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三 秘不发丧
未立太子 权力有真空
李斯秘不发丧的第三个原因是秦始皇生前并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
太子是国之储君、国之根本;太子不立,哪位公子都有权力继承皇位。皇后不但要母仪天下,而且在拥立太子、处理最高权力交接之时拥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力。秦始皇既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这就为大秦帝国的第一次最高权力的交接留下了许多空白,因此,有太多的文章可做。
秦国历代国君都立有王后。历史文献中唯独没有秦始皇册立皇后的记载,秦始皇死后继嗣的混乱也证明秦始皇在位之时确实没有册立皇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不外乎这些:一是多不胜选;二是怨母仇女;三是求仙至上;四是条件甚高。
先说多不胜选。《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一条重要记载: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这条记载说明,秦始皇兼并山东六国之时,每攻灭一国,都要仿照这个诸侯国王宫的规模和数量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北面建立同样的宫殿。从咸阳到渭水,从雍门到泾水,到处都是秦国仿效六国修建的宫殿。这等于是把六国的宫殿原封不动地搬到秦国都城咸阳来了。秦始皇修建这么多宫殿干什么?文献记载得非常明确,他把从六国俘获的后宫佳丽,全部金屋藏娇,置于咸阳新建的这些宫殿之中。看来,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把六国国君的佳丽照单全收了。如此一来,秦始皇拥有的天下佳丽等于是战国七雄美女的总和。这个数字有多大,《史记正义》引《三辅旧事》记载:“后宫列女万余人。”
我们可以做个类比。
晋武帝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之后,先把魏国王宫的佳丽照单全收,后又灭了蜀国和吴国。然后,司马炎把这两个国家的佳丽也照单全收了。据《晋书·后妃传上》记载,司马炎灭吴之后,把吴国亡国之君孙皓后宫佳丽数千人移到西晋的都城洛阳。结果,司马炎后宫佳丽有近万人之多。由于佳丽太多,得宠的佳丽也太多,司马炎晚上就寝之时不知该到哪位佳丽的寝宫中去。于是,他想了一个无奈之举。他乘坐一辆羊拉的车,这种车安全又舒适,慢悠悠的。司马炎上车之后,不赶车,任意而行。羊车停到哪座宫殿,他就在哪座宫殿留宿。时间一长,宫中的佳丽们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一些聪慧的佳丽每到傍晚,就把新鲜的竹叶插在门前,把盐汁洒在地上,拉车的羊闻到竹叶的清香,便停留不前。这样一来,这些美人得宠的概率便大大提升(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晋书·后妃传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点,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将六国国君的佳丽全部据为己有,比起秦始皇的先祖们,此时秦国后宫的佳丽应当增加了六七倍之多。这么多佳丽,给秦始皇带来众多的子女。
既然如此,秦始皇为什么不在众多佳丽中选一个立为皇后呢?难!少了无法选,多了不胜选。天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选择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选择的困难缘于有太多的选择。所以,有时候,没有选择是令人痛苦的,但有太多的选择也不见得是好事。
哈姆雷特说:“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在生和死的根本问题之间,秦始皇自然选择了生,并且想要长生不死。而在后宫佳丽万余人中,他却不能集万千宠爱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