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章 丰收的生产节日

我国的少数民族,除了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以外,还有从事狩猎采集和渔业生产的民族。因此他们的有些节日,常常与生产从业有着密切关系:不是祈求免除兽害虫灾,防止水涝干旱,灭病保畜,就是祝愿或庆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或渔猎丰收等等。这些与劳动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节日,表达了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向往,是他们欢庆劳动丰收或预祝来年更加幸福的传统日子。其中既有源于神话传说的,也有源于宗教信仰的,还有一些则是直接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各种各样的民族生产节日,是丰富多采的民族节日的另一个部分。

我国南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有着一些与农业生产密切关联的节日。在农业生产中,担负主要劳动力的畜力为耕牛,因此不少民族除了在过年时要特别饲喂耕牛以外,很多民族都要单独另过一个崇敬耕牛的节日,如牛王节、牛魂节、牛生日、洗牛节等等。

广西龙胜一带的侗族,在立春以前,就要围着耕牛忙碌,修牛栏,制灯笼,准备青草,糯米粑和甜酒等。到立春这一天傍晚,前面要用灯笼开道,后面跟着以竹编纸糊的“春牛”,由两个青年舞动,最后面走着由劳动能手和能歌善说的人扮演的农民夫妇。他们代表全村,舞到每一户农家,便向主人祝贺“春牛登门,风调雨顺”。而主人则燃放鞭炮迎送,并赠给红糖、粑粑等礼物,用迎春牛的节日拉开春耕生产的序幕。在春牛舞队走遍各家以后,就在平地举行歌舞会,不仅演出模仿劳动的舞蹈,而且举行包括农事知识问答的对歌。到农历六月初六,贵州榕江、车江地区的侗族还要过一个“洗牛节”,家家牵牛下河,为其洗身,并杀鸡鸭为牛祝福,愿耕牛清洁平安。据侗族老人传说,耕牛是牛魔王变的。当初,牛魔王受玉帝委派向人类传达旨意,误将“天皇赐你们一日三餐肚子饱”说成“天皇赐你们一日三餐肚子还不饱”,结果害得人们忍饥挨饿。于是牛魔王便下到人间,帮助人们苦力耕作,以作为传达旨意失误的补偿。侗家人为了感谢耕牛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于是便每年过洗牛节。布依族地区也有这个节日。云南省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九月十日至三十日,也要举行两次“洗牛脚会”。这两段时间正是春、秋农事大忙以后,需要稍事休整,于是人们在上述两段时间内任选一天,全村举行聚餐,并洗刷耕牛、喂它12个麦饼和一捆青草,还要在牛栏上挂一串麦饼以表慰劳之意。

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认为:在古代时,牛生活在天上,过得十分舒适。后来它见到地上人间傈僳族吃苦涩的野果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了人间,使人间开始有了五谷成长,傈僳族摆脱了饥饿的困境。天神因此发怒,把牛驱出天上,来到人间。傈僳族将其养在家中,但牛看到人们耕作劳苦,又主动出来拉动犁耙,帮助种庄稼。天神见人间生活渐渐美好,又放出冰霜、虫灾,进行捣乱、迫害。牛在耕作之余,为了保证作物成长,又上天与天神论理,不让各种灾害得逞,对傈僳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日,这里的傈僳族人民也要过一个“浴牛节”。在这一天,不仅家家要给牛洗澡,并要煮一锅放盐的稀饭,用来喂牛。并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向牛祈祷,希望它在天神面前,多多求情,免灾无害,庄稼丰收。

广西的壮族农家,在新年正月初一日,要让小孩到河滩边牵“石牛”回家。认为凡是有洞的石块,就是“石牛”,可以用牛绳穿着,牵回家中,“养”在牛栏,求得一年中牛只兴旺,免病消灾。到了农历的四月初八,壮族认为是“牛王节”、“牛魂节”或“开秧节”。仫佬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则要在这一天过“牛王节”,用各种形式为耕牛过节。桂西北山区的壮族,认为这一天是牛王诞辰(也有在农历五月初七、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过此节的)。他们认为春耕时耕牛受到人的鞭打呵叱而失魂,所以要在春耕后,牛王生日之时,进行慰劳,为之招魂并让它休息。各家要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然后喂糯米饭及甜酒,鸡蛋汤或绿豆汤等,以竹筒灌喂,再喂糍粑。小孩要在牛角上缠以红纸,为其祝贺生辰。大人则要打扫修整牛栏。布依族要做“牛王粑”给耕牛吃。仫佬族要以酒、肉、糯米饭祭牛栏,祭毕将糯米饭喂牛。广西三江、孟江一带的侗族,要采回一种据说能生津发力的树叶,用其汁水沤米,蒸成黑色米饭喂牛,为耕牛增强体质。广西北部山区瑶族也认为四月初八日是“牛头王生日”,因此到了这天,不仅要让牛休息,而且要喂牛吃糯米饭、或以乌拉叶、枫树叶合煮染色制成的黑糯米饭,以酬谢其对人类的贡献,并祝祷牛的健壮。

土家族在过“牛王节”时,人们盛装聚集牛王庙,以酒、肉、米粑上供,还要吹唢呐、放鞭炮、跳摆手舞以娱乐牛王。据说过去土家族刀耕火种,生活艰苦,后来由于牛王下凡,帮助耕作,又与五谷神商议,让谷物每穗结子九九八十一粒,使人间得以饱食。但却因此触怒天帝,贬牛王来到人间,长期耕地,不得食肉和饭,只准吃草,而且还要反刍。但人们却感谢它,不仅为它修了庙,而且定四月十八日为牛王节,届时让它休息,给它披红挂彩,喂以精良饲料,而且杀猪宰羊,到庙里祭祀,真诚地表示感谢之情。四川省阿坝自治州的羌族,则在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牛王会”,有的地方要作日、月形的馍馍,挂在牛角上,并放任其自由活动,在附近山坡草地转悠,充分享受在大自然中休息的乐趣。

