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三章 成就霸业的第一步

命运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用双手搏斗杀出来,而不是靠别人赏赐的,秦人始终相信这一点,这在秦襄公的身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襄公)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生文公。……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

襄公建立了秦国,但他并未志得意满、安享荣华,终其一生都在与戎狄奋战,最后襄公就死在征途之中,由他的儿子文公继位。父亲死了,儿子就接着上场,这就是秦人。襄公的儿子文公,仅凭着七百士兵就敢继续东征。从这个军队人数也可以看出,秦人建国时国力的窘迫程度。

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

各位注意这条记载,文公十三年,秦国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言下之意是什么?就是在这一年之前,秦国根本没有历史,以前的事迹全是靠传说。各位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野蛮的国家!

但秦人原本是东方古族,造成他们野蛮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是炮灰,在戎狄间求生存尚且不及,何来余力追求文化?这是秦人的悲哀。但这一点最后也造成秦人在骨子里轻视文化、崇拜力量的性格。各位不妨看看这样的性格,在后来的历史中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文公的东征,每一步都是血战,最后终于将戎狄赶走,收复了原来周朝的京畿之地。周朝的京畿之地在今天的陕西省中部,基本又可以用岐山来划分东西,岐以东才是最肥美的关中平原,岐以西大多是山地。这就是为什么周平王当年许诺给秦国的,是岐以西的土地。

在秦人血战收复京畿的过程中,周人几乎一兵一卒未出,因为他们正忙于内斗,无暇西顾。

请问假如你是秦文公,这一刻你会不会遵照约定,将岐以东的肥美土地还给周人?

秦文公的选择是,会!他遵守了约定,把岐以东的土地还给了周人。在当时那样一个诸侯不服王室的乱世中,秦文公居然不敢占有一丝一毫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真是忠信的典范啊!

不过请各位注意,这只是事情的表面。因为当时戎人夺取的可不只是土地而已,还有大量的人口。在现代,由于地狭人稠,我们往往感觉不到人口的重要。但在古代,由于人少地多,人口的重要性是远远胜于土地的。特别在人口稀少的时代,许多战争的目的常常不是占据土地,而是掳掠人口。为什么呢?因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文公虽然归还了岐以东的土地,但他却将从戎人手上夺回的周朝人口全部据为己有。事实上,秦国人口本来就少,否则怎么会只能拿出七百人东征?就算给秦国岐以东的土地,秦也守不住,还不如得到大量的人口,才能变成生产力。更何况周朝的这些老百姓,往往教养更好,学识技术更高,秦的国力就此大大强盛。

文公的太子公(有学者认为应该叫静公)死得早,文公死后便传位给孙子宁公(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叫宪公,而一九七八年陕西宝鸡太公庙出土的秦公钟、秦公铭文基本支持宪公的说法)。

宁公十二年时薨逝,留下了三个儿子,而秦国的第一次内乱即将就此展开。

(宁公)生子三人,长男武公为太子。武公弟德公,同母鲁姬子。生出子。宁公卒,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

宁公即位时只有十岁,历史上大凡幼主即位,多半政权就要旁落。秦国也不例外,国政落入大臣的手中。宁公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武公、德公和出子(但对于究竟是武公与德公同母,或是德公与出子同母,史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按宗法,当然应该是太子武公即位。但这时秦国的几位大臣,突然联手废了太子,而改立他最小的弟弟出子来当国君。

各位不妨想一想,秦国的大臣们为何要立出子?

是因为出子特别贤能,深得大家拥戴吗?还是出子很会做人,所以大臣们特别喜欢他呢?都不是,大臣们喜欢的不是出子这个人,而是出子的年龄,各位看下面这段就知道了。

出子六年,三父等复共令人贼杀出子。出子生五岁立,立六年卒。三父等乃复立故太子武公。

……(武公)三年,诛三父等而夷三族,以其杀出子也。

出子被立为国君时,他只有五岁!怪不得大臣们要立他,因为这是当傀儡的好年龄。后来不知为何,可能是出子过早表露了厌恶权臣的想法,或是有其他人想利用出子夺权,总之出子即位后六年就被大臣们派人杀了。后来大臣们又把废太子武公迎回来,三年后武公就以“杀出子”为由诛灭了权臣们的全族。

为什么我要特别讲这一段?读过我的《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秦始皇跟嫪毐、吕不韦的斗争吧!各位当时心中或许有疑问,吕不韦和秦始皇关系这么近,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铲除吕不韦?

