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十六章 铩羽而归

隋炀帝亲率百余万大军,铺天盖地地向高句丽挺进,两路大军分别包围了高句丽的军事重镇辽东和首都平壤,希望能够直接把高句丽给吓得投降。被逼到墙角的高句丽,面对大军压境、存亡不保的困境,誓死抵抗。本来优势明显的隋军,竟然莫名其妙地被高句丽牵着鼻子走。最终高句丽以弱胜强,逼得隋炀帝丢下三十多万将士的尸骨,惨败而归。隋军究竟败在哪里?亲自督战的隋炀帝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兵多将广的隋军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被动?

一、渡辽失将

隋炀帝率领一百多万大军,摆足了排场,御驾亲征,希望能够直接把高句丽吓得投降。他这个目的达到没有?非常遗憾,没有达到。高句丽是被逼到墙角了,但是,所谓困兽犹斗,面对大军压境、存亡不保,高句丽反而迸发出了勇气,誓死抵抗。

大业八年(612)三月十五日,经过两个半月的行军,隋炀帝率领他的百万雄师,终于来到了辽河西边。这时候,高句丽的战士已经在辽河东边严阵以待了,完全没有投降的意思。一场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怎么打呢?要交手,首先得过河。过河就需要架桥。隋炀帝手下有个著名的工程建筑专家宇文恺,就是给隋炀帝造观风行殿的那一位。此人工巧,隋炀帝就把搭建三座跨河浮桥的任务交给了他。很快,浮桥架好了。谁来打头阵?这时候,大军中涌现出了一位英雄人物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

麦铁杖出身江南,是一位著名的传奇人物。此人出身很低,大字不识一个,最大的本事就是走路,可以日行五百里,跟马走得一样快,是真正的神行太保。当年在陈朝的时候,麦铁杖白天在皇帝身边伺候,给皇帝举着伞,晚上则到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去抢劫。要知道,南徐州跟陈朝的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相隔一两百里,麦铁杖一去一回,再加上抢劫,第二天早晨居然不耽误上班。有一次,被抢的苦主把他给认出来了,向皇帝告状。皇帝怎么也不信,说他不可能跑那么远抢劫。可是,苦主坚持认为贼人就是麦铁杖,不屈不挠地写控告信。

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一个官员给皇帝出了个主意。官员说,要不您假装招募一个人去南徐州送信,如果一个晚上能够送到,第二天早晨上班之前再把回信拿回来,就赏他百金。如果麦铁杖应募,且真能一个晚上跑一个来回,就说明确实是他作案。皇帝一听,依计而行。果然,麦铁杖受骗了,应募去送信,一个晚上跑了一个来回,第二天早晨没耽误上班。

这样一来,他抢劫的事也就暴露了。暴露了之后怎么样呢?皇帝觉得此人可用,骂了他一顿就不了了之,根本没惩罚他。后来,陈朝灭亡之后,麦铁杖辗转到了杨素手下做事。有一次他作战立了大功,要论功行赏的时候,正好赶上朝廷召唤杨素,杨素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居然把麦铁杖给忘了。

怎么提醒杨素呢?麦铁杖拔腿就追,到晚上,就出现在杨素面前。杨素这才想起来,还欠人家一个官呢,就在文帝面前保举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后来又辗转当了刺史。

麦铁杖不识字,刺史干得也不太好。再说,又是南方人,出身低微,所以,那些关陇贵族官僚老是看不起他。有一次回京师参加考核,窦威(唐朝窦太后的堂叔)就当面讽刺他说:麦是什么姓?没听说过。没想到,麦铁杖脱口而出:麦子和豆子,都差不多吧!把窦威说得哑口无言。或许麦铁杖的文化程度不高和社会背景确实不佳,但是,麦铁杖既聪明又硬气,足以抵消他的缺陷。就因为这两个素质,隋炀帝挺喜欢他的,把他安顿在自己身边,还让他当了左屯卫大将军。

一个南方人,既没出身,又没文化,能够做到这个位置相当不容易,所以,麦铁杖对隋炀帝感恩戴德,这次出来之前,他就发誓要为隋炀帝战死。现在大战在即,麦铁杖主动请缨,当前锋渡河。在出发之前,他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说:“吾荷国恩,今为死日!我得良杀,汝当富贵。”我领受着这么重的国恩,如今是为国而死的时候了,如果我真能为国而死,皇帝陛下不会辜负你们的。说完,领着军队就冲了过去。

可是,冲到半道,麦铁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个工程建筑专家宇文恺,居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没算好长度,这浮桥居然短了一丈多,够不到岸上。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此刻总不能再往回走吧。没办法,只好往水里跳。这一跳当然吃亏,高句丽的士兵在岸上,居高临下,倒成了痛打落水狗的态势。麦铁杖毫无还手之力,英勇战死。隋炀帝在河对岸眼看着这惨烈的一幕,这才意识到,打高句丽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尽管出师不利,折了一员大将,但接下来的进展还算顺利。另一个工程技术专家何稠又重新修建了一座够长的浮桥,隋朝的大军还是顺利地渡过了辽河,杀死了一万多高句丽士兵,而且围困了军事重镇辽东城(今辽宁辽阳)。

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_第十六章_铩羽而归_一、渡辽失将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第十六章_铩羽而归_一、渡辽失将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