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陵伐宋
海陵王完颜亮虽然统治残暴,但是真正把他推上不归路的却是他对南宋发动的一场战争。那么面对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完颜亮为什么要执意攻打南宋?他又使用了哪些手段来发动这场战争的呢?最后究竟是什么导致他死于非命的呢?
完颜亮好色、好杀,是一个暴虐之主。但是如果他只是在国内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干点这种事,虽然免不了像金熙宗那样被人刺杀,可是多做几年天子也未必不可能。金熙宗也是做了十几年天子,而且那时候还有那么多反对力量,完颜亮登基之后,宗室屠戮殆尽,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对力量了。如果完颜亮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下场也许还不至于那么惨。问题就在于,当年他的三大抱负已经实现了两个,一是掌权,二是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两大抱负实现了。还有一大抱负没实现:率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所以他就想要实现自己的这个抱负,要混一宇内。
完颜亮汉化程度很高,特别喜欢读中原的史书。有一次他看《汉书》,看完之后跟左右人讲:“汉之封疆不过七八千里,今吾国幅员万里,可谓大矣。”(《金史张仲轲传》)言下之意,我国疆域已经超过了汉朝。中国古代疆域的概念跟今天版图的概念不是一回事,古时候疆域的概念其实更多的像今天的势力范围。我的力量能控制到什么地区,这个地方就属于我的疆域,那时候也没有立界碑,勘定边界那一说。完颜亮觉得自己的疆域已经很大了,超过汉朝了。但是他最宠爱的一个汉族大臣张仲轲,跟他讲:“本朝疆土虽大,而天下有四主,南有宋,东有高丽,西有夏,若能一之,乃为大耳。”(《金史张仲轲传》)现在虽然咱们是万里大国,但是现在天下四分,南边有宋,东边有高丽国,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西有夏,如果咱们都给统一了,这疆域才算大。一句话说得完颜亮心里就痒痒起来了,是啊,我现在毕竟只是天下四分之一国的君主,当然我国最大。既然我国最大,有什么理由让这些小国存在着吗?我就应该把他们通通灭掉。
那首先该灭谁呢?当然是灭宋了。完颜亮读柳永的词,见柳永写杭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个地方太好了,我一定要把宋灭了,占领这个地方。他旁边的宦官,也不知道打哪儿听来的消息,不断怂恿完颜亮,宋高宗的刘贵妃,绝色美女!就咱们宫里这些料没法跟人比。完颜亮一听,更坚定要灭宋,不但能得到江南的土地,还能得到刘贵妃这个绝色美女。完颜亮下令,在自己居住的宫殿里给刘贵妃加盖寝宫,相当于“招贤馆”,将来刘贵妃就住这儿,卧室里的床榻、家具、被褥全是新的。
第一节 十年为期
完颜亮踌躇满志地准备南下灭宋,但实际上,金国的绝大多数大臣们都是坚决反对出兵攻宋的,特别是尚书令温敦思忠更是不惜以死进谏。那么,为什么这些金国大臣们会如此反对对宋开战呢?
当时的尚书令叫温敦思忠,出面谏止,说切不可举,不能打南宋。完颜亮不听,“汝勿论可否,但云何时克之”(《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我不是跟你讨论要不要打南宋,只要你告诉我多长时间能够灭掉南宋。思忠一听,只好说以十年为期。咱要真想灭宋,怎么着也得用十年。因为这个时候金的综合国力,其实在宋之下。从五代十国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已经从黄河流域转到了长江流域,北宋时期已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东南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而且江南地区除了当年梁王宗弼率轻骑南下,追击宋高宗入海之外,没遭到过兵燹,北方黄河流域,这么多年兵连祸结,现在应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怎么能又轻易动兵呢?所以皇上要说打,臣以十年为期。
完颜亮说,时间太长了,你告诉我几个月吧,给我按月数,别说十年。思忠说:“太祖伐辽,犹且数年。今百姓愁怨,师出无名。江、淮间暑热湫湿,不堪久居,未能以岁月期也。”(《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太祖皇帝比你厉害吧?英武绝伦,一代人杰,伐辽尚用了数年,从公元1114年起兵,到1123年太祖皇帝就驾崩了,太宗皇帝灭辽是1125年,伐辽尚且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现在你要打宋,宋又没有什么过错,而且宋待的江南之地水网稻田,丘陵密布,卑湿水热,实在不好打。我说十年都是保守的,怎么可能几个月就把宋给灭了呢?
完颜亮闻言大怒,拔出刀要砍温敦思忠,廷杖都不解恨。温敦思忠不愧是忠直的大臣,面不改色:“老臣历事四朝,位至公相,苟有补于国家,死亦何憾。”(《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我已经历事四朝,从太祖太宗的时候我就伺候皇上,如果我的话于国事有补,死有何憾?我现在做到尚书令这样的大官,这辈子值了。完颜亮一看思忠如此忠直,也没好下手,但是再也不用了。凡是阻碍他伐宋的忠臣一概都不用,经过他的几番屠戮,满朝文武中像思忠这样忠直的大臣已经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