等各位熟悉秦国的历史后,就会知道一件事。这种先君过世,幼君即位,然后君臣彼此夺权斗争甚至相杀,在秦国是常常上演的老戏码。不是只有出子和武公这个例子,也不是只有秦始皇那个例子,在秦国这种事实在太常见了。

秦始皇明不明白这些历史?他当然明白。所以他一旦即位,立刻就要对付前朝的大臣,因为他怕这种弑君的旧戏再次上演。

十三年,齐人管至父、连称等杀其君襄公而立公孙无知。晋灭霍、魏、耿。齐雍廪杀无知、管至父等而立齐桓公。齐、晋为强国。

《史记·秦本纪》原本应该记的是秦国的大事,为什么太史公这里笔锋一转,突然去写此时齐国和晋国发生什么事呢?因为这是天下大势。

按中国传统的史法,当时秦国只是个诸侯国,天下大势并不在秦身上。秦国虽然因为后来统一天下而得立为本纪,但史家有必要让后人都知道,此时真正执掌天下大势的是哪些国家?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什么样的时代呢?各位从这段文字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弑君与灭国的时代。过去因为有周天子在,乱臣贼子不敢为乱,强国不敢任意吞并弱国。但自从周平王失去大义名分之后,王室权威荡然无存,本身又无实力,所以天下秩序已然崩坏,重心首先转移到齐、晋两大强国之上。

说得更清楚一点,这是个力量就是一切,恶行无人惩罚的时代。中国文化过去给了这样的时代一个名字,那就是“乱世”。而这样的时代,也正是藐视文化、推崇力量的秦人将会如鱼得水的时代。

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 六人。

各位请注意这段,传统史书为何要把“初以人从死”这一件事大书特书,连殉葬人数都写得一清二楚呢?因为中国文化认为“人命关天”。

秦国因战争而死的人,绝对比六十六人多,但战争是不得已,难道殉葬也是吗?拿活人来为自己殉葬,是儒家思想非常不能接受的一件事。连孔子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连像人的陶俑都不能接受,何况是活人!他这么好脾气的人,居然开口就咒人断子绝孙,可见其愤怒。

从秦武公“初以人从死”开始,后来的秦国代代殉葬不绝,但《史记·秦本纪》这里特地记载这件事,并不只是为了谴责,而是这样的做法后来影响了整个秦国的命运,后面我会再谈。

(武公)有子一人,名曰白。白不立,……立其弟德公。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生子三人……长子宣公立。

……

……宣公卒。生子九人,莫立,立其弟成公。

……

成公立四年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缪公(史书或写作穆公)。

接下来秦国从武公、德公、宣公到成公一连四位,除了德公能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位外,其他全都不行。他们并不是没有儿子,武公有一个儿子,宣公有九个儿子,成公有七个儿子,但都无法继位。究竟是何缘故?

史书没写原因,很难下一定论。但人之常情大多爱子胜于爱弟,如果可能的话,怎么会不想自己的儿子继位?偶尔一位愿意传弟不传子或许还有可能,但一连三位如此,实在大违常情。因此最大的可能性是,此时国君恐怕已经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继位者是谁了。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在秦德公时,他决定将国都迁到雍城(位于今天陕西省西部)。此后秦在雍城定都近三百年,成为秦国时间最长的都城。

秦国虽然经历了几代变乱,但各位不用担心。因为事在人为,一位横空出世的霸主即将在秦国诞生,他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秦穆公的大名叫任好,各位猜猜,这样的人物在即位的第一年会先做什么事?

