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一篇 长征准备与初期失利

05、突破第二、三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国民党军队尚未摸清红军转移的战略意图。粤军已将主力撤至赣粤边境,仍防红军进入广东。湘军何键部队一时未驻扎在赣湘边界,湘南仅有地方武装把守。所以,红军沿着赣粤和湘粵边界,向湘南的汝城一带推进。担任左前锋的红一军团进入广东境内,沿赣粤南侧向湘南推进。右前锋红三军团进入大余境内,向湘南推进。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虽未摆在湘南,但已电令粤军和湘军火速调兵,在湘粤赣边区的汝城、仁化、乐昌间设置了第二道封锁线,阻止红军西进。10月下旬,粤军从北、南两面对红军夹击。红军在大余等地进行反击后,折向汝城、城口,准备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汝城位于湖南省南端,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接处,是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地。县境内多丘陵和山地,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庄园”。这个县历史悠久,从东晋以来就设置了县制。县城地势高,四面环山,周围海拔渐低,整个县境呈“山”字形结构。水系发达,形成了“溪重涧复,万派倒流,实踞湘、粤、赣三省之上游地”,众流直向三省而汇聚的景观。全县有东、南、西共60余支水系通向三省。由于遍布矿藏和水能资源,县内有丰富的地热,有湖南省面积最宽、流量最大、埋藏最浅、水温最高的热水型温泉,史称“灵泉”。红军当年来到这里的遗迹犹存,有些水池边还刻有“红军池”等字迹。

汝城是共产党和红军活动历史遗迹较多的一个县,为湖南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彭德怀等都曾率军来过这里,朱德还来过多次。有一年,朱德到这里进行革命活动,遇到土匪袭击,朱德机智地扮作“伙头夫”骗过了他们,从窗口跳出而逃脱险境。1934年8月,为红军先行探路的红六军团也曾进入该县。正是由于汝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良好的革命活动基础,1934年10月底,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又分三路进入汝城,突破国民党军队在粤北城口至此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城口属广东仁化县。从城口至汝城,沿线80里都筑有碉堡,仅汝城县内就有200多座。为通过第二道封锁线,红军在汝城行军作战16天,足迹遍及湘南20多个乡镇,进行大小战斗13次。其中延寿阻击战最为激烈。红军8万人马西进在五岭山区的羊肠小道上,由于携带着大量笨重的武器、器材,带有兵工、造币、印刷、被服、制药5个工厂的设备和大量物资,动员了1万多名民夫抬着,拥挤不堪,行动十分缓慢,有时一天只走十多里。这支庞大而臃肿的后勤部队给作战行军带来了很大的拖累。三十四师为了掩护这支辎重部队顺利通过,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许多战士就因此而牺牲了。此次突围虽没有进行特别大的战役,但也损失了9700余人,主要是由于长途急行军、气候渐冷、水土不适等原因。

中央红军在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最高“三人团”正式下达通知,此次行军的主要目的是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将湘鄂川黔的苏区连为一体,形成更大的红色区域。国民党为了阻止红军西进,沿粤汉铁路湘粤连接的宜章一线,又设置了第三道封锁线,修筑碉堡114座,并在中心碉堡里储备万斤粮、万斤煤、万担水,准备置红军于死地。中革军委采纳彭德怀等的建议,为迅速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红三军团为前锋,急行军至宜章北,一路以红一军团为前锋,进军宜章南。红军冒着倾盆大雨昼夜行军,红三军团在打垮地方武装后,摧毁了敌人的中心碉堡,于11日占领宜章县城。南路的红一军团,经过一天激战,占领了县城南20多里的白石渡镇。该镇是粤汉铁路的宜章车站,为重要的交通要道。

白石渡是粤汉铁路上的一个小市镇,由于正在修铁路,当时有三四千筑路工人聚集在此。除了本地人外,还有许多外乡人,他们大部分是破产农民。一师政治部主任谭政下令部队就地休息,边筹款,边发动这些筑路工人参加红军,很快就招了300多人。红军前锋分别占领了国民党第三道封锁线上的两个重要支撑点宜章城和白石渡站后,为全军顺利地通过粤汉铁路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红三军团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善战,勇往直前,受到中革军委的表彰。11月11日,中革军委通电赞扬“三军团首长彭、杨同志及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在突破汝城及宜郴两封锁线时之英勇模范的战斗作用”。但由于李德、博古等人在行军中采用了避战方针,没有抓住敌军兵力尚未集中、协同比较困难这一有利时机,打几个歼灭战,而只是指令红军疲于奔命,因而一直无法摆脱时刻被围追的不利局面。红军走的是山间小道,下雨路滑,战士们行动缓慢,敌人走的是大路,速度很快,时刻追堵在红军周围,使红军总是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走也走不动,打也打不着。结果,红军在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减员达8600多人。

红军在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后,沿着红六军团的路线,进入零陵的蓝山、宁远、道县、江永地区,进逼广西桂东。蓝山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而蓝”,在唐代就设立县制。周恩来在11月19日晚亲率红一军团一部攻占该县城,没收了伪县政府的10多斤黄金和5000多块银圆。宁远自秦朝就设立了县制,九嶷山坐落在县城南端60里,纵横200里。它有形态相似的九大奇峰,峰峰矗立,互不相连,挺拔耸峻,竞秀争高。九峰之外,群山莽莽,重峦叠翠,连绵起伏,有万山朝九嶷之势。中央红军各部于11月中旬经过宁远,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围堵,朱德经过梅翠八角亭,写下了《咏八角亭》的诗:“八角三门四个孔,一梯直上两层楼。先公几费精神造,重新依赖后人修。”江华是零陵地区最大的一个县,也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县。县城有国内外最大的祭祀瑶族始祖的盘王殿(被喻为“中国瑶族第一殿”)。红军攻占县城后,保护了该殿。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后,一路阴雨绵绵,红军行程艰难,部队走在崎岖的小路上,没有村庄、人烟,指战员们忍受饥、冷、劳的折磨。炮兵营更是苦不堪言,当时一纵队有山炮十多门,指战员们拖着这些笨重的家伙进入广东,五岭山脉的苗山、大小王山地区,山峰重叠,树丛茂盛,根本无路可走,人走都很困难,何况还带着一百多门炮。红军最高领导人也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刘伯承来到前线和小伙子们一道爬山越岭急行军。毛泽东发现警卫员吴吉清患疟疾,把自己的担架让给他,并嘱咐他安心养病。就是靠着这种为革命团结一致、勇于牺牲的精神,红军成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钢铁之师。在红军的英勇奋斗下,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于11月17日进入道县,长途急进200里,于次日深夜赶到县城潇水南岸,抢架100多米长的浮桥,并围困县城三天,牢牢控制了通往桂北要道,掩护主力西进。

红军将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敌人——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和其所部的“铁军”。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_第一篇_长征准备与初期失利_05、突破第二、三道封锁线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第一篇_长征准备与初期失利_05、突破第二、三道封锁线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