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刨根问底

⊙詹天佑之所以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其广东顺德老乡梁敦彦的推荐起了很大作用。这条铁路也使得梁的女儿梁霭珊嫁给了詹的儿子詹文光。

⊙孙中山有“孙博士”之称,且在国际上甚是流行。有人说,孙中山一生从未得过博士或荣誉博士学位,说他是博士纯属以讹传讹,因为孙是医学院毕业,也行过医,博士一说可能是Dr.(医生)一词的误译。

⊙1887年,日本政府中的侵华“激进派”制定了一个侵略中国的《征讨清国策》,提出“以五年为期,抓住时机,准备进攻”的战略计划。但当时以伊藤博文为首的“缓进派”考虑到日本羽翼未丰,实力不强,担心挑起战争后,沙俄会乘机南下,坐收渔人之利,因此主张日本应先积蓄力量,“速节冗费,多建铁路,赶添海军”,“过十年看中国情形再行办理”。明治政府采纳了伊藤博文等人的意见。

⊙1925年,孙中山因肝癌逝世,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公祭。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横额,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在唁电挽幛中,也均称孙为“国父”。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

⊙刘师培生有异相,尻部有一根长不及寸的无骨肉尾,左足正中有一块龙眼大小的鲜红胎记,故被称为“老猿再世”。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在新思潮影响下,一些进步青年开始废姓,只用名字称呼,“冰之”叫起来不方便,于是她采用笔画简单的“丁”字为姓,叫“丁冰之”。后来她想当演员,欲改一朗朗上口的艺名,便闭目在字典上摸到“玲”字,从此“丁玲”成为她的新姓名。她发表处女作《梦珂》时,第一次使用此名。

⊙婉容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1906年11月13日)。原籍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达斡尔族,后编入满族正白旗。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年号为“大同”。1932年9月,溥仪与日本签订《日满议定书》,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满洲国”,“满洲国”也承认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

⊙黄遵宪27岁时,作过一首《由轮舟抵天津》的诗,首次提到了“轮舟”这种西洋物什。后来他去美洲、欧洲等地游历,所作诗中无不充满了对洋玩意儿的赞叹与倾慕。比如他写火车:“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林纾为闽人,所以在他的翻译作品中,很多人名、地名都以闽语发音为音译,如1899年福州素隐书屋出版他所译的《华生包探案》(后来的《福尔摩斯探案》),在书中,他便以闽语发音,将“Watson”译为“华生”,“Holmes”译为“福尔摩斯”。此后这两个译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定译。

⊙杜月笙本名杜月生,因生于农历七月十五而得名。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典出《周礼大司乐疏》:“东方之乐谓之笙,西方之乐谓之镛。”

⊙苏曼殊才华横溢,因遁世出家,被人称为“革命诗僧”。他有《本事诗》一首云:“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此诗流传海内外,号称凡有井水处,均能歌“尺八箫”。

⊙张发奎本名张发葵,在投考黄埔陆军小学时,负责登记的考官将其姓名改为发奎,意思是男子汉大步走。

⊙1902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目的是“以保国粹为主义”,第一次提出“国学”之名,后来梁启超在撰写《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时,也提及了“国学”一词。1905年2月23日,章太炎、刘师培、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在发刊词中说“刊发报章,用存国学。月出一编,颜曰国粹”,至此,“国学”之名便固定下来。

⊙太平天国初期设检点三十六人,前十人加“殿前”,又分左右,编号为左单右双,自十一而下则去“前”字。如“殿前左三检点”、“殿右十二检点”。

⊙丁玲小说《梦珂》里的女主人公梦珂,其创作原型是丁玲的闺蜜王剑虹。梦珂这个名字,也是瞿秋白曾经对王剑虹的昵称爱语,法文意为“我的心”。

⊙孙中山原名孙文,号逸仙。为防清政府追杀,1897年流亡日本,隐姓化名为中山樵。后来章士钊将“中山”二字缀于孙姓之后,这便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孙中山的由来。

⊙1895年,孙中山逃亡日本,报纸登载新闻:支那革命党领袖孙逸仙抵日。孙说:“‘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日文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为革命党可也。”“革命”一词遂被广泛运用至今。

⊙1934年,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年号为“康德”。“康德”为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

