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玄宗退位
父老遮留:太子主导百遮道挽留的情节,致使父子分途
上一回提到,潼关失守后,唐玄宗逃往四川。就在西逃的路上,马嵬之变爆发了。马嵬之变有很多影响,但是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玄宗一行马上失去前进的方向。本来,到四川避难是杨国忠的主意,现在杨国忠都死了,是不是还要到那儿去呢?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杨国忠谋反,其将吏皆在蜀,不可往。”可是,不到四川,又到哪里呢?这时候意见可就多了。有人建议去河西、陇右,有人建议去灵武,有人建议去太原,还有人建议,干脆回长安算了。唐玄宗想到哪里去呢?其实他还是想去四川的。因为四川安全可靠、物产丰富这些优点都是客观事实,不会随杨国忠的死而改变。可是,当时刚刚发生过政变,玄宗还是比较怕这些禁军,所以虽然想去四川,但是他不敢明说。他不敢明说,别人又在那儿瞎说,这就不好办了,大家就停在那儿犹豫着不走。可是,总这样犹豫下去也不是办法,追兵可就在后头呀!这时候,韦谔出面打圆场了,他说:“还京,当有御贼之备。今兵少,未易东向,不如且至扶风,徐图去就。”他说如果现在我们还京的话,应该有御敌的准备,可是现在我们手头就这点兵,回去恐怕是不行的,既然决定不了往哪儿走,我建议先到扶风,到扶风再慢慢考虑。扶风在什么地方?扶风就是今天陕西的凤翔,在马嵬驿的西边。这个地方四通八达,往北可以到达朔方、河东这些地方,往南则是入蜀的必经之地。玄宗对这个方案很满意,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就算决定了。按照玄宗的打算,还是希望到扶风之后,再劝大家接受入蜀的方案。那么,唐玄宗选择入蜀对不对呢?从躲避敌人这个角度讲当然没有问题,可以说是最安全的方案,但是,如果从扭转战局、恢复统治这个角度说可就不行了。因为蜀道难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外面的人打进去固然不容易,可是,里面的人再想打出来也同样困难。如果玄宗一行人真的入蜀,差不多就等于放弃中原大好河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么,事情会不会就这样发展下去呢?没有。就在大家都已经上路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了转机。
什么转机呢?一群父老乡亲挡在路上,不让皇帝走。他们说:“宫阙,陛下家居;陵寝,陛下坟墓,今舍此,欲何之?”说长安城里的宫殿那是陛下的家,都城周边的陵寝那是陛下的祖坟,陛下不要家也不要祖坟,您要往哪儿去?希望皇帝留下来。可是,玄宗本来就没有抵抗的信心,这时候杨贵妃刚死,更是心灰意懒、意志消沉,听到父老这番话,他按着辔头,停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拨转马头,往西走了。
眼看着皇帝执意要走,拦也拦不住,百姓又把太子李亨围住了,他们喊道:“至尊既不肯留,某等愿帅子弟从殿下东破贼,取长安。若殿下与至尊皆入蜀,使中原百姓谁为之主?”而且,人数愈聚愈多,不到一会儿工夫,竟然达到好几千人。
在这种情况下,李亨是留,还是走呢?中国古代是讲究孝道的,父皇就要踏上漫漫征途,做儿子的哪能不在身边服侍呢?面对父老的挽留,李亨说:“至尊远冒险阻,吾岂忍朝夕离左右。且吾尚未面辞,当还白至尊,更禀进止。”一边说,一边眼泪就跟着流下来了,而且掉转马头,做出一副要追赶玄宗的样子。那么,这些人会不会让李亨走呢?当然不会。没等李亨走出一步,他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还有心腹宦官李辅国一把抓住马笼头,说:“逆胡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今殿下从至尊入蜀,若贼兵烧绝栈道,则中原之地拱手授贼矣。人情既离,不可复合,虽欲复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李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更存,扫除宫禁以迎至尊,岂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区区温情,为儿女之恋乎!”什么意思呢?他们是说:如今逆胡猖狂,国家已经分崩离析。如果这时候不顺应民心,赶紧组织平叛,哪还有什么兴复的希望?现在如果太子殿下您和至尊一起入蜀的话,万一贼军烧绝栈道,朝廷就只能蜗居四川,中原的大好河山,不就等于拱手让人了?