仡佬族和黔东南地区苗族的牛王节,是在农历十月初一,又称为祭牛节,敬牛节,敬牛王菩萨等。到这一天,不仅停止役使耕牛,还要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要在两个牛角上各挂一个用糯米做的糍粑,并牵它到水塘边照看影子,使它高兴。同时取下牛角上的糍粑喂牛,为牛王祝寿。在海南岛黎族地区,也以每年七月或十月间的牛日为牛过节。居住在五指山中心的黎族合亩制地区,到了这一天,亩头要在家中敲锣打鼓,为牛招魂。他们将宝石视为牛魂的象征和牛群繁殖的福气,所以亩头夫妇要在家中用盆洗涤宝石,以求牛的强壮兴旺。人们还在牛王节时跳“总乓”舞,祈求作为家庭财富的牛群的发展。

云南省西北山区的彝族黑话人支系,在每年立冬要过一个“颂牛节”,用以感谢一年来牛的勤劳耕作。到那时,人们用洋芋和萝卜分别制作黄牛和水牛的模型,以玉米穗作尾,荞麦粒或玉米粒作眼,用麦穗尖做角,以荞麦秸或玉米秆作腿,然后将制成的牛模型放入一个大簸箕内,置于牛神崖前的草坪正中。草坪周围竖12根松木,上边挂着有缀着荞子、燕麦、玉米的红绸。由一个老歌手带领,人们牵来挂有红绸的耕牛,绕着簸箕踏歌而舞,歌颂耕牛的辛劳及精心饲养耕牛和获得丰收的农家。最后将牛模型和以荞麦饼、燕麦炒面、玉米糕与切成段的燕麦秸所混合成的精饲料赠送给上述有突出成绩的人家,以奖励对耕牛的爱护和农业上的成就。获奖的主人,当场将得到的饲料喂牛,用彩线编成“牛轿”,载着牛模型,歌舞过寨。回到家中以后,将牛模型供于堂屋,作为传家宝物珍藏,充分显示了对耕牛的重视。

云南省的哈尼族在农历三、四月的犁耙栽插春耕大忙结束以后,要在五月初过“牛纳纳”(哈尼语,意为“牛歇气”)节日。就是让备受辛劳的耕牛在这一天歇歇气,接受人们对它的敬意。到了这一天,人们采摘紫泽兰草煮出紫色水汁,用以染糯米饭,并杀一只公鸡,以供神祭祖。祭毕以鸡肉、肉汤拌糯米饭喂牛,同时进行祝告,并让牛上山自由游牧,啃食青草。另一方面,人们于当天清晨用紫水洗脸擦身,表示洗掉春耕中的劳碌疲惫。还要洗净一套衣服,象征脱净从事栽插时放纵唱情歌的山野习气。就这样,耕牛和人们都欢乐地度过休息喜庆的一天。对于耕牛的重视和为它过节,是我国南方农业民族的一大特色。

在西藏汉当一带的藏族中,吃苦耐劳的毛驴是主要的驮运工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那里的藏族要为驴过节。在秋收、打场、送肥结束后的藏历十一月间,举行“娱驴节”,他们要为毛驴卸下笼头和木鞍,将驴身上打扫干净,并在鬃毛或尾上系上红色布条,喂饮好茶水和精饲料,任其在村头田间随意行走,不作吆喝鞭打,使可爱的毛驴获得悠闲自在的一天。

农作物播种栽插以后,必须风调雨顺,驱兽灭虫,才能顺利成长、获得丰收。因此,南方农业民族中又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节日。广西东兰、凤山县一带的壮族,传说古代有一个壮族姑娘,不仅插得一手好秧,而且能歌善舞,十分聪明美丽,名叫秧妹。后来不幸被土司抢去逼她成亲,秧妹坚决不同意,被关在岩洞中。她成天痛哭,眼中血继以泪,染红了红水河。土司无法,只得答应如果她在一天内插完一大块田的秧,就放她回家。被折磨得十分瘦弱的秧妹奋力插了一天,插到最后一株秧苗时,力不从心,倒在田头去世。这一天正是农历四月初四。因此,那里的壮族人民,每到这一天都要祭祀秧田,用一根芒杆插在新插完的秧田边,杆下吊着纸串,下面放一团糯米饭和一个鸡蛋,并焚香烧纸,祈求秧苗无虫无灾,茁壮成长,得以丰收。

云南省哈尼族在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属羊日,则要过一个开秧门节,哈尼语叫作“里玛主节”。传说阳春三月时,布谷鸟秉承天神摩咪的旨意,飞来哀牢山区,向哈尼人告知天气由冷变暖,适宜插秧的信息。因此当地哈尼人便以村寨为单位,各家备办染红的鸡蛋和染成黄色的糯米饭,在四月第一个属羊日里,祭祀天、地神和布谷鸟。用过节来表示秧门打开,可以下田插秧。

传说云南省鹤庆的白族,原来不会农业,生活困苦。后来林音山神派他的24个儿子变成24只候鸟,到村里告诉人们按季节耕种收获。因此人们每到农历的清明时节,要穿上节日盛装,过祭鸟节。这一天禁止捕杀鸟类,不许在山林中燃火煮饭,人们要带着炒燕麦、粟粒、小昆虫、橡子果,上山给鸟类喂食。与此同时还吹奏唢呐,列队对歌,成群飞鸟前来啄食人们抛撒的食物,形成人欢鸟叫的欢乐场面。