⊙1909年11月13日,陈去病、柳亚子、高旭等人在苏州创办南社。南社之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是辛亥革命前后的著名诗社,也是一个政治团体。当时不但上海滩的大小报刊几乎都由南社成员主持笔政,而且其成员广布于全国各地的许多报馆,一时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之天下”的霸气。

⊙1884年,清廷在军机处建立电报档案,光绪帝亲自下旨,将电报视做公文对待。同僚之间的电文往来,被称为“电牍”,给皇帝的电报奏折则称为“电奏”。1898年百日维新时,电报被新法提升到了正式公文的地位。

⊙丁宝桢曾任山东巡抚,加太子少保衔,简称宫保。他常让厨子用鲁菜的做法酱爆鸡丁,再配以花生仁、干辣椒等炒制。丁任四川总督后,某次大宴宾客,当香辣细嫩的酱爆鸡丁端上来后,客人无不称赞叫好。问及菜名,厨子一时说不出,只说这是宫保大人在山东时喜爱吃的,于是大家便称之为“宫保鸡丁”。

⊙太平军女官的服制,有缝裳、纽裳、开裳、散裳、散袍、遮腿的区别。所谓缝裳,是指裤裆全缝死,裤腿却非常肥大;纽裳,则是裤裆不缝死,而钉上纽扣;开裳,就是开裆裤;散裳是裙子;散袍即是斗篷;遮腿分为左、右、后三幅,束在腰部,为乘凉时所穿。

⊙林徽因本名“徽音”,取自《诗经·大雅》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之意。后来她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与一同名同姓的男性作者经常混淆,于是在1931年10月5日的《诗刊》第3期上,由主编徐志摩将徽音二字改为“徽因”。

⊙1940年,戴季陶代表国民党出访印度,会见了尼赫鲁、泰戈尔、甘地等名流。甘地名叫摩诃塔摩,戴向国人介绍时,将其译为“甘地”,以显示他甘于从地狱中救世救人之宏愿,译得精当,沿用至今。

⊙江朝宗所谓的“三定京师”,是指:1912年江当上步军统领,并被晋封为“迪威将军”,执掌京城治安大权;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进京讨逆,江朝宗仍任步军统领负责治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江出面组织“治安维持会”。

⊙李鸿章的幕僚里有大量洋员。其中最突出的有两人:德国人德璀林和美国人毕德格,德璀林负责联络工商企业中的外国人,毕德格则负责管理在北洋海军任职的外国人员。以地域和语言为基准,他们两人之间还有一个不太严格的分工:德璀林支配着在李鸿章手下任职的欧洲人,而毕德格则支配着美国人以及一部分英国人。

⊙1912年8月13日,中国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联合发表《国民党宣言》,其中说:“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也,故颜其名曰:‘国民党’。”

⊙太平军的编制,以《周礼》“束伍”之法和寓兵于农的规制为基本原则,非常健全。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包括军帅本人,一军计官兵13156人。太平军初期分男行女行,后来又组成男营女营。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建立女军40军。每军设女军帅1人,其下辖卒长25人,每个卒长辖营长4人,共计100人,女兵2500人,一军共有官兵2625人。

⊙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使用的是欧洲儿歌曲调,最早源自10世纪的格列高利圣咏。传入中国以后,由邝鄘填词,创作出了《国民革命军》,成为北伐军的军歌。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第二次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又用这个曲调填词创作了《土地革命》:“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五四运动中,罗家伦起草了一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传单,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罗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1900年之前,八大胡同是北方班的天下。当时有民谚:“六部三司官:大荣小那端老四;九城五窑姐:双红二翠万人迷。”大荣、小那、端老四指部中最有权者荣禄、那桐、端方三人,他们是当时有名的嫖客,后五位是当时有名的妓女。

⊙早在1918年,曹锟就贿选过副总统,不过那次他出价太低,答应给每个议员送500银圆,而且只是许诺,并未现付,未能让议员们动心,所以副总统没有当成。

⊙蔡元培曾坦承:“综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蔡校长在职而不在校期间,代为处理行政事务的是蒋梦麟。除了长期担任总务长外,蒋还曾三度代理行校长职权,以至当时有人评价说:“这五六年来的北大校长,与其说是蔡元培,不如说是蒋梦麟。”

