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三章 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

第五节 在逆境中奋起夺取胜利

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当他呱呱坠地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来到了一个富贵的家庭,还是一个贫穷的家庭。但是一个人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生长在富贵家庭里的人,如果不好好利用不愁吃穿的优越条件,勤奋读书,努力实践,也就是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走成才的道路,那么他就可能庸庸碌碌地虚度此生,对社会国家民族毫无贡献。反之,生长在贫穷家庭里的人,如果不被艰难困苦吓倒,而是敢于在逆境中发愤图强,勤奋读书,努力实践,那就是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他就有可能出人头地,走上成才的道路,成为对社会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生长在富贵家庭里,肯于努力用功而成才的人也有不少,但更多的是生长在贫穷家庭,在逆境中奋起努力,最后终于成才的人。前一种人当然值得称赞,后一种人则是应当加倍赞扬,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民族性,他们是人们学习的好榜样。

中国古代在逆境中奋起努力而终于成才的人很多,举不胜举,这里只能选一些比较典型的、并且一直为人们赞扬的来介绍。

战国时期的苏秦,青年时曾周游列国,希望能捞个一官半职,但是由于自己的学识浅薄,没有能说得动列国的君主,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家里的人看到他穿着破衣服,趿拉着草鞋,挑着个铺盖卷,像条丧家之犬那样回家来,知道他在外面没有混出个名堂,就都不理睬他。妻子关上房门不让他进去睡觉,嫂子不给他做饭吃,父母也骂他没有出息。苏秦处在这种逆境之中,开始只是伤心落泪,过后才想到这是因为自己的学识太浅薄了,所以出去游说难以成功。从此他就发愤用功,每天读书到深夜。实在困倦极了,就想出个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来,那就是在梁上挂一根绳子,松松地套在头上,打瞌睡时,头一下垂,绳子绷紧,就吓醒了;如果神智还不清醒,还发困,就再用锥子扎一下自己的大腿,一感觉到痛,神智清醒了,就继续读书。他这种在肉体上折磨自己的办法虽然并不高明,是一种笨法子,但在苏秦来说那是在逆境中不得已才采用的,为的是激励自己用功读书。他就是用这种笨法子硬逼着自己读了许多书,增长了学识和才干。后来他又一次出门去周游列国,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如簧之舌,说动了燕昭王,帮助燕国联合了韩、赵、魏、楚、秦等国,用反间计打败了齐国。苏秦自己虽然被齐国捉住车裂而死,但是他在逆境中奋起用功,终于学有所成,这一点还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所以中国古代常常以“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来教育孩子们应刻苦用功读书。

汉朝的司马迁,出生在史官家庭。他从10岁那年起,就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尚书》、《左传》、《国语》等儒家经典和史书,下决心要继承父亲的事业。他从20岁起,努力去进行社会实践,到全国各地去游历,访求名山大川,调查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事件的遗迹和遗闻轶事,为继承父亲的事业、撰写史书作准备。可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突然降临到司马迁头上,他的好朋友李陵在跟匈奴作战中战败被俘,投降了。他替李陵说了几句话,触怒了汉武帝,因而被投入监狱。第二年,又被施以腐刑,使他成了一个生理上残缺不全的人。面对这样的不幸,换一个人,可能会从此萎靡不振,丧失进取的信心,放弃一切事业。可是司马迁不是这样的人,他决定忍受屈辱,坚强地活下来,定要写一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见《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的史书。他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他一定要写一部能按照自己的看法,来合理地解释天人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历史书。这是他为之献身的崇高事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决不轻生。从此,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一遍遍地修改写出来的书稿。经过大约19年的勤奋工作,终于写了一部50多万言的《史记》。这部书为中国古代的史书创造了一种体例,用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几种形式,系统地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朝前期的历史,如实地反映了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的种种情况,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司马迁讲到历史上许多人在逆境中发愤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例子,他自己就是以这些人为榜样,才树立起了信心,所以能身处逆境而发愤著书,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汉朝的匡衡,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他小小年纪就去给人家干活,挣点钱来养家糊口,上学读书自然想也不敢想了。可是匡衡偏偏是个十分喜欢读书的孩子,他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10多里路以外的一个亲戚家里去,请他们教他认字读书。经过长年累月的奔波,匡衡终于学会了不少字,能够看书自学了。于是他就从亲戚家里借了《诗经》等书来自学。他白天利用在田间地头休息的时候读书,时间不够用,很想再用晚上的时间多读点书,可是他家点不起灯烛,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邻居家里夜夜灯烛辉煌,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于是匡衡就在自家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从洞中透过来的邻居家的灯光读书。这就是所谓“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就这样在困难的环境中刻苦奋斗,利用这样的办法读完了《诗经》等儒家经典,在青年时代就成了一个十分有名的学者。当时人们中间曾流行着这样的谚语:“在匡衡面前不要谈论《诗经》,匡衡一谈《诗经》会使你喜笑颜开。”意思是说,匡衡是十分熟悉《诗经》的专家,千万不要在他面前班门弄斧,而匡衡要是给人谈论起《诗经》来,那就头头是道,一定会使人听了高高兴兴。后来匡衡通过考试做了官,与他同时的学者都纷纷上书皇帝,说匡衡的学问举世无双,应当重用。皇帝接受了大家的意见,一步步地提升匡衡,最后让他当了丞相。匡衡在艰难的环境中发愤用功而成才,为汉朝的政治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晋朝的葛洪,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到葛洪父亲这一代,家里已经十分贫穷了。葛洪13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更困难了,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上学读书更谈不上了。可是少年葛洪十分喜欢学习,他宁可饿肚子,书却不能不读。他从不向人借钱买米买柴,却常常向人借书来读。有些书读起来能朗朗上口,他就把它背诵下来,一有空闲就背上一遍,细细体会其中的意思。有的书文字古奥,读起来佶屈聱〔ao 熬〕牙,不易背诵,他就抄下来读。葛洪没有钱买纸笔,为了抄书的需要,他就利用空闲时间去砍柴卖钱,把得到的钱买纸笔抄书。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要抄完一定数量的书才上床睡觉,以便第二天出去干活时能带着去读。葛洪就这样在逆境中刻苦奋斗,读了不少书。他特别喜欢炼丹学和医学,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了《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等书。炼丹是想炼出使人能长生不老的仙丹,这当然是办不到的事,但是炼丹要利用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这却是合于科学道理的,葛洪因此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早期的化学家。葛洪在医学上的贡献更大,他研究了许多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外科、儿科、眼科等疾病的防治方法。他实在不愧为一位在逆境中奋斗成才的好榜样。

