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四十一 子婴亡国 子婴被杀 大秦帝国灰飞烟灭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子婴被杀 大秦帝国灰飞烟灭

在大秦帝国中央政权、军事力量江河日下的时候,关东正在发生着巨变。

陈胜、吴广首义之后,关东形势陡然巨变。这场巨变表现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响应者众多;二是山东六国纷纷建国。

陈胜、吴广的起义得到了天下百姓的强烈回应。

当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各地郡县的百姓深受秦朝苛法之苦,一听说陈胜起兵反秦,纷纷起义,杀了本地的县令郡守,响应陈胜。这股力量来势汹汹,非常巨大。这就是我们前面屡次讲过的燎原之火。

如何知道关东起义军的力量巨大呢?《史记·陈涉世家》记载说:“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数千人”是大股武装,尚“不可胜数”,“数千人”以下者岂不更多?可以说整个楚地全部动员起来了。这不是因为陈胜、吴广有多么大的号召力,他们只是燃起民众压抑已久的愤懑的导火索。秦朝各地郡县的武装根本应付不了四处生起的烽烟。楚地是义旗首举之地,反秦力量最多最强。

除楚地外,天下还有两个地区——齐地、赵地反秦力量也十分强大。

陈胜、吴广首义之后不是割地为王,而是迅速派兵进攻关中,意图一举消灭大秦帝国。关中之地是大秦帝国的发祥之地,是大秦帝国中央政权的核心地区。此时,当年楚国最后战死的大将项燕手下的周文毛遂自荐,主动要求进攻关中。陈胜、吴广刚刚起事,他们手中亲自掌握的军队数量并不多,只给了周文一个将军印,让他自己招募军队。周文一面进兵,一面招兵,到达关中之时,已经有了几千辆战车,数十万大军,而且一直打到戏水之西(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史记·陈涉世家》。自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皆曰“周章”)。

周文进军关中说明了三点:一是周文得到了天下百姓的大力响应,二是周文大军进军十分顺利,三是秦军的战斗力大为衰退。周文并非名将,只是当年项燕手下一名普通军官,但是由于有了陈胜的将军印,一路上就得到了众多百姓的拥戴,军力迅速扩张。函谷关是秦军重兵把守之地,当年六国联军数次合纵攻秦,都很少能够打入函谷关,甚至只敢在函谷关逡巡,不敢进击。现在周文这支边打边组织起来的起义军竟然迅速攻入函谷关,而且《史记》根本未记载秦军在函谷关有什么大仗恶战,这说明起义军攻入函谷关极其顺利。周文的军队无论是数量、战斗力、将领素质、武器装备都无法与过去的六国军队相比,但是此时周文却轻而易举地攻入函谷关,只能说明此时大秦帝军的战斗力已在短暂的十几年里变得不堪一击。

这是关东形势巨变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六国的复国运动。

六国为秦所兼并,但是六国王族的后裔尚在,他们的复国之心始终未死。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百姓纷纷响应,对六国旧王族来说当然是一种福音。他们纷纷借着天下离乱、烽火燎原的大势,开展各自的复国运动。

六国的复国分三种情况:一是反秦力量需要借助六国国君的名义动员百姓;二是起义军首领据六国之地称王;三是六国后裔借反秦大势复辟。

第一种情况如楚国。从秦兼并六国到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只有十三年,尽管秦始皇对六国王族进行了残酷镇压,但是六国王族并未完全被消灭。楚怀王的孙子就活了下来,在民间为人牧羊。这位放羊娃当然不会有复国之心。但是楚地反秦领袖项梁听从了谋士范增的意见——起义军需要一位楚国王族后裔作为一面旗帜,找到了为人放牧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拥立他为楚王,而且用了楚怀王的称号。因为楚怀王当年是被骗入秦而客死秦地,所以,楚国的百姓怀念楚怀王。立一个“楚怀王心”,楚国就重新立国了。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三十六 二世诈立 得益者受害者 可悲可叹2三十六 二世诈立 蒙氏兄弟被杀:野心是一把屠刀3三十六 二世诈立 蒙恬被囚,胡亥即位:政治制度的“胜利”4三十六 二世诈立 扶苏自杀:信息不对称5三十五 李斯变节 到底该谁负责:人性不能考验6三十五 李斯变节 李斯变节:趋利避害7三十五 李斯变节 李斯败阵:又缘利害8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三说胡亥:核心是利害9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生贼心:政治漏洞是诱因10三十四 沙丘政变 诏书变遗诏 千古遗恨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