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几经波折终为汉
4、吕萧相谋,长乐宫诛杀韩信
比起项羽集团残余分子,刘邦最担心还是异姓诸侯王。刘邦从即位到去世这八年时间里,他几乎是费尽心血处理和异姓诸侯王的关系。他死后,这一行动发展为吕后的“除苗”行动,这当然不是他想看到的,但是刘邦与吕后是诸侯分封制的掘墓人。
异姓王中,谁的实力最强?当然是韩信。
韩信曾经要挟过刘邦两次,刘邦也曾两次毫不犹豫地夺过他的兵权,君臣两人早生罅隙。刘邦不曾点破,但是韩信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论指挥千军万马,谁能比得上韩信?韩信要是造反,谁能制伏他?
在刘邦刚刚登上帝位的那些日子里,他一边享受着做皇帝的舒适和男人权力欲望实现的巨大满足,一边害怕自己在一瞬间失去这些。于是他做了无数次假设:要是韩信谋反,我该怎么办?想着想着,刘邦就会一脑门冷汗,他想:也许不能等到韩信谋反……
高祖六年(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原来韩信收留了项羽旧将钟离眛,刘邦略有耳闻,但是韩信每次都搪塞过去了,这件事被人抓住把柄,就向刘邦告了他一状。真的有人告,还是刘邦特意设的局试一试韩信?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韩信树大招风,肯定会被人惦记。既然有人告发,刘邦就和众臣商议,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发兵讨伐。”刘邦听了立即觉得这帮人只会图一时痛快,讨伐?谁打得过?
这时陈平就站出来反对,他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
刘邦欣然接受,下令各诸侯国:皇上巡狩云梦,请诸侯在陈县相会。
韩信得到圣旨,意识到皇上并不是巡狩那么简单,觉得钟离眛不能再留了,就对钟离眛说了此事。钟离眛心想,连楚王韩信都保护不了他,自己离开这里还不是死路一条,于是大骂韩信是出卖朋友的小人,愤而自杀。
韩信提着钟离眛的人头到陈县参加诸侯大会,刚一到就被刘邦逮捕。韩信听到对他的指控,大声喊冤,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这样的人也早就该烹杀了。”韩信来参加诸侯大会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并没有谋反的实质行动,刘邦又没有任何证据,当然不能就此把开国功臣杀了。于是刘邦下令把韩信押到了洛阳,释放了他,降为淮阴侯。
这件事后,韩信认为刘邦是因为自己功高才网开一面的,恃才自傲。现在降为淮阴侯,他对刘邦有怨恨之心,变得骄横起来,不屑与周勃、樊哙等人为伍,还时常讥讽刘邦。韩信的反心一点点滋长起来,也许只需要一个理由了。
汉十年(前197年),刘邦封陈豨为赵相国,带领军队驻守代地。陈豨与韩信交情很深,临行前专门到韩信府中辞行。韩信屏退左右,对陈豨说:“我这里有一些忠告,不知你想不想听?”陈豨对韩信的才能非常推崇,时常对人说韩信是天下第一军事奇才。听韩信这样说,赶紧说:“洗耳恭听!”