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

他自己亲任军事统帅,对外主动进攻茅津这个地方,并且获得胜利。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穆公颇有乃祖之风,他是一个勇猛而具备军事才能的人。

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

但作为一个国君,光有军事才能还是不够的。秦国要在乱世中生存,必须还要处理好外交关系。在当时影响秦国命运最重要的国家,就是秦旁边的超级强国晋国。因此穆公立刻从晋国迎娶了国君的女儿,也就是晋太子申生的姐姐,作为他的夫人。这么说来,穆公的外交政策,应该就是打算走结好晋国的路线吧?

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秦国和晋国是邻居,但在春秋时代的关系极为复杂,可以说是既联合又斗争。联合的时候,代代联姻,好得如胶似漆,所以后世才有“秦晋之好”的成语;但是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另一方就会立刻扑上去狠狠地咬一口,前面所说穆公元年进攻的茅津,就在晋国。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

穆公五年,晋献公灭了虞国和虢国,怎么灭的呢?简单地说,虞国和虢国在战略形势上本为一体,两国唇齿相依,如果团结一致,他国就很难进攻。于是晋献公想了个好办法,他送了虞国珍贵的玉璧和宝马,要求借道攻打虢国。

晋强虞弱,礼物已经送来了。如果你不答应,就得先面对晋国的进攻。但如果你答应,兄弟之邦的虢国就会灭亡。请问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虞国大夫劝国君不可答应,认为晋国灭掉虢国后,虞国也保不住。虞国国君听见这话,他怎么回答呢?他因为舍不得晋国的宝物,于是说:“晋国和我国都是姬姓之国,有同姓之亲,不会攻打我们的。”决定答应借道。结果晋国灭了虢国后,立刻顺路把虞国也灭了,后世“唇亡齿寒”的典故就从这里来的。

我每次读到这里,就感觉极其可笑和悲哀。你姓姬,问题是虢国也姓姬啊!晋国能灭虢国,他为什么就会放过你呢?过去晋国的公族们为了争位,不要说同姓,就连同族间也彼此攻伐残杀,毫不留情。你居然会相信晋国,想仰赖他们的善意来保全自己?这位虞国国君生在乱世,竟然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活该要亡国!

历史告诉我们,其实人会被骗,往往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所以太史公要特别写虞国的灭亡,不过是“以璧马赂于虞故也”,简单地说就是“欲令智昏”罢了。

这两个小国的灭亡,本来不关秦国的事,为何《史记·秦本纪》要特别记载呢?因为虞国大夫中,有一个未来对秦国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叫百里。

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

百里奚是谁?百里奚本来是虞国的大夫,是一个极为贤能的人。虞国灭亡后,百里奚成了俘虏,晋献公把百里奚当成是秦穆公夫人陪嫁的奴隶,把他送到秦国去。百里奚不愿当奴隶,于是他就从秦国逃亡,跑到楚国宛城去,结果被楚国的老百姓给抓起来了。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极为贤能,知道这件事后就急着要用重金把他赎回来。但后来转念一想,我拿这么多的财物要去赎百里奚,楚国人不就知道他价值非凡了吗?万一因此不愿送回百里奚,想借此漫天喊价,那怎么办呢?

于是穆公派人去跟楚国人说:“我夫人陪嫁的奴隶百里奚在你们那里,我就拿五张黑羊皮来赎他吧!”五张黑羊皮是很低廉的价钱,楚国人就以为百里奚这个人无关紧要,于是就轻易把百里奚卖回给秦穆公。

《庄子》中有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家传一种防止冻裂的不龟手之药,靠着这个秘方,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冬天从不怕手冻裂。后来有人听说此事,愿以百金求购。这个宋国人就想,我家靠着这种药漂洗丝絮不过赚得数金,如今一口气可得百金,当然要卖!结果买到秘方的人,转头就把秘方卖给吴王,让吴国的军队从此不怕冬天渡河,于是战胜了越国。吴王为了酬谢他的大功,不惜分封土地给他。所以,同样是不龟手之药,有人只能用来漂洗丝絮,有人就能用来得到大富贵,这就是智慧的差别。

