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前言

1978——2008年,这30年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30年,也即是共和国奋起、激荡、变革、开放、向上、图强的30年,它必将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一部瑰丽而不朽的诗篇。而在30年中发生的一桩桩大事便是这诗篇中的珠玑,这已成为许多反映改革开放30年著述的重要内容。本书则有所不同,不是记叙这30年诗篇中的珠玑的,而是采拾这30年中那些不显眼的甚至被“沙石埋没了的一种贝壳”——百姓生活。

百姓生活与共和国发展是相对应的,或者是一个镜子的两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可能更直接更实际的反映国家前进的步伐。春江水暖鸭先知,国家的富强、文明与进步,国家的政策、方针与计划等,都可以从老百姓的生活中直接表现出来。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曾阐明了他对历史层次和功能的看法。他认为,历史的第一层次是白描性历史,主要回答过去“是什么”;第二层次是反思性历史,主要回答过去“为什么”;第三层次是哲学性历史,主要回答将来“干什么”。历史研究的层次越高,它的功能价值和时代意义也越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白描”是一切认知和研究的基础,它不仅最广泛、最通俗,而且最具体、最形象、最生动。“白描”是普及的历史,它要求雅俗共赏,喜闻乐见。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百姓生活录,就是“白描”,是对30年共和国改革开放细部特征的具体描述,是进行历史反思和未来“干什么”哲学思考的基石与素材。

百姓生活包括婚姻家庭、衣食住行、文化学习、工作休闲、旅游健身、理财经商、社会保险、风俗时尚等等。30年百姓生活录,实际上是我们今天每个人生活其中并参与的现实史。然而,30年弹指一挥间,平民生活许多往事转瞬即逝,如烟而过。怎样才能比较真实、完整、详尽地再现百姓生活呢?限于手段和资料,或许我们只能将反映百姓生活的碎片采撷起来,进行统一筛选、梳理,以形成“种类、个头、颜色大体一样的碎片链”。最终大致是一则则过了时的新闻报道,也即将改革开放30年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片段汇集起来,以形成一部真实的编年史。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以人民日报为主,结合多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选择各方面能反映百姓生活的新闻和图片,按时间顺序将其编辑排列,构成一部30年百姓生活变迁史。读者可以走进这一原本不该被遗忘的民间宴席,尽情地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

当然,美味佳肴重在原料和厨艺,怎样将浩如烟海的反映百姓生活的新闻选择出来?我们掌握的基本标准或原则是:按上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国家前进足迹的、带有普通性(全国性)的或对全国百姓生活有影响的、具有首创(首次发生)的或具方向性的、正面的纪实性新闻(但个别在全国负面影响较大的除外),摘其要义,尔后按时间顺序排列成书。这样,读者或许会感到“乱一些”,对30年百姓生活某一方面(吃或穿、住、行等)不能一下形成系统性的印象,但却有利于读者看到百姓某一年或某一时段整体性的生活情况,这就如生活本身那样,它本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人为的加以条理化或者理论化,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模样,反而不利于回忆了。这样以时间为经,以事情为纬,更具有百姓生活编年史的味道,也更贴近百姓当时的实际生活状况。当读完全书之后,读者自然会感到百姓生活的整体发展与变化。

百姓的小生活是与国家大事息息相关的,百姓的生活史自然少不了对宏观的记述。为此,本书记述每年百姓生活之前有一段导语,侧重是对宏观的国家大事的记述,使全书宏观与微观相得益彰。

尽管我们努力使本书成为记录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权威、科学、史料、欣赏价值的不可多得的史书,但由于条件和作者水平所限,比如相关资料和图片还收集的不够多,有些内容缺漏,使本书尚存一些缺憾,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批评与帮助。

作者

2008年8月于北京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_前言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前言

书籍
上一章
1/32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