湖南江华一带瑶族则有过赶鸟节的习俗。据说过去江华山区鸟雀很多,往往啄光播下的种子。于是瑶胞在正月最末一天,用歌声将鸟雀引上白头山,使它们陶醉在歌声之中。待鸟雀半年后醒来时,人们已获得了丰收。后来有个山主向官府邀功,说是他养的画眉鸟引走了鸟雀。次年的二月末,官府派人来调查,耕山人闭门喝茶、烤火,无人唱歌引鸟,官府人看见鸟雀四处飞鸣,就惩罚了假报情况的山主。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一,耕山人纷纷出门唱山歌,引走鸟雀,鸟雀一醉半年,又使大家获得丰收。从此以后,每年二月初一,瑶族人要穿上盛装,撑着阳伞,到白头山对歌,欢唱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男女青年仍依依不舍,情意绵长。老年人则在竹枝上穿起一颗颗如铜钱大小的糯米粑,称作“鸟子粑”,插在神坛边或大门口让小鸟取食。据说如果鸟雀啄食以后,便被粘住嘴巴,不能再啄食种子谷物,可保粮食丰收。

妨碍农作物成长的,除了鸟雀外,还有昆虫。广西罗城的仫佬族和贵州的仡佬族,在每年六月初二这天,聚集吃虫庙,过吃虫节。传说古代的仫佬族地区,虫灾连年,粮食歉收。有一年六月初二这天,一个叫甲娘的妇女带孩子回娘家,因家贫无钱买礼物,所以只好将孩子在路上捉的蚂蚱、蝗虫作为礼物炒来请大家吃。吃后大家认为清香可口,于是竞相捉来作菜,使虫灾大减,获得丰收。甲娘死后,大家在田峒〔dong洞〕中立庙纪念,取名“吃虫庙”。所以在每年六月初二过吃虫节时,众人要聚集庙中欢唱歌舞,并捉虫做油炸蝗虫、甜炒蝶蛹、蚜米泥鳅、腌酸蚂蚱等风味菜肴,既增加野味,又消除虫害。而回娘家的妇女,也要在路上捉虫带回娘家作礼物。仡佬族人民在这一天还要排成长队,在田峒间转悠,一面捉虫,一面将洒有鸡血的小旗插在田边,以示对害虫的驱除。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一部分瑶族则在农历惊蛰节日,全家围吃炒玉米粒,边吃边喊“吃炒虫啰”,用象征的手法,过一个“吃炒虫节”以此祈求免除虫害。

云南省哈尼族因六月中旬,水稻开始抽穗,易受虫灾,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后的第一个鸡日或猴日要过“阿包念”,即“捉蚂蚱节”。届时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到地里捉蚂蚱,每家要捉满一竹篓,并将每个蚂蚱分成头、腿、身、肢、股五部分,各放一堆,置于田埂和排水沟旁,有恫吓其他昆虫的意思。约半小时后,收回入竹篓中,携带到家作为菜肴或拌入粑粑内以供食用。离开田野,人们还要边走边喊:“蚂蚱,蚂蚱,以后三天不捉你,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用这个过节的方法祈求丰收。

广西的河池、百色及凤山、东兰一带的壮族,在农历正月期间,要过一个与农事活动紧密有关的“蚂(虫另)〔guai拐〕节”(青蛙节)。据说古代这里壮族有一个名叫东林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时,屋外蛙声不绝,他怕打扰了母亲灵魂的安息,就用开水浇死了青蛙(蚂(虫另))。结果闹得蛙声断绝,害虫旺盛,人间遭灾,颗粒无收。这时,东林才知道自己不对,误杀了“天女”(青蛙),因此决定给“天女”厚葬,并在每年正月接天女回人间过节。因此每年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盛装,敲锣打鼓到田边地头寻找正在冬眠的成对的蚂(虫另)(青蛙)。如果有谁找到后,便鸣炮敬告天地。发现这对蚂(虫另)的人被尊为“蚂(虫另)郎”,由其主持当年的蚂(虫另)节活动,首先由青少年抬着蚂(虫另)挨家拜年。夜晚,村民到停放蚂(虫另)的小亭为之守丧。正月最后一天,各家宰杀鸡鸭,煮五色糯米饭,午饭后,全村人将蚂送到坟地入葬。葬前,由蚂(虫另)郎打开上一年的葬蚂(虫另)棺木,验其骨骼,如见金黄色,则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如遇黑色或灰色,则表示年景不佳,要人们预防水涝旱灾,或作禳解活动,以求丰收安宁。这是一个对青蛙表示尊重的节日。

从春耕开始,直到秋收,有着很多农事环节。贵州镇远县的报京侗族地区,在除夕的早饭后,主管这里农事活动的“活路头”就要在山坳上鸣锣宣告:“从现在起,封农具、封纺车、封碓窝(舂米用),停止挖山种地,停止纺织布……”各家各户也闻声而动。在这些用具上贴好封条,以待来年。到了次年正月的第一个戊日,便是“活路节”。这天清晨,活路头要挖一丛青芽蓬草栽在田坝上面,待三响铁炮过后,再进行象征性的犁田、挖田、栽秧活动。随后,全体村民在栽有青芽蓬草的田坝里歌舞。当天下午,各家扯去农具上的封条,第二天便开始备耕生产,到处响起了吆喝耕牛、舂碓踏臼、纺车织机的声音,表明新一年劳动的开始。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基诺山上的基诺族,每年农历七月要过“祭大龙”的节日。届时由卓巴、卓生(寨父、寨母)主持,为了祈求龙王的护佑,全寨要举行剽牛仪式,还停止耕作三天,有的地方,全家都不外出,只在家里娱乐。传说莫羊寨有一把能控制天气变化的宝刀,所以各寨长老要带鸡一只、酒一盅、米一升前去祭刀。旱时求雨,涝时盼晴。在鸡头上插三根草后,宰鸡祭祀,然后将鸡燎烧,看鸡腿骨的裂纹,以占卜来年的雨水多少和庄稼丰歉。

