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_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章 孝宗赵眘

李雪慧
中国历史
总共365章(已完结

中国皇帝全传 精彩片段:

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章 孝宗赵眘

一、品行卓异受禅得立

宋孝宗,名眘,字元永,元眘。初名伯琮,后赐名瑗,又名玮。是太祖七世孙,为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一支。父季王赵子偁,母张氏。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生,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卒。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天,高宗惟一的儿子突然夭逝,使高宗大为悲痛。太子既死,高宗又在逃亡途中受惊,患了不育之症,一时之间,皇储乏人。大臣范宗尹首先上书奏请高宗早立太子,以安天下。高宗对范宗尹说:“太祖皇帝以其神明英武平定天下,可是子孙却未享其成,以至零落,其情堪悯。我如果不能效法仁宗皇帝,怎慰太祖在天之灵!”高宗此言,指的是仁宗传位给侄子英宗之事。

绍兴三年(公元1132年),宋高宗派遣主管宫庭宗族事务的大臣和知南外宗正事赵令畴在“伯”字行中访求宗室。太祖后代“伯”字行这时已达1645人。先从这些人中选出了7岁以下的儿童10人。最后送给宋高宗定夺时,10人中只剩了两个人。这两人一胖一瘦,瘦的便是伯琮。高宗粗看以后,决定留胖去瘦,赐伯琮银300两遣回原地。伯琮捧银正欲出门,高宗又说没看仔细。他让二人叉手并立,自己站在一旁反复端详。忽然一只猫从二人身旁经过,伯琮兀立不动,胖孩子飞起一脚向猫踢去,高宗皱着眉头说:“此猫偶过此地,为何踢它!如此轻狂,怎能担当社稷重任!”于是又决定留瘦遣肥。这样,伯琮便以储君候选人的身份被养育在宫中了。

伯琮生于秀州。传说其母张氏有天夜里梦见有人牵着一只羊送给她,不久就怀了孕,所以伯琮小名叫羊。他入宫之年,方才6岁,需人护持,高宗领着他径入后宫,去见张婕妤,潘贤妃、吴才人。三人正环坐聊天,潘贤妃因刚丧元懿太子,看见伯琮,不禁触起了隐痛,掉头向隅,惨然不乐。张婕妤笑着向他招手,伯琮便扑入了婕妤的怀里,于是高宗就命她养育伯琮,赐名瑗。吴才人孤独无依,也想抚养一个孩子。高宗又找来了伯玖,赐名为璩,交由吴才人抚养。

为了培育伯琮,高宗应大臣赵鼎之请,将行宫新建的书院作为资善堂,让他在那里读书学习,并派学富才赡的大臣作为赞读。伯琮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异于常人,颇受高宗钟爱。绍兴十二年被加爵普安郡王。随着年岁的增长,伯琮也不免对政局发表一些意见,结果导致了奸相秦桧的不满。绍兴二十四年,衢州(在今浙江)发生了强盗抢劫事件,秦桧没有奏闻高宗,便径自派殿前司将官辛立率兵千人前往拘捕。伯琮将此事告诉了高宗,高宗大惊。当时伯玖也封为恩平郡王,二人都是太祖之后,才能又不相上下,到底立谁为嗣,高宗踌躇不决。秦桧见状,极力推荐伯玖,中宫吴皇后也附和这种意见。高宗欲试二人优劣,便各赐宫女10人。伯琮的老师史浩看出了高宗的用意,便对他说:“皇帝想考验你,千万谨慎从事。”伯琮点头称是。过了几天,高宗果然将宫女召回,检验之下,赐给伯琮的10人仍是处女,赐给伯玖的10人都不是处女了。高宗没有告诉别人,但内心已知道孰优孰劣了。

绍兴三十年二月,高宗宣布立伯琮为皇子,更名为玮,封为建王,并诏告天下。三月,确定称伯玖为皇侄,皇位继承人算是确立了。

高宗自建炎元年即位,颠沛流离,半生戎马,身倦神疲,久有禅位之意。伯琮被立为皇子后,高宗几次表示要传位给他,他都流着泪坚决推辞。大臣陈康伯认为,此事不宜过于匆忙,应该先下建储诏书,正式立为太子,确定名分,使天下人都知道圣上的意思,然后再举行禅位的大礼。高宗采纳了这种意见,命学士洪遵为太子另择名字。洪遵一连拟了4个名字,高宗都不满意。琢磨许久之后,御笔赐伯琮字元永。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高宗下了一道诏书,正式册立伯琮为太子,诏书说:“朕德薄能鲜,历经艰难,依赖天地祖宗庇佑,得以继承大位,如今三十六年,宵旰忧勤,不敢懈怠。只因邦国多难,未能从容卸却重担,退保康宁,如今边鄙粗安,干戈稍息,真是天遂人愿。皇子老成持重,神器有托,朕心稍安。现在立皇子为皇太子,改名为眘,敕命有司择日备礼册命。”到了六月,再下御诏说:“皇太子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周知世故,久系民心……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迁德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接着便在紫宸殿行内禅之礼。高宗招来太子,当面劝他即位。太子不肯接受,退到大殿一侧的旁门,想返回东宫。高宗勉谕再三,太子方才答应。

文武百官于是又聚在殿门之下,宣读禅位的诏书,宣读完毕,又按官阶高低鱼贯进入紫宸殿迎接新皇帝。过了一会儿,太子身着朝服,由内侍扶掖着来到御座前,但却拱手侧立不坐,内侍扶掖了七八次,才稍稍就坐,宰相率领百官祝贺,皇太子又忽然从座上跳起来,陈康伯说:“请陛下面南危坐,接受臣僚的祝贺,方才不负太上皇托付之意。”太子悲怆地说:“皇父之命,过于独断,此天子大位断不敢为,还是容我退辞吧!”群臣当然不依,又是一番苦劝,太子推辞再三后也只好听从所请,膺继皇位。

即位仪式刚刚结束,孝宗便穿着皇帝专用的赭色龙袍,佩着玉带,行出禅曦殿,送太上皇还宫,直到出了宫门还不肯止步,太上皇再三辞谢,他才停下。看到这些,高宗高兴地说:“我托付得人,可以说是没有遗憾了。”

二、数度北伐未建寸功

孝宗做皇子时就主张抗金,即位后更锐意恢复。多年来,他讨厌秦桧的专权卖国,力主抗金。宫庭生活使他耳闻目睹了多次和战之争,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发动抗金的战争,必须首先扶正朝野的舆论,重用抗金之士,斥退秦桧余党。

作品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讲述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2000余年。他们之中,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中国皇帝全传》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且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如此,则大体反映了历代帝王的全貌。

作者:李雪慧

标签:李雪慧中国皇帝全传历史

中国皇帝全传》最热门章节:
1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宪宗朱见深2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三章 代宗朱祁钰3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二章 英宗朱祁镇4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宣宗朱瞻基5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章 仁宗朱高炽6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祖朱棣7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三十八章 惠帝朱允炆8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祖朱元璋9第六十一卷 元 第三百三十六章 惠宗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10第六十一卷 元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宁宗孛儿只斤懿瞵质班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