系,如果将领不接受投降,慰抚使可以节制他。

要知道,自古要打好仗,讲的就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只有这样,主帅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出胜仗。可是现在,上面有隋炀帝管着,旁边有受降使者看着,这仗岂不是没法打了?隋炀帝为什么这么荒唐?不是他不会打仗,而是他根本就没预备打仗。他想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隋炀帝如此,其他人是不是也这么想?未必。当初,太史令庾质因为把儿子送到齐王府当官,被隋炀帝贬为县令了。这时候,大军出征之前,隋炀帝又想起他来,就把他叫回身边,问他:“高(句)丽之众不能当我一郡,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不?”高句丽是个小国,还不及我一个郡大,现在我派大军讨伐,你觉得能不能打赢?

庾质回答说:“伐之可克。然臣窃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打还是可以打赢的,但是依我愚见,陛下还是不要御驾亲征了。

这个回答让隋炀帝很不高兴,他变了脸色说:“朕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邪?”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现在已经率领这么多大军来到涿州,已经在前线了,你难道让我不见敌人就跑回去吗?

庾质怎么回答呢?他说:“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如果陛下御驾亲征,万一不胜,是很没面子的事。因此,还不如留在后方,派将领去打。将领没了您这个负担,倒可以迅速出击。要知道,兵贵神速,这样拖延,恐怕劳而无功。这是非常中肯的意见。

而且,这也不是唯一的批评意见。事实上,在领兵将领之中,也有人对这次出兵有不同意见。谁呢?老将段文振。段文振是隋炀帝委任的二十四将军之一,还没到辽东,就病倒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在临终之前,段文振给隋炀帝上表说:“夷狄多诈,深须防拟,口陈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余城自克;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既竭,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什么意思呢?段文振说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陛下一心想要接受高句丽人投降,问题是,这些敌人很狡猾,很有可能诈降。所以,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被他们骗了。

第二,眼看雨季就要到了,所以我们出兵一定要快一点儿,只有出其不意拿下平壤城,才有胜算。否则,等到雨季到来,运输艰难,我们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去,那时候,高句丽再伙同靺鞨等附属民族打我们,麻烦可就大了。这个意见相当具有前瞻性。

这样看来,虽然隋炀帝自恃兵多将广,信心满满,但是,对于隋炀帝的军事方略,一些官员表现得忧心忡忡。

那么,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到底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_第十五章_一征高句丽_四、出征预测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第十五章_一征高句丽_四、出征预测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