云南省碧江县的怒族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也要过祭谷神节,预祝来年丰收。在怒语里叫作“汝为”或“让作为”,意即“买粮食的魂”。这个节日只能由成年男子参加,未成年男孩和妇女都不能参与。这一天清晨,主祭司先将村民们召集起来,再用砍来的金竹、芦苇、青桐栎各一枝插在地上。然后在竹筒里搅拌荞米酒,同时念祭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祭后,将大家带来的肉剁碎,拌在饭内,共同用手抓食,边吃边说笑,以预示来年生活幸福。

有的从事农业的民族认为五谷有自己的灵魂,因此每年都有一定的节日,为谷物“接魂”、“叫魂”等等。云南省拉祜族在每年农历二月要择日过节,以接谷神魂。到时,人们要请村寨中12位老人到家中跳饭魂舞。其中一人领舞,一人吹芦笙,一人吹直箫,其余的各持升、斗、甑〔zeng赠〕、瓢、碗、酒、肉块、谷子、玉米等物围着一张桌子起舞,桌上置有饭菜及酒等。舞者先由院中跳入堂屋,又由堂屋升到二楼,这样就认为已将谷神之魂接回,以确保今年丰收。云南省弥勒县的彝族阿哲人支系则在农历三月初三,过“叫五谷魂”的节日。届时先挑鸡酒等食品到田头地边进行祭祀,同时请毕摩(巫师)念经叫五谷魂。有的地区彝族则在秋收时进行祭祀,每收割完一块田地,就要由主人在田头念祷词,叫五谷魂随同收获的庄稼一起回家,以保佑来年丰收。云南省景颇族在秋收时也要选定一天,进行“献谷堆”,即叫谷魂的活动。传说古时候,景颇族所种谷子的谷魂升去天上,人间的谷种不再发芽生长,引起景颇族人的忧虑。后来,家狗望着天空日夜嚎叫,终于叫回谷魂,使谷子重新长势良好。因此景颇族在每年秋收后,过“叫谷魂”的活动,并给狗喂以肉和饭等,以感谢它曾从天上喊回谷魂的功劳。

广西大瑶山的茶山瑶人,在农历四月春耕插田时,青年男女要穿上节日盛装,过一个集体插秧的欢乐节日。插秧时,先由金秀河下游的美村开始,一般以家族为单位,由下游往上游插,插完一村再插一村,直到全部插完为止。在此期间,青年们白天共同劳动,夜间对歌作乐,成为互助劳动,尽情娱乐的节日。

云南省剑川、洱源的白族地区,过去有祈求丰收的桃花节。每年播种谷种时,要给谷种打醋炭,即将烧红的铁片、石块放入瓢内,外加艾蒿、柏枝或马桑叶,然后冲水入内,使其与高温的铁、石相激,蒸腾出清香的气味,并在谷种上插桃花数枝,在秧田入口处插一排桃花、柳枝。这就是他们过桃花节的主要内容。白族支系勒墨人的桃花节在农历三月的属猪日举行。他们以氏族为单位,携带供品和数枝桃花,到田边地头祭奠白王鬼、五谷鬼、地鬼、山鬼,以求农业丰收。祭后人们饮酒歌舞,在紧张的春耕开始前,通过桃花节,预祝吉利,祈求丰收。

台湾高山族中的布农人,在每年农历二、三月间,要选择一天过“拔草祭”节日。届时人们酿酒、备办物品,进行祭祀。人们还盛装打扮,来到田头地边,家长弯腰奋力拔草,以求天帝保佑粟苗成长。此后,他们还用拔下的野草轻敲各人的后背,认为这样可以消除腰背的酸痛。祭祀和拔草等仪式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还要用藤和树皮缠成藤球,向周围发射,以示射死一切危害农作物的虫类,保佑庄稼的成长和丰收。

广西环江县的毛南族在每年农历五月,要举行五月庙节,日期各村不一。以铁坳为界,整个毛南山乡分成上下二团,下团庙节为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上团庙节提前五天,即从辰日往回倒数到亥日为节日。有的传说认为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毛南族饲养耕牛和菜牛的创始人冯三界公。因为冯三界公开始使用耕牛,毛南族才有了水田,种上水稻。过去各村寨都有庙田,以其收入购买菜牛,在节日时杀牛祭祀爱吃牛肉的冯三界公。同时还要摘取各种农作物叶子放到土地娘娘神前,求娘娘保佑五谷丰收。到了节日,毛南族人家家要采枫叶、空羊花等将糯米染成黑、黄、红、绿、白等五色米,蒸成色艳而又有香味的五色糯米饭,并做粉蒸肉等佳肴。折回柳枝插在中堂,将五色饭捏成小团,密密地粘在柳枝上,以示农作物硕果累累、获得丰收。还要喂耕牛一团米饭和一块粉蒸肉,慰劳耕牛。妇女们带上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回娘家探亲,青年们则到野外对歌,谈情说爱。

