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火篇 创业动力篇

企业实录2 微创:创业者都是不稳定分子

企业: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创业者:常兆华

微创公司创始人常兆华出生于1963年,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政治运动中度过的,在那个不崇尚学习的年代,孩子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常兆华却有读书的爱好,为了得到一本可看的书,没有自行车,他愿意步行五六个小时去借。乡亲们都知道他——一个爱读书的小男孩。

子承父业是当时的社会常态,作为矿工的儿子,常兆华能够选择的人生道路实在不多。不愿向命运屈服的他,暗暗为自己的人生谋划着出路。他酷爱读书,自认擅长写大字报,“我可以当作家,在家里写作也挺好的。”就在他规划未来的时候,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出现了。1977年的一天,学校门口贴出告示:“全国恢复高考,大家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考试。” 在政治运动的10年里,高考被废止,屈指可数的大学生都是被推荐去上大学的。而这些人中要么是三代贫农,要么是干部子弟。常兆华两边都不靠,所以从未奢望过自己可以上大学。当他得知“大学可以随便考,谁考都可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了”,他可以选择不做矿工、不当作家,他可以选择过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当希望的大门被打开,人生就拥有无限可能。

面对未知与不确定,有些人因恐惧而退缩,有些人则因渴望而探索。常兆华是后者,当400多名学生中有390余人选择考中专的时候,那五六个选择考大学的学生中就有常兆华。其实,这种选择风险巨大,蓄积了10年的高考力量在1978、1979年被集中释放,几百万高考大军拥到一座独木桥上,而15岁的常兆华只是一个初中生,高考成功的几率很小。那又是什么促使常兆华作出这种冒险的选择呢?

对常兆华来说,有一种生活是他无法忍受的——今天就可以看到10年后的样子。他喜欢做的事情是“充满不确定性,有点想象力,有点看不见的东西”。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正是他每一次人生转型的根本动力。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他的一些选择——放弃国内的安稳生活去美国留学;放下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创办cryomedical sciences inc.公司;辞去美国上市公司endocare inc.的副总裁一职回到上海创办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1987年,常兆华获得博士学位,当时全国的博士生为数不多,他完全可以凭借过硬的专业背景寻求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面临国家的定向分配工作,他陷入了对程式化生活的恐惧中,所以他寻找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当他得知可以凭借个人的努力出国学习时,他又被“震撼”了,就像当年参加高考一样。他迫不及待地想抓住这个机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经过一番努力,常兆华申请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于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美国。

在美国读书的日子,虽然辛苦,可是成绩斐然。这期间,常兆华在国际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0多篇,而实验室里其他同学一般只发表了六七篇左右。后来,母语为非英语的常兆华,可以做到一字不改地在美国学术权威杂志——《显微镜》、《美国物理》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起初,他还乐此不疲,陶醉于学者的身份中。直至撰写论文对他来说变成了重复劳动,失去了挑战性。所以当他的导师baust先生提出要创业的时候,常兆华又找到了新的兴奋点,与导师一起创办了cryomedical sciences inc.公司。公司中由常兆华开发的几种产品,救治了几万名绝症患者的生命,那种满足感决不是发表几篇论文能够替代的。从此,他坚定地认为“发一文不如救一命”。

常兆华经历了cryomedical sciences inc.公司从小到大的全部发展过程,他也逐步完成了从工程技术顾问到首席科学家再到公司副总裁的蜕变。所以,当他再去美国上市公司endocare inc.做副总裁的时候,已经游刃有余,而且生活富足。但最终他为何放弃优裕的生活,而选择回国重新创业呢?除了性格使然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回国创业。当时,国内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花费600多万美元从美国购置10套早已经被淘汰的医疗器具产品。这件事不仅激发了常兆华的民族自尊心,也向他展示了一个潜力无比的巨大市场。凭着商人的敏锐嗅觉,1998年,常兆华在张江成立了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如今,即将海外上市的上海微创必将拥有更加磅礴的探索动力。

成功创业有方法》_火篇_创业动力篇_企业实录2_微创:创业者都是不稳定分子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成功创业有方法火篇_创业动力篇_企业实录2_微创:创业者都是不稳定分子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