韩信严肃地说:“陈兄将要掌领天下精兵,身处要职,但是你觉得这种局面会持续多久呢?”陈豨沉默不语,韩信接着说:“如果有人暗算你,告你拥兵自重,一次皇上可能不相信,两次、三次以后,皇上会怎样呢?”见陈豨动容,韩信放低声音说:“假如有一天,皇上不信任你,要解除你的兵权,并发兵讨伐你,你记住我会在关中起兵策应,天下可图。”
赵国是刘邦最喜欢的儿子如意的封地,当时周昌得刘邦重托在此辅佐赵王如意。陈豨到代地以后,模仿信陵君大肆招揽门客,每次出行都会带着大批的门客。这件事引起了周昌的警觉,于是就向刘邦密报。刘邦马上派人密查陈豨,果真发现许多问题,陈豨感觉到风吹草动,觉得韩信预言的那种事情就要到来了。
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接到皇上的诏令,太上皇驾崩,令他回关中参加葬礼。这很明显是一个局,陈豨怕中了圈套一去不返,于是称病不去,不久就举兵造反,自立为代王。
刘邦紧急部署,御驾亲征。此时他想到了韩信。韩信与陈豨的关系众所周知,陈豨造反,韩信知道吗?刘邦就下令韩信随从征讨,但是韩信称病拒绝了。刘邦就召来吕后,对她说:“陈豨造反,韩信不会不知道,我走后你要把他监视起来,有什么风吹草动要和萧丞相商量,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吕后第一次被委派大事,她非常紧张。
刘邦刚走不久,吕后就收到密报:韩信准备伪造皇帝诏令,释放囚徒,和自己的家人奴仆组成队伍,袭击太子和皇后,在关中起义,策应陈豨。
吕后一时方寸大乱,韩信手上虽然没有一兵一卒,但是凭他的本事,绝对能将乌合之众变成虎狼之师的。她赶紧找来萧何,急切地说:“丞相,韩信要谋反,这可怎么办?”萧何一听也吓了一跳,虽然他并不十分相信,但是“谋反”非同小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萧何沉思了一下说:“现在事出危急,我先把他骗到宫里,您派人把他制伏了,一切等皇上回来查明了再说。”吕后马上表示同意。萧何匆匆走了。
吕后知道韩信是刘邦的心腹大患,现在不谋反,以后也会危及自己儿子的帝位,就算查明韩信是被诬告,刘邦也不会对他放心。于是吕后就在心里自作主张,快刀斩乱麻,为汉朝除去心病。刘邦曾与韩信有过约定:假如刘邦要杀韩信,必须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言下之意是说刘邦永远保证韩信的安全。这句玩笑话许多人都知道,吕后也不得不顾忌。在萧何去请韩信这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吕后进行了精心的策划。
且说萧何到了韩信府第,对韩信编了一个谎,说是陈豨兵败被杀,皇上即日回朝,皇后召群臣在未央宫庆贺。韩信有了上一次经历,自然不轻易答应,萧何苦口婆心地说:“大家都知道您和陈豨的关系,您如果不去的话,会引起别人的猜测的……”韩信见是萧何亲自来请自己,说得又非常恳切,就答应了,同萧何一起来到长乐宫。
吕后早在宫中埋伏了武士,韩信一进宫,便立即被拿下。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装在一只大布袋里,吊在钟室的宫梁上。韩信心里那个悔呀,没想到自己叱咤风云,竟然让一个女流之辈骗了,这样的死法也太窝囊了。
吕后不容韩信多想,令武士们用早已经削好的竹签刺死了韩信。好一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的死法,吕后履行了刘邦的诺言,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为大汉王朝除去了心病。萧何举荐了韩信,也把韩信送上了死路,于是留下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吕后处理完这件事后,就给在前线的刘邦去了一封信,刘邦看完信才知道吕后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司马迁用五个字概括了他当时的心理:“且喜且怜之”。喜,吕后帮自己除了心头之患;怜,韩信这样百年不遇的人才竟然是这样一个下场。
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整个事件来看,有刘邦逼反韩信之嫌,刘邦逼反韩信也就是为除掉他找一个时机。对于汉朝政权来说,韩信是必须要死的,杀他的人可能是吕后,也可能是刘邦,这不重要。对韩信的行动是刘氏皇家集团铲除异姓诸侯王行动的开始,接下来的矛头将指向彭越和英布。
从云梦之游到长乐宫密谋,刘邦、吕雉这一对政治夫妻把韩信送上了不归路。韩信不能轻易杀,但又不能不杀,吕后在短暂的时间里就做出部署,迅速地杀了韩信这个“天下第一奇才”。她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政治远见、谋略和勇气震惊朝野,从此奠定了她的政治地位。韩信被诛后,朝臣对吕后全都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只要看到她,他们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彻骨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