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一篇 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众说纷纭。

如果仅从6月25日那天发生的事件来看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不恰当的。

“六二五事件”只是一个表象。

一、朝鲜南北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考虑战后对朝鲜实行托管,作为使日本的这个殖民地最终获得独立的准备阶段。

1942年11月,罗斯福称,朝鲜应经过“战后的一段训练时期,以最终获得独立主权”。1942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称:

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表示“完全赞同开罗宣言和它的全部内容”。罗斯福在会后说,斯大林曾对他说:“朝鲜人还没有能力实行和维持独立政府,他们应置于40年的监护之下”。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向斯大林提出建议,战后由美苏中三国联合托管朝鲜20至30年。斯大林同意托管,但认为“托管期愈短愈好”。

随着日本的一步步失败,到1945年夏,如何进占朝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杜鲁门曾考虑美国抢先单独占领朝鲜,但考虑到减少美国人的伤亡,有必要让苏联在朝鲜半岛对日作战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因此美国最后还是决定美苏两国军队分区占领。当时美国政府还认为,美国承担占领朝鲜的全部责任将影响它控制其他更重要地区的能力,因而是不可取的。同时,美国也不愿让苏联单独占领朝鲜,因为“一个苏维埃化的朝鲜很可能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地位”。

苏联参战后,苏联红军从中国东北迅速进入朝鲜,而美军尚在距朝鲜有600英里之遥的冲绳。如果不赶快与苏联就各自的管辖范围达成协议,苏联红军可能很快横扫朝鲜半岛。

8月10日至11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国务院的代表主要从政治方面考虑,提出美国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可能地往北推移。但是后来在朝鲜战争期间任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手头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抢在苏军进入该地区之前向北部更远的地方推进会有困难”。

经过商讨,会议提出北纬38度线为美苏两国军队的临时界线。这条界线将朝鲜人口的三分之二和旧都汉城包括在美军管辖范围内,对美国有利。

8月15日,杜鲁门将关于日本军队受降事宜的“第一号总命令”通知斯大林,其中规定三八线以北的驻朝日军向苏军投降,该线以南的驻朝日军向美军投降。第二天,斯大林复信同意这一安排。斯大林对此没有表示不同意见,令腊斯克等美国官员感到惊讶。斯泰克在《走向对抗之路》一书中分析道:

或许他(斯大林)仍然希望参加对日本的占领,把在朝鲜问题上对美国的让步当作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手段。此外,他还很可能把这条界线解释为在朝鲜半岛上划分势力范围的持久分界线。在19和20世纪之交,俄国和日本曾协商将38度线作为它们势力范围的可能的分界。

苏军8月15日进入朝鲜。在受降的命令传到战地时,苏军部队已越过三八线,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但他们接到关于受降分界线的命令后,就迅速撤到三八线以北。

美军第7、第6、第40步兵师在第24军军长约翰·霍奇的率领下,从9月8日开始在朝鲜南部登陆。最早到达朝鲜的美军是步兵第7师,这次行动的代号是“黑名单40”。10日美军进入汉城。最先到达的美7师师长阿诺德被霍奇任命为驻朝鲜的军事长官。

美苏军队进入朝鲜后,将朝鲜一分为二,铁路、公路、电信联系都被切断了,随后又封锁了三八线,实实在在地将朝鲜南北的联系隔断了。美苏人为制造了朝鲜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祸根。

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_第一篇_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_一、朝鲜南北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第一篇_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_一、朝鲜南北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书籍
上一章
1/6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