⊙婉容名郭布罗·婉容,婉容之名是父亲荣源根据《洛神赋》中“婉若游龙”所起(容谐音通龙)。婉容小名慕鸿,是根据《洛神赋》中“翩若惊鸿”而来,意为倾慕飞鸟迅美的姿态。

⊙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后改名为外务部。这是中国第一个掌管外交的机关。顾维钧任外交总长陆徵祥的秘书和参事时,任务之一就是成立翻译室,每天浏览外文报纸,把有关中国的报道剪下,译成中文存档。总统府每天都要看新的译件,以了解中国事务在外国的反应。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闻报》刊出范烟桥的一篇文章,题为《小凤仙身世之谜》,其中写道:“小凤仙是扬州街头一弃婴,幸遇瘦西湖留香院红妓凤仙见怜拾抱收养,因不悉父母姓氏,后承义母之名叫做小凤仙。”

⊙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二次革命”之说遂沿用至今。

⊙慈禧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国旗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定夺,最后慈禧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

⊙1946年11月,广州市曾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由市长证婚。参加者除要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外,还要出具合格医生开具的健康检查证明书,当为中国最早的“婚检”。

⊙抗战爆发后,16岁的孙维世来到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要求申请去延安,可谁也不认识她,于是她就一个人站在门口哭。周恩来看到后,认了孙维世为干女儿,把她带到了延安。

⊙1862年(同治元年),清廷以“三角黄龙旗”作为官船的旗号。1881年9月,在英国订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李鸿章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形,作为北洋水师的军旗。

⊙江南机器制造局最初建设投资约25万两白银,早期经营经费主要来自于淮军的军费。1867年,清廷许可从上海海关抽取10%的关税作为制造局的经费。1869年,此比例提高到20%,大约有40万两白银。

⊙到1888年,北洋舰队已是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海军了。共计拥有镇远、定远铁甲舰两艘,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扬威快船七艘,镇中、镇边、镇东、镇西、镇南、镇北炮艇六艘,鱼雷艇六艘,威远、康济、敏捷练船三艘,利运运船一艘,合计大小舰船二十五艘,有官兵近四千人。

⊙苏曼殊原名苏戬,字子榖,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曼殊是他出家后的法号。“曼殊”本是佛教菩萨名,梵文的译音为曼殊室利,也译做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等,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兵力人数及伤亡情况:日本21634人,亡349人,占1.61%;俄国15570人,亡160人,占1.03%;英国10653人,亡64人,占0.6%;法国7080人,亡50人,占0.71%;德国8401人,亡60人,占0.71%;美国5608人,亡48人,占0.86%;奥匈429人,亡8人,占1.86%;意大利2545人,亡18人,占0.71%。合计71920人,亡757人,占1.05%。

⊙1912年1月10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确定中华民国国旗为五色旗。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青天白日三色旗则定为海军旗,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原为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会旗)。

⊙1871年,李鸿章一口气向德国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买下了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地,以稳固北京城的防务安全。1877年,李率先在淮军中装备了19个炮营,每营有正勇144名,有克虏伯四磅后膛钢炮6门,共114门。

⊙王小航说自己提倡白话文,约早于胡适20年。他在《廉孝子传》中说:“孝子每日对父遗像,依时进盘,茶饭如生时,呼曰:爸爸吃饭啊!爸爸洗脸啊!以此文体为人作传,当时已目为革命之新兵矣。”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借董斜川之口评论说:“东洋留学生捧苏曼殊,西洋留学生捧黄公度。”其中的黄公度指的是黄遵宪。

⊙1933年,蒋梦麟以“不交学费”为由,开除了九名“左”倾学生。这些被开除的学生后来都收到了一封匿名同情信,并附一张三百大洋的支票。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学生们分析,共产党想送,没钱;社会上好义之人想送,也不知被开除学生的姓名和地址。千家驹后来回忆说:“我判断这是蒋梦麟校长耍的两面派手法。蒋一面开除学生,一面又怕他们留在北京铤而走险,发生不利于他的事情,干脆花一笔钱叫他们早早离开。果然,九位同学得了钱后,有的东渡日本,有的去了德国,各奔前程。”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_刨根问底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刨根问底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