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董明珠:把握主动才能掌控全局
曾经有记者问董明珠:家电零售连锁的兴起,给现有家电的营销模式带来变革冲击,怎样与渠道合作成为家电企业躲不过的命题,这条路应该怎么走?
董明珠如此回答,她觉得很多家电企业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市场,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她的观点是,企业要适应市场,但是不能跟着市场走,要有一种主导和改变市场的能力。这就是格力的一种风格。
我永远是对的
在一个尊崇谦卑的国度,企业领导一般都是低调评价自己,生怕引起别人议论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而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却有些霸道和固执地评价自己说,她从来就没有失误过,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这是她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直白话语。
董明珠说话声音洪亮,频率很高,语气中有不容置疑的自信,同时还让对手找不到可以胡搅蛮缠的漏洞,这就是她招牌的讲话风格。她形容自己要么不说,要说就非得说赢,逼得人家认错服输。这种说不清是娘胎里带来的还是后天历练成的强悍性格,让她自中学起就得了个“常有理”的外号。“常有理”并不意味着“永远有理”,而主要是在上班时间有理。董明珠说自己不工作的时候也很随和,吃亏受累也笑口常开。她说自己是江浙的女子,也有柔顺的一面。
对于外人的评价,董明珠总是一笑而过。她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决策,自己肯定认为是对的。她的这个原则,看起来有点荒唐蛮横,却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如果自己的决策自己都不认同,更谈不上让别人认同,也就不能够有效地执行。
正因如此,董明珠在管理上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她告诉员工,只要走进格力公司,就必须按照她董明珠的思维去工作。她说得硬邦邦,谁违背原则,谁就是她的敌人。
一般的企业领导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地说出这样的话,但是董明珠就敢说。
董明珠敢如此说,是因为她始终将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问心无愧的人才敢这样说。
董明珠敢如此坦率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仅因为在格力的十几年来,她所作出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正确的,还因为她的每一项决策都是站在公司利益的立场上,为了公司的发展作出的。作决策的时候,她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对手们这样形容她的厉害:董明珠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此话事出有因。从1996年开始,董明珠带领23名营销业务员迎战国内某厂家近千人的营销队伍,实现全国销量第一,而且没有一分钱的应收账款,其营销绝招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令对手口服心服,以至于有人自费坐飞机到格力,非要看看“董明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董明珠说,如果作为一个领导者,在作出一个决策之前,不能全盘考虑尽量缩小风险和错误的可能性,那就是不负责任的。一个决策上的失误,对个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企业来说,就可能酿成无法补救的后果。因此,她不能失误,她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
可见,董明珠的自信背后有着负责任的态度在支撑着。她对自己决策的坚持,并非倔强或者固执,而是一种理性思考后的自信。董明珠之所以敢坦诚自己从来没有过决策失误,是因为在决策之前她进行了相当慎重的反复思考与酝酿。
其实,董明珠不仅是在公司的决策上从来没有失误过,即使在个人事情的判断上,她也总是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进格力之前,董明珠对营销非常陌生,是个门外汉。可是她看到很多人都下了海,就想别人都能做营销,凭什么自己就不能做。到了格力,负责人觉得她的工作背景更适合搞企业行政,或者到其他地方做一些相关的职务。但是董明珠有自己的想法:既然下海了,就要从基础做起,要做就做营销人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实际上改变了董明珠的一生。假如她从事行政工作,她就不会登上营销世界这个绚丽的舞台。没有这个舞台,她就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平步青云,就不会逐步走上公司高层领导的职位。
世间之事往往如此,一个很小的决定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当人们都认为董明珠后来的种种传奇经历造就了她的人生辉煌时,却忽视了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决定。
或许其中有运气的成分,但即使是偶然的决定,也肯定是需要付出的。
董明珠最初的理想,并不是做销售,而是想做一个教师或者医生。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七个姊妹。由于年龄最小,家里所有的成员都可以指责她。董明珠不服气,就和她们顶嘴。长大后有一天,董明珠突然产生出去闯一闯的念头,于是就来到了深圳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搞管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珠海的一个朋友那里,结果被珠海宁静的环境吸引住了,就来到了格力。
董明珠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偶然的选择,会让她在以后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风云人物。
确切地说,时刻掌握主动权,是董明珠的做事风格。正因为她做任何事都能够掌握主动权,所以她能够做到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当事情都朝着自己的预定思路发展的时候,我们又怎么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呢?
当然,对自己为什么总是能够掌握主动权,董明珠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当一个人的决策是站在大家的利益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时,他就自然而然地占据了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