南北朝时期齐梁间的无神论者范缜,幼年丧父,家里很穷,但是他好学不倦,在贫穷的环境中一点儿也不气馁。10多岁时,他投到沛国刘瓛〔huan 环〕的门下学习。 刘瓛是当时很著名的学者,门下弟子成群,其中大多数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他们来回都乘车坐轿,穿戴的衣服鞋帽都是用绫罗绸缎制成的,甚至身上还要涂脂抹粉,借以显示自己身份的高贵。范缜身穿麻布衣服,脚上一双草鞋,每天来回都是步行。同学们用鄙夷的眼光看他,都说这个穷小子真不配和他们坐在同一个讲堂上听课。范缜身处如此逆境,安之若素,毫不灰心。他认为衣着华丽只是外表美,并不是一个人的真美;只有学识丰富,内心充实,心灵美,才算是一个人的真美,所以他对自己的朴素衣着一点儿也不觉得惭愧,而是照样刻苦用功,充实自己。他的成绩一直都比其他同学好得多。经过多年刻苦努力,范缜终于学有所成,告别老师。当时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盛行,人们都很迷信鬼神,相信因果报应之说。范缜却不信佛,著《神灭论》表达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还跟梁武帝组织的众多的佛门信徒进行公开辩论,一一驳倒了他们的责难。范缜真不愧是个在逆境中奋起,刻苦用功获得成就的了不起的无神论者。

宋朝的范仲淹,小时候死了父亲,因为家里太穷,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范仲淹长大一点儿以后,就辞别母亲,到外地去读书。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他就只好依靠自己的努力挣一点儿钱,或接受亲戚朋友的资助。他知道像自己这样的穷孩子能够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日夜不停地加倍用功。冬夜很长,读书读疲倦了,他就用冷水洗脸,提提精神。他没有足够的钱买米,不能每餐都吃干饭,就餐餐都吃粥。他每天用一把米煮成很稠的粥,等粥冷下来凝结成块时,用筷子在中间划个十字,把粥分为四块,早上、中午、晚上和半夜里,各吃一块充饥。他买不起菜,就去田野里采点野菜,用盐腌了,切成几段,每次吃一段。这种艰苦的生活,别人很难熬得下去,范仲淹却咬着牙忍受。他读到《孟子》中有一段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的意思是:老天爷要让谁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一定会让他先经受一连串的磨难,用各种各样的苦楚来锻炼他,使他经得起考验,学会许多本来不知道的本领。孟子把吃苦受难看做是天的意志,当然是不正确的。但范仲淹觉得这段话的内容可以用来激励自己,就把它抄下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准备将来一定要好好干一番事业。后来范仲淹考中进士,做了官。他把母亲接回来奉养,并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平日里只有在招待客人时才吃两碗以上的荤菜,穿的衣服都由妻子亲自缝制。他把钱节省下来,资助像自己早年一样的穷孩子。范仲淹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两句话说:一个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具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不是身处逆境,经过艰苦奋斗而成才的人,一定说不出这样的话来,也一定体会不了做人应该具有这样高的思想境界。像范仲淹这样在逆境中奋起,刻苦用功而成才的人,永远是有志成才的青少年所应该学习的一个好榜样。

