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前言

近来,中国已经活跃起来,并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对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毕业于商业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们,赞扬了落后的中国向市场的转化及对他们认为使美国具有活力的经济效益的追求。展望未来,另一些专家预言,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将很快像近年来的日本一样,在技术上超过我们,在世界市场上以廉价商品同我们竞争。这样想来,他们最终会向我们提供服装和家庭用品,而我们则只向他们出售农产品。但中国真能成为另一个日本吗?这种想法可能仍然是一个美国梦,即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同中国预计可以进行巨额贸易。但这种梦想从未成为现实。也许延误中国进入当今时代的同样的困难,将继续减缓中国的进步。

中国具有很大潜力的贸易,对我们西方人来说,200年来,一直是梦幻世界中的事。中国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开始领悟到,我们透过现实、成见和接触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看法。正是这两者,构成了中国问题专家们的报道内容。

这本书收编了一位历史观察家论述中国和中美在过去15年的关系的文章。很明显,我只是那些渐被淡忘却很重要的制造舆论的人中的一个。书中提到的作者们在著书、写文章和评论时,都反映出他们对发生在中国或涉及到中国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不同认识;他们把自己得出的印象或评论传述给其他人。很快,现实和想象交融了。

本书是写别人对中国的反应,这种双重渗入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知道,出版商和刊物、报纸的评论编辑首先考虑的是,所写的书是否值得出版或评论。当然,本书的内容也许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吸引了那些关心中国的美国人。喜欢本书内容的人会感到,这些评论反映了公众的意见。我们假定这些评论可能是有倾向性的,是不完整和不明确的,但还是可以同官方舆论相竞争。

导言(部分取自1985年12月在美国历史协会百年纪念会上的讲演),反映出我的兴趣所在,即美国人对中国的各种不同看法是如何形成起来的。本书共分五部分,每一部分均以一历史事件开始,有些章节甚至先从当今惯用的按语开头;书中大部分内容是第一次出版。

观察中国》_前言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观察中国前言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