秦穆公用的,其实不过就是杀价的智慧罢了。杀价的能手都知道,绝不能让店主人看出你一心想要的东西,否则他会就地起价,至少绝不降价。必须装作一副可有可无的模样,才有低价买到的可能。同样的智慧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人可以买到便宜的包包,有人却可以买到让秦国称霸的大才。

当是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

为什么晋献公忽视百里奚?为什么楚国人这么低价把他卖掉?到这里答案终于揭晓,原来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在今天平均寿命这么长的时代,七十多岁大多都是早已退休的老人,何况是在春秋时代!在当时的人来看,这就是个快死的老头儿,已经没有办法再从政了,所以才忽视之,楚人甚至是把他当成囚犯送回秦国的。可是秦穆公怎么做?穆公亲手将他从囚笼中释放出来,然后诚恳地向他请教国事。

那么百里奚会怎么回答呢?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大夫。

结果百里奚辞谢说:“我只不过是个亡国之臣罢了,又有什么值得问的地方呢?”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真有你认为的那么贤能,那虞国怎么会亡?既然虞国亡了,就代表我没有治国的本事。

等等,难道百里奚不懂这是一个拯救自己脱离奴隶身份的好机会吗?为什么他要辞谢穆公的赏识?

百里奚当然懂得这是机会,但各位却不一定懂得百里奚是什么样的人。在春秋战国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君王要找好的臣子,臣子也要找好的君王。因此百里奚也要考验秦穆公,想知道穆公是否真心要用他,所以他才故意用这句话试探。

结果秦穆公怎么说呢?

他说:“就是因为虞君没有重用你,虞国才会灭亡,这不是你的错。”

各位看这话说得多漂亮!

但穆公不只是说话漂亮而已,他表露出自己的真心,坚持请教百里奚国事该怎么办。最后和他谈论了三天,穆公非常高兴,觉得这个人真是奇才,不但要用,而且要重用,决定把全国国政都交给他主持。因为秦穆公为这位大才赎身开出的价码为五张黑羊皮,所以当时人都戏称百里为“五羖大夫”。

这一刻,请你把书合上。试想,如果你是百里奚,别人把你从囚车之中放出来,让你从一个奴隶一下子变成大夫,还要给你在这个国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请问你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大部分人的答案,大概是大展宏图,或报答君恩,或扩张权力,都不出这类的内容。但百里真是与众不同,穆公用他,果然没用错人。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向国君推荐比自己更优秀的人选。

百里奚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百里奚对秦穆公说:“我的贤能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我贤能你知道,蹇叔贤能却没有人知道。”各位可能会问,既然没有人知道,百里奚又如何证明蹇叔贤能呢?总得有个根据吧!

百里奚又说:“我曾经在齐国穷困到要去讨饭的地步,是蹇叔收留了我,给我饭吃。我后来想要去侍奉齐国的国君无知,蹇叔听说了这件事,他劝阻我不要这么做。正因为他劝阻了我,我没有去无知手下任职,后来齐国因为无知的倒行逆施而大乱,我却能够脱身不受影响。

“我接下来到周朝的都城,周的王子颓喜欢牛,我就借着养牛之法接近他,因此他要用我。蹇叔又劝我不要去,于是我听蹇叔的话离开了周,结果周王子颓后来引发了大乱,正因为我没有被他所用,所以也没有被诛杀。

“后来我又要去侍奉虞君,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蹇叔说得没错,虞君不会重用我,可是我有我的私心,我想要财禄,想要官爵,最后还是决定去了。

“前面两次我都听了蹇叔的话,所以才得脱大难。第三次我不听蹇叔的话,结果虞国亡了,我被晋国抓起来作为奴隶送到秦国来。从过去的事情,就可以知道蹇叔确实比我贤能。”

读了百里奚这段话以后,各位不妨想想蹇叔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每一次预言哪个国家将有大难,果然全都应验。这样的人在古代,叫作有先见之明;在现代,就叫乌鸦嘴了。

可是真正的问题来了,既然蹇叔屡屡预言准确,为什么百里奚第三次就不听他的话呢?