宋朝大将狄青,出身农家,自幼学过武艺。他16岁那年,为了替犯了法的哥哥顶替罪名,被判处流放,脸上刺了字,发配他乡。脸上刺的字人人都能看得见,这真是一种极大的耻辱,从此就不能做出头露面的工作了。当时边防吃紧,军队中需要人,狄青就只好在军队中当了一名士兵。为了使自己的受辱之身还能有个出头之日,他在军队中刻苦练武,争取有朝一日能杀敌立功。后来他在参加的20多次战斗中每次都打头阵,奋勇杀敌,立了大功,受到了朝廷大臣范仲淹和韩琦的赏识,保荐他做了将军。狄青虽然有了出头之日,但他仍然时刻不忘自己原先是个罪犯,必须做出更多更大的成绩,才能获得人们的谅解和尊敬,所以他照常刻苦练武,遇有战争仍是身先士卒地去冲杀。有一次,狄青又立了大功,宋仁宗下令召见他。见面以后,宋仁宗见狄青脸上刺着字,觉得有伤大将的尊严,就传令御药房送来能去掉脸上刺字痕迹的药,赏赐给狄青。可是狄青辞谢了宋仁宗的赏赐,他说:“谢谢陛下的恩典,臣的脸上留着罪犯的痕迹也有一定的好处。第一,它能使人们知道朝廷是只看一个人的现实表现而不咎既往的,臣以罪犯之身而仍能做大将军,这就是一个实例;第二,脸上的字使臣时常保持羞耻之心,知道在逆境中应当加倍努力,不能松懈,所以臣愿保留着脸上这些字,既作为激励将士的标记,也作为勉励自己的标记。”后来狄青一直做到枢密使的高位,与宰相并列。

南宋时做过宰相的洪适,是爱国英雄、文学家、史学家洪皓的长子。洪适13岁那年,洪皓奉命出使金国。因为他是个能文能武办事干练的人才,被金太宗完颜晟看中,硬把他扣留在金国不肯放回。父亲走了以后,洪适上有祖母和母亲需要侍奉,下有两个弟弟需要抚养教育,沉重的担子落到了这个13岁的少年肩上。坚强的洪适没有掉泪,默默地挑起了家庭重担,一方面自己刻苦学习,另一方面督促两个弟弟也跟他一起用功读书。一有空闲,他还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给祖母、母亲和弟弟讲故事,说笑话,让他们暂时忘记父亲被扣留的不幸。艰苦的生活把洪适这个13岁的少年磨练得像成年人那样老练,他早早地成才了。这样苦熬了13年,26岁的他和24岁的二弟洪遵终于双双考中了博学宏词科,赐进士出身。20岁的三弟洪迈学问也大有长进。宋高宗听说洪适在父亲被金国扣留的13年中能勤俭持家,刻苦自立,不但自己成才,还把弟弟培养成才,十分高兴,特地召见他们兄弟三人,当场表扬他们说:“父在远方,子能自立,这是忠义的报应,应当好好褒扬。”他任命洪适、洪遵为敕令所删定官,负责为皇帝发布的文告做文字修饰工作。又过了二年,被金国扣留达15年之久的洪皓终于被释放回国,全家得以团圆。后来洪适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也就是宰相,为南宋政治革新做了许多工作。他还在业余写了许多诗文,称得上是个文学家。洪适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重大成就,这与他少年时代就在逆境中发愤图强刻苦用功分不开。

