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绝唱·天下的男人和女人的男人
2.感性与理性
楚汉战争,与其说刘邦在军事上战胜了项羽,毋宁说是刘邦性格上的胜利,是刘邦的理性对项羽感性的胜利。
项羽与刘邦的矛盾,始于刘邦入关,而在鸿门宴之前,项羽轻易就相信了刘邦的解释,接着又在鸿门宴中故意放走了刘邦,这都是情感占据了上风。项羽负约,本是出于义愤,但他杀掉义帝,就有点操之过急了,只为自己一时的痛快,却没想到后果的严重,没想到会有人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说到底,还是太过感情用事了。
而刘邦呢,本来觉得关中王已是囊中物了,结果却被项羽封到了巴蜀(后来通过贿赂项伯获取了汉中),心里自是不甘心。但他知道彼时还不是项羽的对手,现在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他不动声色,还烧掉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以示今后再无染指关中之意。而在刘邦内心,是没有一天不想杀回关中的,他只是在等待时机。当项羽与田荣火并,无暇他顾时,刘邦便毫不犹豫地还定三秦,进而还东伐彭城,直捣项羽的老巢。这个态度的变化,就充分体现了刘邦的理性:他不会轻易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在楚汉最初的军事对决中,项羽一味猛攻,刘邦处于被动,却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慢慢调整战略,慢慢将被动变为主动,他一直在用理性的态度去应对项羽感性的冲击。在相持阶段,双方人困马乏,项羽开始表现得焦躁,居然要和刘邦决斗,刘邦其实也很焦躁,但他在更为焦躁的项羽面前却表现得悠然淡定,是理性战胜了情感。广武对峙时,项羽威胁刘邦要杀刘邦的父亲,刘邦不为所动,同样是在用理性战胜项羽的感性。鸿沟议和,项羽轻信刘邦,最后被刘邦反咬一口,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理性与感性的较量。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这话如今成了人们承受打击的一剂良药,在失意落寞之时,便拿出来自我安慰一番。但世间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甘受胯下之辱呢?项羽不能,他是个感性至上的人,他不会委曲求全,也从不考虑后果,他只为眼前痛快。他坚持的是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人生信条。这是大将风度,绝不是王者风范。一个真正的王者,绝不会逞一时的匹夫之勇。刘邦就不逞匹夫之勇,他懂得忍,会考虑后果,会认真分析利弊,最终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为了摆脱困境,他可以尿遁逃跑,也可以化妆出逃。他知道,暂时的失利说明不了什么,笑到最后的才是强者。
这就像下象棋一样,有人能看三步,有人能看五步。感性的人处事,会囿于时下情感或境况的困扰,目光停留在三步之内;理性的人看的是结果,是最后的输赢,目光已在五步之外,当然会超脱眼前的困局了。感性至上的人,有感情、重义气,但绝不会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感性的东西多了,便会占据理性的空间,这是为政者的大忌。
一直以来,项羽的感性总是在刘邦理性的笼罩下,滋生、蔓延,让刘邦牵着鼻子走,并一点点地蚕食着。到最后,项羽所有的感性都被激发出来,在乌江边上,做了最后一件、也是他生命中最为感性的一件事:结束自己的生命。
项羽自刎乌江,给自己的解释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其实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他的手下并不这么想,江东父老也不会这么想。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谁会是常胜将军,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他们并不想看到项羽如此悲壮地了结自己,他们仍然需要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需要那个霸气十足、威风凛凛的项羽。但项羽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他只求对自己有个交代。而这种交代,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点慰藉罢了。
刘邦打败项羽,又被属下拥戴为皇帝,一次在洛阳南宫摆庆功宴,席间,刘邦回想过去,展望未来,于是问众人:为什么他能得到天下而项羽却失去了天下。有了话题,臣子们兴致一时高涨,纷纷大拍刘邦马屁,但对他们二位的性情却有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沛公慢而侮人,项王仁而爱人。”连刘邦手下的人都这么说,而且还当着刘邦的面,可见此言非虚,刘邦自己也认同。对人的态度,其实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刘邦随性,自然不会将感情放在第一位,那么在表现上就会很理性;项羽待人诚恳,说明他和人交往是投入感情的,在行为上自然也就很感性。
无论感性还是理性,都是对一个人性情上的总体把握。事实上,人的性情不可能这么泾渭分明。感性的人也有理性的一面,理性的人,也会有感性的一面,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人只有在完全放松,或是受到强烈刺激时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才是这个人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这种情感平时是不易被察觉的,因为人生极难平淡如水,也绝少大起大落,所以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并不多。虽然不多,但也终究会有。幸好,项羽和刘邦都分别经历过这两种情况。最能体现他们彼时心境的,是他们各自做的两首诗:《垓下歌》和《大风歌》。从中,我们既能看出他们的胸怀、理想和抱负,也能看出他们在性情上的本质区别,堪称两首生命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