广西苗族和云南省哈尼族在农历六月,分别过“新禾苗节”和“苦扎扎”(哈尼语,又称六月年)。新禾苗节在中稻插完以后的六月初六日举行,节期三五天。第一天煮鲜鱼粥尝新,蒸糯米饭,杀鸡鸭,酿甜酒,招待亲友;第二天斗牛;第三天赛马。山坡上还要举行赛芦笙、跳集体舞等活动,在夏忙间隙,预祝五谷丰登。苦扎扎节在农历六月间由各村寨祭师选定吉日举行,以祭天神和谷神为主。要为天神降临建立揪房,架立秋千。有的地区,在节日期间还要用立寨桩、围绳索的方法隔绝村寨与外界的联系,防止鬼魂害人。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大都在农历六月第一个属狗日至属牛日举行节日庆典,共五天。第一天各户准备;第二天建揪房,立秋千;第三天宰牛分给各家作祭品;第四天举行全寨的祭祀仪式;第五天送天神返天界,各家不外出,默默为天神送行。这既是一个农业生产的节日,又是一个宗教祭神的节日,通过祭神、欢度节日,祈求农业丰收。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仡佬族人民要过一个迎接丰收的“八月节”,或者又叫“迎新谷节”。仡佬族人民很是重视这个节日,要连过两天。大家都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寨中空场上,由几位壮汉将头戴红花的大牯牛带入场中,先诵祝词,默祷五谷丰登。然后由乐队奏起“八仙”乐曲,鸣放火枪、鞭炮,然后杀牛煮肉,并将牛肉平分给各家各户,让家长拿回家供于祖先灵前,有全村全族团结一心之意。民族长老还要以小猪、公鸡、大鸭各一只,作为三牲在菩萨树前作供祭仪式。祭毕,大众聚餐,青年们在月光下歌舞欢乐,尽兴方散。第二天还要从田间采回新鲜谷物、瓜果,用作家宴。宴毕,妇女们各带自己子女,为娘家亲戚送去礼品,以示祝贺。青年们依旧歌舞终日,以迎丰收的到来,节日以后,就开始秋收。

湖南省城步县的苗族传说,古代有一个时期,兵荒马乱,人们四出逃生。有八个姑娘来到这里,见土地肥沃,人迹稀少,就在这里播下了谷种,当年获得丰收。她们定居下来,开发土地,使这个地方成为富庶之地。因此,这里苗族每年秋收后,都要酿制高粱米酒,招待亲友,共同纪念开辟此地荒原的八位姑娘,就形成了一个祝贺丰收的“八姑节”。

除了农业民族的敬牛、祭谷神、驱虫、敬鸟、赶鸟、祭莫一大王、敬三界公、祭天神等节日外,有的节日还与渔业有关。贵州龙里、贵定、福泉一带的苗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日,要到河边过杀鱼节。传说古代天王爷的公主生病,百药不灵,后来派天神下凡捉一百种鱼煮汤,公主喝汤后病愈。于是天王爷大喜,令雨神多给江河湖海下雨,造成陆地大旱。苗族人民十分忧愁,杀猪、牛、羊、鸡、鸭祭天,都没有用,只得叉鱼祭天。天王爷见救过女儿的鱼被杀,大哭三日,变成雨水降到人间,禾苗万物得救,于是人们每年都要捕鱼祭天。每逢节日,人们群集河边、叉鱼剖杀,架篝火将鱼放进铁锅烧煮,吃鱼饮酒,吹笙唱歌,祭天求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居住在台湾岛以南兰屿之上的高山族雅美人,主要以捕飞鱼为生。他们要举行一连串的招鱼祭、丰渔祭、夜渔祭和昼渔祭等等,形成与渔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众多节日。

招鱼祭在三月一日举行。早在二月二十七日,同一个互助捕鱼组织的成员要在船长家集体住宿,共同检查火把、渔具与船只的准备情况。三月一日早晨,船员头戴银盔,佩挂胸饰,集体将船抬到海边。船长杀鸡,滴血在木盘内,每人以食指蘸鸡血涂于船和岸边的礁石上,祈求飞鱼丰收。并用小竹筒33个,涂上鸡血,以示小船出海捕鱼也获丰收。然后,人们起立,高举盔帽,怪声高呼跳出船外,以示驱鬼。接着将渔船推入海水,作为即将出海捕鱼前的试验。最后拿出已杀的鸡,大家回村煮食。招鱼的祭仪就算完成。

三月二日上午举行丰渔祭。出海捕鱼的人在一起共宿,吃当地特产的芋头和鱼,并求神灵保佑丰收。然后在一位持一根长木棒鱼网,另一位持一把木桨的两个主祭人的带领下,来到船边,各人都抓一把沙投入自己的木船,默祝打到的鱼如同沙子一样多。又以海水洒进大船,祝祷大海将船带到飞鱼最多的地方。各人回家后,还要抚摸专晒飞鱼的竹竿,预示今年要捕很多飞鱼晒在这里。

从三月三日晚开始,进行夜间捕鱼,这一晚上要过夜渔祭的节日。由第一条引领入海的船长为祭司,在船头杀一头猪,让血流进海中。又在船头置一个盛满水的瓮,放入一把船桨,并用小瓢盛粟与清水洒入大海,以祭飞鱼之灵。祭毕开始夜间捕鱼,以这一条船第一次出海的收获多少来卜算今年渔业是否丰收。从此开始,诸渔船每夜出海捕鱼,各船长都要携带一个带鸡血的小竹筒,并将它塞在第一次捕到的飞鱼嘴中,这条鱼放在船上,不带回家中。经夜渔祭后,大家白天集中休息,夜晚出海捕鱼,连续一个月后,给每人分配已捕得的飞鱼,然后分散回家。

五月一日,是举行“昼渔祭”的节日,过了这一节日后,就开始白天捕鱼,用钓丝钓鱼,可以获得除飞鱼外的其他种类的鱼。可见他们的节日祭仪与渔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

居住在湖南、广西等地山区的瑶族,过去主要以从事狩猎为生。现在滇桂边界的蓝靛瑶人,还经常从事狩猎活动,猎获物按照“见者有份”的习俗进行分配。除枪手多得一份作奖赏以外,其余的全部平均分配,连外寨来的客人也可以得到一份。他们在农历三月初三要过“干巴节”。从二月下旬开始作准备,决定在节日上山打猎的村寨,要烧炭、修枪、舂火药、打码子(枪砂)等;决定节日下河捉鱼的村寨也备办有关的用具。家家用糯米制粑粑,酿酒以备节日食用。到节日清晨,男子扛枪上山猎兽,猎得后大家平均分配。妇女在家宰杀鹅鸭,制作五色糯米饭,准备丰盛的宴会。下河捉鱼的也于清晨出发,一天所得的鱼也是平均分配。到夜晚,大家互相走访,饮酒吃肉,将一部分鱼和兽肉制成有特色的佳肴,剩下的就放在火塘上方,慢慢烤干,做成美味的“干巴”,用以招待亲朋好友。这就是干巴节名称的由来。

