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三十三 秘不发丧

历史最怕意外,但是,历史往往充满着意外。秦始皇巡游途中的意外离世让随从人员慌了手脚,让手握大权的丞相李斯非常犯难。秦始皇之死形成了秦帝国瞬间的权力真空,在新的接班人正式确立之前,他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要不要立刻公布这一消息。李斯是怎么做的呢?据《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秦始皇仙逝之后,主政的丞相李斯决定秘不发丧,没有立刻起驾回京,而是按既定的路线继续巡游。一个决定好做,问题是秦始皇死的时候正好是炎热的夏季,尸体的腐烂不可避免地要散发出难闻的臭味,随行的大队人马不可能闻不到。而且秦始皇是一个勤政皇帝,在巡游途中他还要批阅公文,如果长时间不办公也难免会引起怀疑。那么李斯怎样才能使众人全然不知呢?李斯决定秘不发丧的背后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臭鲍鱼掩人耳目:内有隐情

先看李斯怎样做到秘不发丧。

要让随行的大队人马不怀疑秦始皇已经驾崩,必须做好两点:一是要让秦始皇“正常生活”“正常工作”,一切一如既往;二是要保证尸体在盛夏腐烂发臭之事不被怀疑。

前者好办。该值班的宦官每天照样在秦始皇的车上值班,该上膳的时候照样送到秦始皇的车上,只是不知道便宜了哪位有口福的宦官;该处理朝政时照样在车上通过值班的宦官批准百官的上奏,当然,这位宦官也就是坐在车中,扮成秦始皇的样子,作为秦始皇的替身,听完官员的上奏,替身一律同意所奏建议(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至于对不对,那就是丞相李斯要处理的问题了。

后者则难办。秦始皇乘坐的这种豪华车的窗子可开可合,关上窗凉快,打开窗就热,秦始皇病死于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再凉的车子里也不可能保持尸体不腐烂啊!(车子不是冷冻柜)怎么关窗也挡不住秦始皇的尸体一天天变质腐烂。秦始皇尸体的变质腐烂反正无人看见,最麻烦的是腐烂尸体的臭味无法封闭遮掩,怎么捂、怎么盖,也掖不住、藏不住。幸好在赵高、胡亥的帮助下,李斯派人弄来了好多臭鲍鱼,放在其他豪华车上。如此一来,臭鲍鱼和臭尸体两种臭味混在一起,弄得大臣们都以为是鲍鱼臭而不知是尸体臭了。终于,李斯用臭鲍鱼“以乱其臭”的目的达到了(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史记·秦始皇本纪》)。

掩盖真相总有办法。正是靠着李斯的“妙招”,秦始皇的死讯被遮盖住了,而当时真正知道秦始皇病故而且尸体已经发臭的只有李斯、赵高、胡亥与几位贴身的宦官(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一生迷恋求仙,对海上神山羡慕不已,一直没有得志,没想到死了以后,终于与“海”联系在了一起,与腐臭的鲍鱼臭味相合了。

秦始皇已经死了,按说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退回咸阳,但是李斯害怕因此而引起他人怀疑,所以,为了掩人耳目,臭烘烘的车队不敢从沙丘直接返回咸阳,而是向西,再向北,沿着秦始皇生前定好的路线继续巡游,到达秦帝国最北边的九原郡治所(今内蒙古包头),然后,大队人马从直道快速赶回咸阳,这才向天下宣告圣驾已崩。

千古一帝秦始皇》_三十三_秘不发丧_臭鲍鱼掩人耳目:内有隐情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千古一帝秦始皇三十三_秘不发丧_臭鲍鱼掩人耳目:内有隐情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