当然,各位可能会说,不就是“私利禄爵”吗?那么就应该再问,难道前面两次没有禄爵吗?怎么百里奚前面都听蹇叔的话,后面就不听了呢?

我们读书必须用心深思,不只是要懂得道理,还要明白人情。各位要知道,百里奚是有大才的人,一个有大才的人最怕的就是怀才不遇。他才能如此杰出,屡屡有机会,却屡屡不见被用,比他差的人却都平步青云。他心中的苦闷和愤懑,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朋友一次两次跟你讲不要去,你可能还觉得他是为你着想;到第三次还叫你不要去的时候,你就很容易被情绪盖过了理智,因为你实在忍不下去了!如果朋友再坚持劝阻,就容易生出怨心,说不定有人还觉得朋友是嫉妒他,故意阻挠他。《论语》说“朋友数,斯疏矣”,就是这个道理。忠言逆耳,果然这一次不听蹇叔的话,百里奚就倒大霉了。

为什么蹇叔要三次劝阻百里奚?因为他能看出那个国家局势之凶险,他真心诚意地希望朋友不要遭难。但这样的人,不到他的话应验之时,终究是很难讨人喜欢的。

穆公听见百里奚的话,立刻派人用重礼去请蹇叔来秦国,让蹇叔同样担任高官。

再请问各位,如果是你,你会推荐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人给上司吗?百里奚为什么这样做?他难道不怕蹇叔取代自己吗?

历史学是研究“时”与“变”的学问,一个做法好不好,没有标准答案,要由所处的环境来决定。能够决定百里奚前途的人是秦穆公,因此要判断百里奚的做法是否正确,必须先了解秦穆公怎么想。

其实秦穆公想的始终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要成为霸主!那么就要再请问各位:想要成就霸业,第一步应该从何开始?

对于这个问题,现代人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但古人的答案始终是:人才、人才和人才!想要成就霸业,必先从得到人才开始。而对真正的领袖而言,人才这种资源和智慧一样,永远不会嫌多。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本为好友。当时袁绍认为,他要占据黄河以北的土地,因为那是天下最好的地盘,南向就可取得天下。但曹操却说,占据哪里做地盘都无所谓,只要人才够多就行了。试问到了最后,曹操与袁绍谁胜谁败?

试想,百里奚推荐了蹇叔,难道会因此而失去穆公的重视吗?当然不会,因为蹇叔贤,百里奚也贤,穆公怎会轻易放过贤才?百里奚是真有才华,不是徒有虚名,他深知自己的才华何在,并非其他人所能轻易取代,所以有足够的自信。

从道德的角度来分析,你的朋友帮你这么多,如今你有机会了,就因为他比你贤能就不肯推荐,那么你又是什么样的人?传统中国人认为“进贤者受上赏”,哪一个英明的国君会不喜欢这种没有私心,愿意推荐更多贤才的人呢?

从利害的角度来分析,各位不要忘了百里奚是个外国人,如今孤身来到秦国。秦国本土的大臣势力,过去强悍到连国君都有危险,更何况是他?如果没有好朋友来帮忙,猝然间执掌国政,这能成事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天下没有一个人就能成就大事的,必须有人来帮忙。如此看来,蹇叔不正是帮助百里奚的最好人选吗?

就道德论,百里奚有进贤之度量,有谦让之美德,又有为国得人之忠心。就智慧论,举荐蹇叔不但可以强化国君对他的好感,还能壮大自己在秦国的力量。中国文化始终相信,最高的道德和最高的智慧必然是合一的。后来两人合作,果然开创了秦国的盛世。从百里奚的身上,正足以证明这一点。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_第三章_成就霸业的第一步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第三章_成就霸业的第一步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