云南省鹤庆县东、西山区的彝族人黑话支系,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要过一个“巴乌节”,即打猎归来,庆祝猎获丰收的日子。过去这里的猎人每逢猎获野兽以后,都要当即开剥猎物,将兽头交给组织指挥人,兽皮归开枪命中者,兽肉则交给有关的人去烧烤。随后,猎手们拿兽头的在前、披兽皮的在后,其他猎人扮成兽类尾随在后,跳起欢乐的巴乌舞,共庆狩猎的成功。兽肉烤熟后,大家停止歌舞,共享美味。后来逐渐演化为定时举行的节日。届时,以12面木鼓、12面铜锣、12支唢呐(闰年时用13之数)组成乐队,由36名年轻姑娘分别披上虎、豹、熊、鹿、麅子、麂子、狐狸、兔等毛皮,或头插锦鸡、鸟雀的羽毛,扮成各种鸟兽,围着火堆起舞,模仿兽鸟叫声,并表现它们的各种姿态。而猎手们则手持钢叉、弓弩,围住装扮成兽鸟的“猎物”,以相反的方向旋转跳舞,边跳边作狩猎的动作。这一天节日,也就称为“巴乌节”。除此以外,还有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表演。

云南的纳西族重视畜牧业生产,每年二月初八,要举行建丹节,即牧童节,主要是慰劳牧童。到了这一天,村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替牧童放牧,而附近的年轻伙伴要拼凑肉食好菜,请牧童在野外欢聚用餐,以示慰劳。同时还要举行祭三朵神(北岳神)的祭仪,以求神灵对牧童和羊群的保佑。居住在泸沽湖边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则要在每年十二月十二日祭祀牧神,过“祭牧神节”。这天一早,家家准备丰盛的早餐,必须要煮一个猪心,在饭前先祭牧神,以求对放牧牲畜的保护。在节日这天,牧人要受到优待,给他们穿新衣,主妇分食时要把最好吃的部分给他们,并要多分一点。此外,还要将一些油煎粑粑、猪舌、猪蹄、香肠、米花糖、水果等食物放在一个大口袋里,够吃七八天左右,让他们带到牧场去享用,以示对牧人的慰问。祭牧神节既祭祀了牧神,又慰问了牧人,是一个畜牧业的生产节日。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牧羊人也有自己的节日“把志节”。传说古代剑川县沙弥地方的富贵之家到了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都要聚集到魁阁楼看戏。当地的牧羊人也闻讯而来,想看戏休息,但却遭到有钱人的阻挡和戏弄。因此,当地的群众每到二月初八这一天,都做最好的饭食,让牧羊人带去牧场食用,让他身背装有丰盛佳肴的竹篓,赶上羊群,到山沟溪地,共同嬉戏娱乐,在野外聚餐歌舞。年长月久,就演变成为牧羊人的节日“把志节”。

居住在甘肃肃南等县的裕固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每年选一个节日为小马驹隆重举行首次剪鬃的仪式,一般都在农历四月十一日举行,成为牧场上的欢乐节日。剪鬃时,用炒面疙瘩在小盘中垒成一个五至七层的小塔,上面浇以酥油,再在锋利的剪刀上系条一尺长的白色哈达,然后,由两人牵来马驹,请客人中的能手给马驹剪鬃毛。被请的人互相谦让一番,一边唱“剪鬃歌”,一边给马驹鬃毛抹酥油,先剪一绺鬃毛送入帐篷敬神,其他客人也边剪边唱,剪下的鬃毛主人留作纪念。然后,主人以酒肉款待客人。客人也乘酒兴赞美主人家拥有骏马,祝愿今后骡马成群,牛羊满厩。欢宴后,主人还要骑马驹出行,在草原上围绕帐篷串走,以示马驹长大,见到的人都要加以赞美祝福。

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过打铁节,基诺语称之为“特毛且”。这是一个尊重手工业匠人的劳动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期间,由各寨寨父、寨母依据气候节令选择具体日期。届时,每户要出一人持弓箭、背火药枪、到山上捉两只黄嘴老鼠,献给寨父、寨母,作为儿女孝敬寨父母的节日礼物。还要捉竹鼠二只,送给打铁匠,作为新年备耕砍树仪式的礼物和对铁匠的感谢。打铁节起源于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基诺妇女怀孕九年零九个月而未生育。她用黑、白母鸡各一只请巫师施法,也未成功。过了若干天,妇女觉得胸肋疼痛,坐立不安,一个时辰后,小孩咬断七根肋骨,从肋间跳出,一手持火钳,一手拿铁锤,出生后立即打铁。从此基诺人便有了铁制工具,也有了敬重铁匠的“打铁节”。

各民族人民经过春季与夏季的辛勤劳动,进入秋收季节。为了欢庆丰收,很多民族都有吃新米,庆丰收的种种节日。这是艰苦劳动得到大自然报偿的欢乐喜庆的日子。

西藏藏族的望果节就是一个著名的祈祷丰收的节日。藏语“望”为“田地”、“果”是“转圈”之意,望果节也就是一个转地头的节日。它没有固定日期,在秋季谷物成熟和“鸟王”(大雁)南飞之前选吉日进行,节期三五天不等。江孜、日喀则约在农历七月中旬,拉萨于八月初一开始。早在1500年以前,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穷洁、乃东一带的藏族还信仰原始宗教。他们把风雨雷电解释为天神降灾作祸。因此,在秋季庄稼快成熟时,成群结队在地头转悠,祈求天神佑护。据说这是本教教主应藏王布德贡贤之请,教农民绕田地转圈,以求丰收。他们以村落为单位,前面由香炉和幡杆引路,接着是教主手举绕有哈达的木棒“达达”和右羊腿领队,以示“收地气,求丰收”之意;后面跟着手持青稞麦穗的乡民。乡民绕完田头,将麦穗置谷包上或神前,以示粮食满仓。然后举行角力、斗剑等活动。8世纪后,宁玛教派当权,“望果”活动又增加了宁玛教派的念咒。14世纪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到西藏后,佛教成为西藏主要教派,格鲁派占统治地位,“望果”节活动又带上了佛教色彩。乡民转地头时,要高举佛像,背诵经文。现在每逢节日,藏民仍身着盛装,高擎彩旗,抬着用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边唱边转地头。然后涌向林卡(树林地或公园)饮酒、歌舞、赛马、射箭,以预祝丰收。

