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谋唐 精彩片段:
第五章 争皇开治
5、李渊的烦恼:掩盖不能抹杀矛盾
在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之后,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只能被定性为争宠,只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多被李渊信任的机会,避免对方对自己造成威胁。而真正让李世民开始接近太子之位的机会,却来自于武德七年的一次小小风波。
这一年的六月,李渊在长安城中受不了天气的炎热,便跑到郊外的仁智宫去避暑了。但他去了没多久,朝中却忽然出了一件大事:有人举报太子李建成企图谋反!
这条爆炸性的消息来自于太子手下的两员武将告密,李渊紧急召见了告密者乔功山,向他询问详细的情况。乔功山说:“太子一直和他的老部下庆州都督杨文干关系密切,最近他们一直在谋划,想让杨文干起兵,太子在长安进行接应。我本来是太子的部下,奉命送兵器和铠甲到庆州,但是我生性胆小,生怕事情败露,连累在长安的家人,所以才向皇上坦白一切,希望能够赎罪。”
李渊被这条消息气得直哆嗦,他对裴寂说:“我对太子不薄,而且早就立他为储君了,大唐的江山迟早是他的,难道他连这几年都等不及吗?!”
裴寂在一旁抚慰道:“太子还年轻,也许是被奸人蛊惑,才做出这种事,皇上还是召他过来问个明白吧!”
在裴寂的提醒下,李渊立即下令让李建成来仁智宫。但是事情败露之后,李建成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去见李渊。徐师谟等人提出应该立即起兵,而太子中允王珪和另一位幕僚韦挺却坚持建议李建成去拜见李渊,求得原谅。王珪对李建成说:“虽然太子送兵器给杨文干是事实,可是并没有直接参与反叛,而且杨文干的反叛也没有成为事实。现在以庆州的兵力,完全不可能与长安的军队相比,一旦起兵只能速死,去仁智宫求情,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在仔细斟酌之后,李建成还是选择来到仁智宫,向李渊请罪,他声称自己管理部下无方,才会出现这等逆臣。声泪俱下的哭诉配合虔诚的叩头谢罪,李渊忍不住心软了。他对李建成说:“我对你一向很信任,也是肯定要传位给你的,你又何必这么着急,被人利用呢?”
看到李建成忏悔之后,李渊想到千里之外还有一个杨文干蠢蠢欲动,便心里不安。裴寂又献策说:“应该派人去将杨文干也召来问罪。”李渊采纳了建议,派遣司农卿宇文颖去庆州,快马召见杨文干。
远在庆州的杨文干忽然失去了和太子的联络,不知道长安发生了什么。而忽然出现的宇文颖又对他和盘托出:皇上已经完全掌握了这次反叛的情况,要让杨文干前去仁智宫领罪。杨文干略一思索,说:“皇上饶恕了太子,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父子。对于我,断然没有理由饶恕。我若去仁智宫请罪,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就此起兵吧!”
杨文干起兵反唐,一直作壁上观的李世民终于等到他出场的时候了。
对于这一次反叛,李渊首先派遣了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杨师道前去镇压。可是转念一想,这一次起兵是以李建成为旗帜的,在各个地方拥戴李建成的人也不少,万一杨文干以太子的名义联合其他的势力,那可就不容易对付了。现在能够让他信任地派出去平定杨文干的人,似乎只有秦王李世民了。
在被召见的路上,李世对秦王说:“这一次前去,皇上一定是希望将这件事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不然引起拥护太子的其他刺史、都督骚动,肯定会引起大乱。”
而李世民只是淡淡地一笑,说:“这一次完全是天意让太子泄密,不然的话,现在我们要征讨的可就是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