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三十四 沙丘政变 诏书变遗诏 千古遗恨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四 沙丘政变

秦始皇沙丘意外病故之后出现了一件令人奇怪的大事:已经加盖了玺印召长子扶苏速回咸阳主持丧事的诏书迟迟没有发出。这不是一般的诏书,而是关系到大秦帝国生死存亡的诏书,是中国第一个专制帝国第一次最高权力交接的诏书。每一次帝国最高权力交接的时候都是一个帝国最危险的时刻。因为最高权力的瞬间真空会引发各种势力的蠢蠢欲动与激烈角逐,而这封诏书是秦始皇化解这一角逐的定海神针。但是,这封体现秦始皇个人意愿的诏书却最终没有发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大秦帝国生死存亡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各方势力有哪些行动呢?

诏书变遗诏 千古遗恨

《史记》中有两处记载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

按照《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在重病之时立下了诏书,但是,加盖了皇帝符玺的诏书并没有立即交给使者发出。不久,秦始皇病死了。按照《李斯列传》的记载,秦始皇的诏书写好之后,还没有交给使者,自己就病死了。这是两篇传记细微的差别之处,但是,两篇传记在一处是相同的,那便是诏书写好未授使者,秦始皇病故。“未授使者”四个字可以有三种理解:

一是秦始皇写好之后他自己没有让立即发出;

二是秦始皇因病情严重诏书写完之后已不能亲自安排发出了;

三是有人从中作梗使诏书未来得及即时发出。

究竟哪一个符合历史的真实呢?

不好讲。

《史记》的两篇传记都是只写了“未授使者”四字,由于记述过于简单,我们今日已经不知道“未授使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三十六 二世诈立 得益者受害者 可悲可叹2三十六 二世诈立 蒙氏兄弟被杀:野心是一把屠刀3三十六 二世诈立 蒙恬被囚,胡亥即位:政治制度的“胜利”4三十六 二世诈立 扶苏自杀:信息不对称5三十五 李斯变节 到底该谁负责:人性不能考验6三十五 李斯变节 李斯变节:趋利避害7三十五 李斯变节 李斯败阵:又缘利害8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三说胡亥:核心是利害9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生贼心:政治漏洞是诱因10三十四 沙丘政变 诏书变遗诏 千古遗恨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