错那县的门巴族,在藏历七八月间要过和藏族望果节一样的雀可节。节日期间,每村都要请一二个红教喇嘛念经,各家出一个劳力,到所请的喇嘛家中劳动,以示酬谢。全村村民跟着喇嘛绕庄稼地一周,祈求免除风、雪、水、旱、虫灾,迎接丰收的到来。

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珞巴族群众,十分重视农业的收获工作,开镰收割开始,男子都要清早下地,一天三餐都不能与妇女同一个火塘吃饭。因此艰苦的收割告一段落,就要选一天过“昂德林节”,为丰收节之意。节日前,男子们要上山打猎,妇女们则以新收的谷物煮熟后,敬献给老人们尝鲜,剩下的则用以喂狗。节日期间,全村老少共同欢宴,喝酒对歌直至次日天明。歌词内容包括讲解男子开辟田地、妇女发现种子、收获粮食的农业起源故事和酿制美酒等等内容。除了欢乐庆丰收以外,还要祭祀祖先神灵,感谢他们的护佑。

云南省勐海县的哈尼族,从谷子成熟到收割完毕,要举行多次“欧玛楼”(意为“祭谷王”)仪式。以繁缛的节日活动,庄重地迎接农业大丰收的到来。在稻谷基本成熟时,哈尼人要选择吉日,摘回三穗谷子悬在家中祭台上,由家长口诵赞词,感谢祖先、谷王护佑之恩。如果发现有一株双穗的稻谷,就认为是谷王。要在谷王前杀鸡一只,当场煮熟后,用手举过头顶三次,以示祭祀。然后割下谷王,放在家中祭台之上。收割后,如遇谷堆倒塌,认为谷王遇到惊吓,要在谷堆前敲死一只小鸡,并将鸡毛撒于谷堆周围,将新米饭放在谷堆上,以求谷王安居。收割完毕,要用青叶包三包祭品,到留下未割的谷魂塘前,将一份祭品放在谷杆下部,一份扎于上部,并将鸡蛋放在谷杆下面。将全部谷杆捆在一起后,一刀割下装入背包,取回鸡蛋悬挂于谷仓梁上。仪式进行时必须保持肃静,有叫谷魂还仓之意。稻谷正式入仓前,家长要先在仓内放好祭品,用谷箩装一些新谷,上盖衣服,要背着进出三次。每背进谷仓一次,要抓一把新谷撒在仓内。经上述仪式后,收获的稻谷才能入仓和取食。

在贵州苗族山区,要在农历十月底或十一月初的卯日过“诺格利”(即庆丰收的节日)节。届时,要求在一天内收完稻谷,然后捆一把重达四五十斤的大禾把,称为“母禾”,挂在家中禾廊的第三或第五根横梁上。并且以酸鱼、腌麻雀、腌老鼠作佳肴,还杀鸡鸭等来欢度节日。

独龙族在每年秋收时,要选一天作为庆丰收的节日,全村举行隆重的剽牛活动。当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用锋利的竹茅剽入牛的心脏时,围观的人便挥舞弓刀,敲响铓锣,跳起欢乐的牛锅庄舞,并分割牛肉。煮熟后喝酒聚餐,以此祝贺农业丰收。

我国南方的不少民族都有在丰收节日喂狗的习俗,传说这是由于狗给人们带来了农作物的种子。它同一些民族在春播前后为牛过节一样,反映了牛、狗等家畜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据云南省哈尼族传说,他们的祖先原来不会种田,只能以野果充饥。天神的女儿俄玛见状恳求天神摩咪送些谷种给哈尼人播种。但摩咪不同意,因此俄玛只能偷一袋种子下界,教会哈尼人耕种。摩咪给予惩罚,将俄玛关禁起来。俄玛逃出天牢,偷了天上77种谷物来到人间,丰富了人间农作物种类。摩咪大怒,将俄玛变作母狗,贬在人间。因此,每到农历八月属龙日,哈尼族要过“车实扎”,即新米节。届时,妇女们先要到田里拔回一兜稻谷,种在自家水井或菜地边,以象征地神。天亮后,再将新谷背回家中,舂出米粒,一部分煮成新米饭,另一部分炒成米花。傍晚吃新米饭前,要先祭祖先,并用米花喂狗,然后才开始吃饭,以示对俄玛将谷物带给人间的怀念和敬意。节日前后,还要请亲友前来聚餐,共庆丰收。

