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震中
4.1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一、瞬时抉择,珍惜12秒自救机会
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 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P波(纵波)和S波(横波)。每种类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P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公里,最先到达地 面。在震中区,P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以人们地震发生了的信号。S波的运动速度比P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钟4~5公里,是继P波 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以及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因此,家庭及自我救助便主要是在P波 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P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到是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 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
另外地声地光也是大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震前10分钟内,到临震十余秒时声响最大。据震区群众反映,临震时先听到“呼呼”风声,接着是“轰轰” 声,再就是“咚咚”声,之后地面开始振动,地光是地壳内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其形状有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颜色以蓝、白、红、黄居多。 地面微动可能是临震前震源区断层预滑造成应力波所致。
历次大震的幸存者中,很多人就是观察到这些临震异常现象,判断有大震来临,迅速采取措施避险,而躲过了灾难。如海城地震前,31次快车于19点36分运行到地震区唐王山车站前,火车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头前方从地面至天空出现大面积蓝白色闪光。这位司机懂得地震知识,意识到这是地光,判断地震即将到来,他果断、沉着的缓慢减速,在减速过程中,19点36分07秒地震发生了。由于速度很低,并未出现事故,列车安全停了下来。根据对唐山地震部分幸存者的调查,震前有很多人觉察到了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其中有5%的人判断出地震即将来临,迅速逃离建筑物保全了性命;而大多数人并未立即想到地震,行动迟缓,失掉了这最后的逃生机会。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一定要吸取这血的教训,普及有关12秒钟自救机会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伤亡。
二、了解自己所处环境,果断采取相应措施
1、平房。一般来说,平房要比楼房安全得多,若采取的措施不当,同样也会造成较大的伤亡和损失。如果震前听到地声、看到地光,可迅速撤离。一旦撤出后,切忌返回,例如,唐山钢铁公司李志芬,唐山地震前听到地声后立即外逃,跑出后想到妹妹还在床上睡觉,返回救妹时同被砸埋在屋里。如果感到地动而来不及撤离时,最好是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平房房顶较轻,躲在床下或桌子下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住在楼房,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跳窗,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
请注意上文中黑色粗体字部分,因为之前,我们所获知的信息是躲在桌子、床铺下,但是,据美国国际搜救队长道格卡普的经验,这个做法是不安全的。
在此,引用关于这段描述的文章,作为补充:
美国国际搜救队长教你正确的躲避位置。正确的地震保命法
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队员己参与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他曾经爬进近七百栋因为地震、爆炸而严重倒塌的建筑物内搜查受困的生还者以及罹难者的遗体。除了参与两年前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救授工作,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都没缺席。
本月十九日他离华前,除了中国台湾搜救总队邀他演讲,美国在台协会、加拿大驻华(洋流注:特指台湾省)经贸办事处也邀请他,为美、加外交官员传授在建筑物倒塌时如何求生。国人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
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学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录像带,说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透过土耳其政府协助,制作单位爆破一栋废弃大楼,模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员先依据「常识」,在桌子床铺等家具旁,同样放置十具模特儿,炸药引爆后大楼变成断坦残壁,他和搜救队员依予找到二十具模特儿,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儿,有八具被压成全毁,其中一具甚至头、身、脚断成三截;
他放置的十具模特儿,则全部安好无事,他解释,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道格说,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 却毫发未伤 ( 此段话引图片说明 ):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他很慎重地对在场的一百多位我国(指台湾)搜救队员说,搜救队员必要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来,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说,希望大家告诉大家,只要传播这么一点求生讯息,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内的伤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为百分之二。
2、楼房。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尽管新建的高层建筑是根据地震部门做出的抗震烈度区划设计施工的,但是地震的未知因素很 多,震前也应做好充分准备,以防震时不测。住在基础设施脆弱的旧楼房中,更要做到有备无患。如果震前根据宏观异常(如家中饲养的猫、狗、金鱼、小鸟等动物 异常,自来水异常混浊,气候骤然异常等)和正式地震预报,可采取主动撤离的最佳方案。
3、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大型公共场所避难措施:不要惊慌失措,切忌乱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绝不可带头乱跑。若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例如在电影院、剧院地震时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一般的排椅都是九合板及铸 铁架螺丝拧紧连接的,每一片九合板的抗压能力并不强,但是一排排的椅背联合起来,强度是很大的。一般的电影院、剧院都采用大跨度的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 震时不易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太大。此外,舞台脚下,也是避难的好地方。
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极好,已为唐山、包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只要来得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下室。因为地震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作用有许多相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法也很相似。
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 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4、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最好找器物罩在头上,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 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5、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等待救援。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4.2 大地震中自救8法
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
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空气。
寻找和开辟通道,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要节约使用代用品和水。
要尽量节省气力,可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4.3 关于余震的知识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 张晓东针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发言]
一次大的地震发生以后,按照以往经验,地震还是分类型的,有的地震很大,但是余震非常小、非常少,这是属于孤立型的地震。有些地震余震很丰富。这次地震发生以后,余震是很丰富的,我们监测到很多余震。刚才还发生了余震。地震发生以后,好多建筑受损倒塌,还有一部分建筑还没有完全倒塌但已经受损了,这些建筑 再遭受后面比较强余震的时候,还会继续发生破坏,包括救援人员和被压人员,在余震中必须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行,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有可能灾情进一步扩大。 所以余震的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余震发生之前我们要有一定的措施。再加上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还容易引起山体滑坡,这些余震也会使山体滑坡进一步加剧,所 以对付余震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以前到过国际救援现场,参加救援的这些搜救人员和当地人员要有这方面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余震在陆陆续续发生,危险建筑都不应该靠 近,要有这些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搜救人员也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会在废墟里面工作,这个时候的余震可能会造成危害,所以专业人员都要经过这方面的培训,才能避免余震对人的进一步伤害。
附:摘自维基百科的余震相关资料:
Bigger earthquakes have more _and larger aftershocks _and the sequences can last for years or even longer especially when a large event occurs in a seismically quiet area
The rate of aftershocks decreases quickly - the decreas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inverse of time since the main shock. This means the second day has about 1/2 the number of aftershocks of the first day _and the tenth has about 1/10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day.
How long this lasts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main shock (bigger earthquakes have more aftershocks) _and how active the region was before the main shock (if the region was seismically quiet before the main shock, the aftershocks continue above the previous rate for a longer time). Thus, an aftershock can occur weeks or decades after a main 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