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石经——刻在石碑上的法定经文
第二节 汉石经和魏石经
这两部石经时代相去不远,都是建立在洛阳的太学里,而且两者还有些联系,它们的命运也差不多,所以放在一起介绍。
汉石经 通称“熹平石经”,是东汉灵帝时刊立的。从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始刻,到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完成,历时九年。
这部石经是东汉学者、书法家蔡邕(字伯喈)倡议建立的,并亲手参与经文的书写。这是中国有石经之始。《后汉书·蔡邕传》说: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mi密〕磾〔di低〕、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订正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用朱笔书写)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晚儒后学咸取正焉。
但是从出土的汉石经残石上看,当时书写碑文的人不只是蔡邕一个,还有马日磾等多人。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执事人员。难得的是还发现了一个刻工的名字,他叫陈兴。
根据《隋书·经籍志》所载石经目录,汉石经刻了七部经书。它们是:《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经文)、《公羊传》,此外还有《论语》。《论语》在汉朝虽未列入经书,但它是重要的儒学教材,所以也一起刻碑。
东汉推重今文学,所以石经全刻今文经。今文各经,又因学派不同而各有文本。汉石经就把立于学官的各家,以一家为底本刻石,把其他各家不同的文字标示在后。比如《诗》有齐、鲁、韩三家,汉石经以鲁诗为底本,后边有齐、韩两家诗的异字。
汉石经全部用隶书(也就是今文)书写,碑石正反两面刻字,共46块。石经立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太学讲堂东侧的瓦屋里,并且有专人看守。
这部石经在三国时已有残缺。中间经过从西晋末到隋末的战乱、迁移、破坏,到唐朝初年已经毁坏殆尽,但从唐至今,屡有残石出土。据统计,至今共得9000余字。
历代石经,在刊刻的当时并没有特定的名称。汉石经因为是熹平年间始刻的,所以后人习惯上称“熹平石经”,以别于其他朝代所刻的石经。此外还有称“一字石经”或“一体石经”或“今字石经”的。那是因为汉石经只用隶书(今字)一种字体书写,以别于魏石经,因为魏石经是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书写的。
魏石经 通称“正始石经”。是三国时魏废帝(齐王曹芳)正始年间(公元240—248年)刊立的。《晋书·卫恒传》说:“至魏正始中,立三字石经。”但究竟是哪一年立的,史无明文。到1957年6月,在西安出土的魏石经残石上(魏石经在隋代曾迁长安)有“正始二年”字样,才知道这部石经立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魏石经也立在洛阳的太学,不过是在讲堂的西侧,汉石经对面,共35块碑石。
魏时,古文经学兴盛,所以就在汉代今文石经之外,另立古文石经。据《隋书·经籍志》所载石经目录,魏石经有《尚书》和《春秋》两经。但据宋人洪适著《隶续》所录魏石经遗字,除上述二经外,还有桓公七年传九字,桓公十七年传26字。可知还有《左传》。不过据王国维考证,《左传》只刻到庄公中叶止(《魏石经考》)。
因为所立为古文经,所以经文的字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书写,以资比较。因此后代称为“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书写经文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能肯定,只是所谓“古文”,就文字来说,未必就是先秦文字的原貌。
魏石经的古文《尚书》底本,用的郑玄注本而参以马融、王肃之说。就经文来说,这是汉代发现的真古文《尚书》,而不是东晋以后的伪本。可惜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虽然刻在了石碑上,还是没能保存下来!
魏石经曾经几次迁移,再加上人为的破坏,到唐初也是十不存一了。宋代曾出土过一批残碑。后来到清代光绪末年,在洛阳又有残石出土,其中有《尚书》、《春秋》。到近代,1922年和1923年在洛阳,1945年和1957年在西安,又有所发现。总计历次出土石经,共残存经文3000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