居住在怒江两岸的傈僳族传说,古代垦种十分容易,播下一种谷物,能长出三种不同的粮食。黄谷堆积,生活富足。天王见后,产生坏心,将全部粮食一粒不剩地收回天上,连种子也没给留下。这时通人性的狗,连跑带追,从天上带回三粒种子。三粒种子发芽、生长,人间才获得救命的粮食。因此每逢农历十月下旬,傈僳族要过“杂息杂”,即“新米节”,欢庆丰收,表示对狗的尊敬。到了这一天,要用背篓收新稻谷背回家中,舂成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人们先让狗品尝后,才享受新米饭。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云南省的景颇族,则在农历八、九月之间谷物收割前,选吉日祭鬼吃新,称“新米节”。各家主人背回一捆糯稻,放在家里的“鬼门”内,此日不能宰杀家禽,所以青年相约下河摸鱼捞虾,制备佳肴。全寨人集合头领家中,由巫师祭祀。祭祀完毕后每人得一小包新米饭,拿回家过尝新节。传说很久以前,因谷魂上天,所以谷子长得不好。懂事的家狗日夜吠叫,为主人喊回谷魂,才使景颇人的稻谷越长越好。所以饭前要先喂狗和牛,以示对它们的感谢。

彝族的新米节,彝语叫“咱合细”,意即尝新饭。每年在开镰收割之前,他们从稻田摘回谷穗,脱粒去壳后煮成新米饭,并杀一只鸡,煮一砂锅豆腐。然后先祭天和祖宗,再盛一小盆新米饭喂狗,捏两团饭喂牛,之后全家团聚尝新。

布朗族则在农历七月的蛇日过节。他们也是先掐回新谷,经过叫“谷魂”、祭祖,再用新米饭喂狗和牛,然后全家团聚尝新。有些地区的瑶族,在农历八月新谷还家时,也要过吃新节,以新米蒸熟后祭谷娘,并要供狗饱餐一顿。但是他们这样做并不是由于狗给人们带来了种子,而是为了纪念祖先龙犬盘护与公主成婚,繁衍了后代。

在迎丰收、吃新米的时候,除了祭狗和牛以外,也还有祭传说中的谷魂和其他人物的。

云南省梁河、龙川县的阿昌族,传说过去有一个善于农耕的老姑太,乡亲们在她的指点下,也都获得了好收成。她的儿子十分孝顺,但儿媳却经常虐待老人。有一天老姑太昏死在田边的茅棚里。被儿子的哭声惊醒后,老姑太嘱咐儿子说,她死后,每年八月十五日,用她的拐棍捆上一棵新玉米,靠在厅屋,就可以保佑子孙有吃有穿,说完就去世了。从此,阿昌族人民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要举行以祭祷老姑太为主要内容的尝新节。这一天,他们先打扫房屋,到地里拔一兜结得又多又大的芋头,砍一根结有双穗的玉米,一起捆在一米多长的竹棍上,然后将它靠在厅屋的左角或右角。并煮上新米饭,杀一只鸡代替老姑太生前爱吃的鹧鸪肉。还供上果子、梨子等干鲜果品,全家人站在一起由家长念诵祭词,求得老姑太的护佑。

纳西族秋收后欢度的“请哦美”节,即祭谷魂(五谷神、丰收神)的节日,也有着动人的传说。据说古代这里种下庄稼后不必再行管理,庄稼成熟后会自己跑回家来。但有一年,成熟的谷子回家,到姆美咪家叫门时,因姆美咪正在试穿新衣,就随口答道:仓还满着,没有地方盛装。谷子听说后,就不再来了。后来人们去田头看望,再也不见谷子,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姆美咪虽然未受乡亲责罚,但见到自己闯祸,造成大家饥饿,于是下决心找回谷种。姆美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感动谷神,让她带着谷种,喊着谷魂回家。到家后,姆美咪因劳累而死,在临死前,她交代了学来的耕种方法,并告诉大家迎谷神、喊谷魂的重要性。从此以后,中甸三坝的纳西族在收完粮食开始打场前,总要点香上供,一边取谷捆,一边唱“哦美来”(即喊哦美)调子,把哦美(姆美咪)请来。打完场后,将谷粒堆成长龙,头朝里,尾朝外,上供品,点香敬“哦美”。晚间,打场的分食供品。这样做,“哦美”高兴,就能连年丰收。

丽江县的纳西族则把这种节日称作“哦美撒”(祭哦美)。扬场以后,他们在堂屋前摆上香案,请老人将特大的谷穗和主要劳动工具供好,述说它们的功劳。然后持青竹杖,唱赞美“哦美”的玛达调,边舞边唱,将谷粒划成一条龙,再到谷仓前赞颂仓神,最后将竹杖搭在门头,以示驱邪。入仓时,从龙头开始,依次收入,象征粮食如长龙一样流入谷仓,把庆丰收的节日活动主要用来作为迎、敬、赞“哦美”的内容。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在秋收以后,也要过一个庆贺五谷丰收的“罢谷节”。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姓氏中使用不同的过节日期,如杨姓苗族在九月霜降以前的未日过节,而银姓苗族则在卯日过节。节日日期与血缘家族有着一定的关系。届时,要杀猪、打粑粑、做糯米酒、祭祀祖先,以示感谢丰收。各家各户还要拿一些粑粑到全村共同的节日坪去进行供奉。在节日里人们举行多种活动,并开怀畅饮,欢庆丰收。

台湾岛上的高山族,每年秋收以后,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要过盛大的“丰年祭”节日,接连举行数日。如遇大丰收之年,节日活动还要适当延长。节日前几天,男子上山打猎,妇女备办食品。到节日那天,每家都要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得火种,任其自燃自灭一次。然后再取火煮糯米饭、蒸糕、做菜。将供品送到社的集中祭祀点,由五名女巫主持祭祖。妇女集中跳杵乐舞,男子携猎具举行狩猎祭祀,庆祝农猎各业丰收。初三夜晚,在广场举行篝火晚会“司马拉”。全社成员围集篝火旁,享用酒宴,边喝边舞。悠扬的歌声响彻夜空。“捕得鹿来,收下稻米。摆出美酒,社众齐来赛戏会饮。黄金为谷白玉棉,家家酿得酒如泉。社中子弟舞欲颠,但愿明年胜今年。”歌声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期望。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_第二章_丰收的生产节日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第二章_丰收的生产节日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