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21讲 正大光明

导语

《易·壮·彖》中的“正大”和《易·履·彖》中的“光明”,组合成“正大光明”,意为做人做事、为官为政、从学从商、修身修心,都要“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共同理念和愿景。

帝制时代君主不可能表里一致“正大光明”,但以“正大光明”作为哲学与政治、道德与践行的“座上铭”,既是智慧的,也是可取的。

站在故宫乾清宫门前,第一眼会看到宝座上方正中悬挂着一块金字匾额,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正大光明”。这是一个政治象征、治国理念、伦理愿景和文物珍品的完美融合。

一、匾的来历

乾清宫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没改宫名,延续至今。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乾清宫正式启用,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宾天,其间大约是三百年,明清十六位皇帝以乾清宫作为正宫。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极后搬进养心殿理政、居住,到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其间大约是二百年,虽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搬到养心殿理政、居住,但乾清宫作为皇帝正宫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大家到故宫参观乾清宫,中设宝座,举头一望,就看到“正大光明”匾,为顺治帝御书。(《国朝宫史》卷十二)宝座倒柱为康熙帝御书联: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主要意思是:为君宽仁,社稷永祚;目标精一,敬诚为要。前楹联曰: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

就乾清宫这块“正大光明”匾,我查了一下,“正大光明”一词,不见于“十三经”,也不见于先秦典籍。“正大光明”一词的来源:“正大”二字,见于《易·壮·彖》记载,“光明”二字,见于《易·履·彖》记载,两处拼接整合,结组为“正大光明”一词。这里我解释下“彖”(音tuàn),是《周易》中概括一卦基本内涵的辞。《易·壮·彖》中的“正大”和《易·履·彖》中的“光明”,组合成“正大光明”,就是说做人做事、为官为政、从学从商、修身修心,都要“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共同理念和愿景。当然,帝制时代君主不可能表里一致“正大光明”,但以“正大光明”作为哲学与政治、道德与践行的“座上铭”,既是智慧的,也是可取的。

明朝乾清宫没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是清朝顺治帝题写的。顺治帝在文化上有鲜明特点:父亲皇太极生长于东北满洲森林文化,母亲孝庄太后生长于西北蒙古草原文化,他自己则学习儒家经典,用汉字书写“正大光明”四个字,这体现了中原汉族农耕文化。所以,“正大光明”理念是满洲森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三者融汇的一个表现。到顺治帝的儿子康熙皇帝,父亲是满洲人,母亲是汉族人,祖母是蒙古人,康熙帝是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三者融合的一个集大成者。顺治帝题写、康熙帝重视的“正大光明”匾,表明:“正大光明”应是哲学与政治、道德与法律共同知行的准则。

“正大光明”匾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因为雍正帝把秘密立储(jué)匣(又称秘密建储匣)放在匾的后面。这是顺治帝设置“正大光明”匾额时所没有料到的。“正大光明”匾后放置秘密立储匣,留下许多历史故事。

大故宫2》_第21讲_正大光明_一、匾的来历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大故宫2第21讲_正大光明_一、匾的来历

书籍
上一章
1/66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