元朝前身蒙古帝国的创建者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原是蒙古尼伦部孛儿只斤氏族首领也速该的儿子。他九岁那年,也速该被仇人塔塔儿部的人毒死,整个氏族的人纷纷离散,牛羊驼马也被抢劫一空。铁木真和两个弟弟在母亲的保护下躲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靠着摘野果、猎野兽充饥,日子过得艰苦极了。母亲教育儿子不要被艰苦的环境吓倒,应当牢记仇恨,努力锻炼身体,学好武艺,为复兴尼伦部孛儿只斤族而奋斗。铁木真牢记母亲的教导,在逆境中奋起,刻苦锻炼,一天天成长起来。邻近的泰赤乌部怕铁木真长大后团结旧部跟他们作对,就纠集人马来捉拿铁木真。铁木真只身逃入深山密林,泰赤乌部包围了森林,最后终于捉住了铁木真,给他戴上木枷,囚禁了起来。机警勇敢的铁木真乘机逃了出来,他打碎木枷,逃回家中,把全家迁到不儿罕山(今蒙古肯特山),躲过了泰赤乌部的迫害。从此以后,铁木真更加紧了练武。他还到处寻找父亲也速该的旧部,把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然后再进一步去联合其他部落。因为铁木真武艺高强,性格豪爽,办事公正,逐渐地受到蒙古各部落的拥护。对于那些不服从他的部落,他就派兵去征讨。最后,铁木真终于在33岁那年当上了可汗。以后,他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成为全蒙古的大汗,建立起了蒙古帝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在逆境中奋起成才的一位最了不起的英雄。

明朝的宋濂,从小喜欢读书,可是家境贫寒,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穿的是补了又补的破衣服,又哪里有钱买书来读?因此他只好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书。借来的书必须及时归还,要想过后还能读,就必须动手把书抄下来。在数九寒天,砚台里的水结冰了,手指头冻僵了,也不敢停止抄写,只好用嘴里哈出的热气把砚台上的冰化了,把手指头哈暖了,赶着抄完,按时把书归还人家。正是由于宋濂很守信用,所以人家才乐意把书借给他。有了书,在读的时候不免会碰到疑难问题,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就必须找位老师请教,帮助解疑释难。宋濂的家乡比较偏僻,学问比他好的老师实在难找,于是只好背起书箱,翻山越岭,赶到很远的地方去寻访有名望的老师。他夏顶烈日,冬冒风雪,为了把书读懂而东奔西走,从来不敢叫一声苦。有的老师性情温和,对宋濂的疑问肯耐心解答。有的老师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怒大声训斥人。遇到这种情况,宋濂只好屏息弯腰站在一旁,侧耳恭听,等到老师的怒气平息重露欢颜的时候,再抓紧机会请教,以求对所读的书能彻底理解。就这样长期坚持在困难的环境中勤奋学习,宋濂终于成了一个学问出众的人。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宋濂帮助他制订各种典章制度,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一位大臣。宋濂在逆境中奋斗的事迹,不光在当时被许多读书人奉为楷模,就是在今天也具有激励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值得人们好好学习。

明朝末年的唐汝询,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自学成才的盲诗人。他五岁以前,生得眉清目秀,很早就跟着几个哥哥认字读书。五岁那年因为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双目失明,成了盲人。遇到如此重大的不幸,唐汝询的内心自然十分痛苦,可是他生性好强,决不向命运屈服。每逢几个哥哥朗朗读书时,他就在一边侧耳静听,字字句句都记在心头。有时候,哥哥读一篇文章读了几十遍还背不下来,而在一边听着的唐汝询却早已能背下来了。唐汝询特别喜欢诗歌,因为一首诗歌只有几十个字,而包含的意思却十分深刻,真可谓言简意赅。诗歌都合辙押韵,朗读起来音节铿锵,容易记忆。因此唐汝询常常请求哥哥给他朗诵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著名诗篇全都记了下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汝询记熟许多诗歌以后,经过仔细体会,逐渐懂得了用字押韵的技巧,并进一步懂得了怎样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他开始创作起诗歌来了。因为眼睛看不见,他自己不能写字,就用口朗诵,请哥哥帮他写在纸上。他越创作,越有进步,所作的诗歌震惊了周围的人。人们争相传抄朗诵唐汝询的诗作,都说他虽然双目失明,可是心灵却是十分明亮的,创作出来的诗歌能深深地打动别人的心。唐汝询就这样克服失明的痛苦,勤奋学习,努力创作,作了一千多首诗,成了一位有名的盲诗人。与此同时,唐汝询还与人合作,为一些比较深奥难懂的唐诗做注解,撰著了一部《唐诗解》的书。有人说,生活上的贫穷容易对付,生理上的残缺很难克服,特别是眼睛,那是人类观察事物和读书写字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想成才是十分困难的。可是唐汝询在双目失明以后不甘心成为一个无用的人,在哥哥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自学成才,成了一位著名的盲诗人。唐汝询的事迹不仅对盲人有教育意义,就是对耳聪目明的人来说,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这说明了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内因,任何艰难困苦都是阻挡不了他成才的。

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_第三章_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_第五节_在逆境中奋起夺取胜利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第三章_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_第五节_在逆境中奋起夺取胜利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