到那个时候,人心也离散殆尽,难以收拾。就算再想时光倒流,重新回到今天这个局面,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与其到时后悔,还不如从现在做起,赶紧调集西北边军,再把郭子仪和李光弼从河北战场召回,和他们一起,齐心合力,讨伐逆贼,收复两京,削平四海。到那个时候,再打扫宫阙,把陛下迎回,这才是最大的孝顺啊!殿下是个有政治责任的人,怎么能学普通人家的小儿女,整天依恋在父母身边。这时候,旁边那些父老乡亲也赶紧说,是啊,太子留下吧!听父老这么一说,李亨叹息了一声,说:既然大家都不让我走,那我也就顺应天意民心,不走了。
太子这边决定不走,那唐玄宗呢?唐玄宗可还在不远的前方等着太子呢!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只好派一个人去看看情况。一会儿,看情况的人回来了,说:太子被百姓留下,不跟您走了。玄宗一听,仰天长叹:“天也!”从长安出来才三天,杨国忠被杀,贵妃死了,现在太子也要单飞了,真是众叛亲离啊!可是,叹气也没有用,父子两个人就此分道扬镳。唐玄宗父子分途可是李唐历史发展的一个大关节,它最终决定了唐朝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他们俩分道扬镳的直接原因就是所谓父老遮道挽留。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父老挽留这件事呢?我觉得,这个事情太子是有准备的,甚至有可能是太子策划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太子李亨有和玄宗分手的主观愿望。李亨是愿意跟着玄宗到四川,还是愿意跟玄宗分开呢?他当然是愿意跟玄宗分开。李亨当时已经四十五岁,太子也当了快二十年。这些年来,他没少受到玄宗的猜忌,本打算苦熬到玄宗死去,再当皇帝,可是没想到又爆发了安史之乱。现在兵荒马乱、两京失守,他这个太子的变数更大了。因为谁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平定叛乱,把长安和洛阳夺回来的那个人才能当皇帝。可是,如果跟着玄宗逃到四川去,那还怎么平定叛乱呢?江山是否易主都不好说。所以,无论是为自己考虑,还是为整个李唐王朝考虑,他都不应该跟着玄宗走。
第二,父老挽留的时间比较蹊跷。唐玄宗毕竟是皇帝,如果没有特殊的变故,就算太子不想跟玄宗走,恐怕也做不到。可是,当时的情况是,马嵬之变发生了,宰相杨国忠被杀,玄宗的权威也降低不少,这是一个好机会啊!而且,马嵬之变前,陈玄礼曾经征求过李亨的意见,我想,在那个时候李亨就已经做好和玄宗分手的准备。而父老挽留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不早不晚,恰恰是在马嵬之变之后,这难道不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吗?
第三,太子有策划父老挽留的道德需要。马嵬之变后唐玄宗权威下降,固然给太子提供了单飞的好机会,可是要想把这件事做圆满,还要解决一个孝道的难题。怎么才能既离开父亲,又不给人落下不孝的口实呢?在这种情况下,父老挽留就成为必要手段。因为父老挽留代表天意民心,这可是个足以抗衡孝道的大帽子。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父老固然也挽留唐玄宗,但是,并不特别强烈,人数也不多。可是到了挽留太子的时候,忽然呼啦啦出现几千人,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因为有上述理由,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李亨安排好的一出戏,父老是早就动员好的群众演员。可能有人要怀疑,李亨怎么有能力动员那么多父老当群众演员?我想,李亨这出戏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还是因为当时老百姓也确实希望李唐皇室能有一个代表人物留下来,领导他们抗战,从这点上说,李亨的做法也确实是顺应民心了。
不管是基于父老的挽留,还是太子李亨自己策划的父子分途,太子李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挽救大唐王朝的重任。而此时的唐玄宗已是七十老翁,既无精力也无勇气驰骋疆场,摆在他面前的唯一道路,似乎就是诗人反覆吟诵的漫漫蜀道了。那么,这条路他走得顺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