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的印迹·杨天石解读海外秘档 精彩片段:
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从大举进攻到全面败北
——读蒋介石致熊式辉手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和手稿图书馆藏有蒋介石致熊式辉手札多件,是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的重要资料。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向盘踞在我国东北的日军发起进攻。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即将成为事实。10日、11日,中共中央连续发出《关于苏联参战后准备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及其他命令,要求各解放区部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装,接受日军投降,并令在冀热辽边区的部队迅速深入东北。与此同时,蒋介石则下令要各解放区部队“原地驻防待命”,并在美国的帮助下抢运部队,接受沦陷区的主要城市和交通线。于是,国共两党间一面在重庆举行谈判,一面开始了紧张的角逐。
8月31日,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同时将原东三省划分为九省二市,分别任命了省长和市长,以示其对于东北的统治权。10月18日,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积极准备进攻东北。与此同时,共产党也针锋相对,积极准备抗御国民党军。9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19日,中共中央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打击和阻止国民党军北进,控制东北。此后,陆续派遣10名中央委员、10名候补中央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1万部队进军东北。10月下旬,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名东北民主联军,以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为政治委员。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生死较量首先在东北展开。
大举进攻
当时,东北处于苏军控制之下,蒋介石要接收东北,不得不和苏方交涉。1945年9月4日,蒋介石任命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协助熊式辉进行谈判。最初,蒋经国等根据蒋介石的意见,提出以大连港作为国民党军登陆地点,但苏方强烈反对,不得不改变计划。IO月23日,熊式辉与蒋经国会见苏军元帅马林诺夫斯基,提出在葫芦岛及营口的登陆计划。10月29日,蒋介石致熊式辉函云:
刻与美军商定,我军决在秦皇岛先登陆一军(即十三军)(先头运输),至另军约须下月初旬到达葫芦岛,如形势未能变更,亦仍在天津登陆,由铁路向东北运输也。惟与苏军仍应继续交涉,要求其负责协助我军在葫芦岛登陆也。一面必须要求其由沈阳至山海关段铁路,负责保护,协助我运输,此应作为主要交涉也。
蒋介石担心新计划仍然会遭到苏方的反对,因此,作了两手准备:一面以已被美军控制的秦皇岛作为登陆地点,一面命熊等和苏方交涉,如苏方仍然不同意以葫芦岛为登陆地点(即函中所云“形势未能变更”),即在天津登陆,利用北宁路向东北输送。蒋经国1945年10月29日日记云:“下午一时会见马林斯基,彼对重要问题,皆不作正面之确定答复,即关于葫芦岛我军登陆一事,俄方亦不愿作安全之保证。” 指的就是有关交涉。
在美国海军的帮助下,国民党军队第六十军曾泽生部、第十三军石觉部、新一军孙立人部、第七十一军陈明仁部、新六军廖耀湘部等先后到达东北,和共产党的矛盾日形紧张。蒋介石1946年3月30日致熊式辉函云:
东北执行组方针及我方应取之态度,特派范汉杰同志来锦面详一切,并留其在东北协助一切可也。
1945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抵华。次年1月7日,张群、周恩来、马歇尔组成军事三人小组,商讨国共两党间停战及整编等问题。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停战协定,但国民党坚持不包括东北在内。14日,国民党、共产党、美国政府三方代表在北平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2月25日,军事三人小组签订《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军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3月27日,通过《东北停战协定》,规定停战期七天。29日,军事调处执行部发表公报,决定派四个执行小组赴东北。次日,蒋介石决定派范汉杰赴锦州,向熊式辉传授机宜,并留范在东北策划。本函即作于当日。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中共在东北的主力,尽量占据有利地位。对此,郑洞国回忆说:“我们的方针大致是,乘三人小组未到东北之前,尽可能扩大占领地区,首先要控制铁道沿线的重要城市,造成既成事实,以便将来停战谈判时,处于有利地位。” 这段回忆是符合蒋介石当时的思想的。
4月6日正午,蒋介石致范汉杰转熊式辉函云:
我军应在四平街以南地区与赤匪决战,以期彻底消灭其主力,则今后东北即易为力矣。如兄等同意,则新一军暂缓北进,即在现地整顿,而调新六军、第五十二军以及其他有力部队,全力北进,予匪以歼灭之打击,并准备用空军临时助战,以期一网打尽,为东北根本之图也。希以此意转示郑、梁各副长官、赵参谋长、各军师长参谋长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