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历史深处的民国1·晚清_第八章 孙中山,康谎谎,袁大兵 “北洋三杰”

江城
中国历史
总共121章(已完结

历史深处的民国1·晚清 精彩片段:

第八章 孙中山,康谎谎,袁大兵

“北洋三杰”

袁世凯到小站后,首先成立了新建陆军督练处,然后又将“定武军”改为更现代化、更朝气蓬勃的名字“新建陆军”,并将兵额招足到七千二百五十人。

当然,袁世凯也不是什么兵都要。他有几个硬性条件——年龄必须在20至25岁;身高一米六以上;力大能举百斤;每小时能行军二十里;抽鸦片、心浮气躁、有案底、残疾人士均不收。

这要求也不算太高,兵还是好招的。可优秀的教官去哪里找呢?他现在可用之人只有兄弟徐世昌,非常缺乏精英人才!

幸好,在北京赋闲期间,袁世凯结交了一个满洲贵族出身的朋友,叫荫昌,此人是李鸿章开办的天津武备学堂总办(校长)。知道袁世凯缺人,于是荫昌给他快递了两个人才过来。后来,又有一个人才自己送货上门。于是,袁世凯一时间获得了三大高才。

这三个人日后为袁世凯立下功劳无数,下面就请他们上场。

第一个人叫段祺瑞

段祺瑞,字芝泉,186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李鸿章的老乡。

段祺瑞的父母都是农民,算上他一共有四个孩子,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家里的一块薄地。

那时没有科技种田,全靠老天吃饭,要养活四个孩子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不是段祺瑞的爷爷以前是个小官,积攒了一点灰色收入,时不时地接济他们一下,全家就只能坐等饿死。

年少时的段祺瑞过得说不上有多好,但尚有口饭吃,勉强能读上书,还算幸福。可惜,从他16岁那年开始,厄运、不幸一一降临。

这一年,最疼爱他的爷爷离世了,段祺瑞被迫辍学。

一年后,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吃完了,眼看就要饿肚子了,家里急需段祺瑞站出来分担一些压力。于是他怀揣着家中能拿出来的所有财产——一块银圆,去山东威海投奔一个当兵的叔叔,谋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从段祺瑞家到威海有两千多里路,他的经济条件大家都知道,就一块银圆,明显只能走路了。

作品简介:

这是一套关于中国近代百年正史的彪悍史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全面解读民国正史的长篇历史力作。作者在精研民国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行笔,全新讲述了1840~1945这一百年间的一些我们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我 们并不熟悉的事……

从来没有一本关于民国的书籍,能像《历史深处的民国》这样,全面、真实、透彻、有趣地将民国这段历史讲明白说清楚。因此,《历史深处的民国》是当下中国数千万“民国迷”了解民国、认识民国的首选读本。

第一部《晚清》全景勾勒了从1840到1911前后近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重点描述了清王朝内部改革力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清朝统治者慈禧、光绪,在野力量革命派、立宪派三方,围绕该挽救清朝还是推倒清朝重来而展开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重点突出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晚清革命,晚清立宪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以轻松的笔调、严谨的态度认真探究了为何封建帝制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以及共和的曙光在中国显现的原因。

作者:江城

标签:江城历史深处的民国历史民国近代史

历史深处的民国1·晚清》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谣言逼出来的洋务高潮 容闳2第四章 谣言逼出来的洋务高潮 远去的真爷们儿——曾国藩3第四章 谣言逼出来的洋务高潮 “天津教案”之最终解密4第四章 谣言逼出来的洋务高潮 晚清之“天津教案”5第四章 谣言逼出来的洋务高潮 军机处6第四章 谣言逼出来的洋务高潮 总理衙门7第四章 谣言逼出来的洋务高潮 汉人生猛上位8第三章 非主流少年袁世凯 结交一批同道,等待一个机会9第三章 非主流少年袁世凯 讨厌的科举制10第三章 非主流少年袁世凯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