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_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文宗爱新觉罗·奕讠宁

李雪慧
中国历史
总共365章(已完结

中国皇帝全传 精彩片段:

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文宗爱新觉罗·奕讠宁

一、兄弟争位母死失和

爱新觉罗·奕讠宁(公元1831年~1861年),清王朝自顺治帝以来的第七位皇帝,因他即帝位后的年号是咸丰,所以人们一般又称他为咸丰帝。

奕讠宁出生以后,深得父亲和母亲的疼爱,生活自然是欢乐而优越的。为了更好地对奕讠宁进行教育,道光帝不仅经常亲自督教,而且按照培养幼君和皇子的惯例,使其6岁的时候开始入学读书。所学的课程很多,除学习蒙古、满族语言文字,并按照满族的习俗练习骑射技能外,主要是学习儒家经典、历代治术、圣训、列朝实录等等。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奕讠宁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病死,奕讠宁还不满10岁,母亲的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打击,欢乐的童年留下了一丝阴影。孝全成皇后死后,奕讠宁由静贵妃抚养。值得庆幸的是,静贵妃见小奕讠宁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十分爱怜他,所以对他就象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奕?一样,处处关心和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小奕讠宁也很懂事,见静贵妃对自己这样好,也十分感激和尊敬静贵妃。奕讠宁和奕?年龄相仿,兄弟俩同在书房读书,共同练武,两小无猜,关系十分融洽。虽然他俩是异母同父的兄弟,但两人的性格却迥然不同,奕讠宁好静,奕?好动;奕讠宁性浑朴,奕?性机敏;奕讠宁谦恭温和,奕?争强好胜。道光帝晚年,为了建储传位的事费了不少的脑筋和心思。在道光帝看来,皇四子奕讠宁和皇六子奕?,都是很好的人才,自己都很喜欢,两人虽各有千秋,但却都有继位的资格。奕讠宁是正宫皇后所生,而且年长,按照一般的惯例和传统,理应奕讠宁继位;而奕讠宁生性聪明,才华出众,尤其是相貌和平时的行为都很类似道光帝,所以虽然是庶出而年少,却受到道光帝格外的器重和垂青。道光帝虽想早些立下储位,以减少一件心事,但却犹豫不决,一直拿不定主意,所以定储一事,悬而未决。

随着年龄的增长,奕讠宁和奕?逐渐懂事了,虽说两人一起长大,关系十分密切,但是谁都希望自己能继承皇位,即然父亲久未决定此事,那就说明父亲还没有最后决定谁优谁劣,只要努力,自己就有继位的希望。所以弟兄两人彼此开始或明或暗地展开了竞争,两小无猜,赤诚相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仅他俩是这样,就是他们的师傅们也参与了此事,积极为自己的学生出谋划策。道光帝晚年,渐渐感到身体不如从前,所以抓紧对两个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考察,以便决定皇储问题。有一次,道光帝通知奕讠宁和奕?,想亲自考问他们一番。奕讠宁和奕?知道后,知道此事关系重大,所以都连忙跑去问自己的师傅。奕?的师傅卓秉恬告诉他说:“如果皇上有何垂询,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奕讠宁的师傅杜受田则不同,他告诉奕讠宁说:“若谈古论今,条陈时政,你的才识绝不如六爷。只有一个办法,如果皇上自言老病,将不久于帝位,你就伏地痛哭,以表孺孝之诚。”奕讠宁按照他师傅的指点去做,果然有效,道光帝认为奕讠宁仁慈孝亲,心中十分喜悦。又一年的春天,道光帝去南苑校猎,命诸皇子都随从自己去。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皇家的林园,更是草木泛青,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道光帝和诸皇子个个兴致勃勃,兴趣旺盛,开弓放箭,争先恐后。校猎结束时,奕?猎获的禽兽最多,道光帝心中自然高兴。这时,他才注意到四子奕讠宁竟一箭未发,心中十分纳闷,便叫过奕讠宁问他怎么回事,奕讠宁十分认真的回答说:“现在是春天,鸟兽正在孳育,我不忍心伤害天下生灵。”道光帝听后,心中大喜,说:“这才是有道明君的话呀!”经过几次反复考察,道光帝逐渐认为奕讠宁更适合继承帝位,于是决定了储位的问题。但他不想委屈了六儿子奕?,于是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道光帝亲笔朱谕:“皇四子奕讠宁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为亲王,世袭罔替。”并按照清王朝的立诸家法,藏在太和殿正大光明匾之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死,年方20岁的奕讠宁正式即位,改年号咸丰,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

在众多的兄弟中,咸丰帝和恭亲王奕?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继位就按道光遗诏封奕?为恭亲王。咸丰帝也素知他的才能。所以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十一月,任命他为军机大臣,不久便以亲王身份任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咸丰帝也时常召见他,共同议事。可是,奕?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恃才傲物,而且原本对咸丰继承皇位就不服气,所以在咸丰帝面前有时表现得盛气凌人,多有越轨之举。如此,咸丰帝渐渐就对恭亲王有了看法,对他就不如从前那样信任和热情。结果弟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到后来甚至互相猜疑。最后终因静皇贵太妃受封皇太后一事而公开化。

静皇贵太妃就是恭亲王的生母静贵妃。她初入宫的时候,被封为贵人,后晋升为静嫔、静妃。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她生皇六子奕?,又晋升为静贵妃。咸丰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死后,升为皇贵妃,管理六宫事务。当时,道光帝已经秘密定储,立咸丰为皇太子,于是便不能再册封静贵妃为皇后。咸丰帝即位以后,尊封她为康慈皇贵太妃,对她格外尊重。可是,静贵妃并不满足现在的封号,她想:是我抚养了咸丰,现在咸丰做了皇帝,我理应得到皇太后的封号。奕讠宁也想为她的生母争到皇太后的封号,以便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对此事也非常积极。咸丰帝对此事老大不愿意,认为先帝的嫔妃被嗣皇帝尊封为皇太后的事,前朝没有先例。所以虽然奕?母子屡次提起,咸丰帝都没有答应,因此奕讠宁母亲皇太后的封号迟迟定不下来。

咸丰五年(1855),皇贵太妃病危。有一天,咸丰帝来到皇贵太妃的寝宫,正想进去探视,恰好恭亲王从里面出来。咸丰帝便问太妃的病情如何,奕?立即跪下,哭着说:“已经病危了,看太妃的意思,只有得到封号才能瞑目。”咸丰帝没有想到恭亲王会在这个时候提到封号的问题,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所以他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只是随便应付了两声:“哦,哦!”奕?则认为,咸丰帝已经答应了给皇贵太妃以皇太后的封号,格外高兴,于是匆匆忙忙赶到军机处,传咸丰帝的旨意,立即置办册封礼。咸丰帝探视后见奕?等人已经办好皇太后封号的事宜,心中十分诧异和气恼,认为他是有意胁迫自己,可是木已成舟,不好更改。咸丰帝不得不在七月一日传旨,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事后,咸丰帝越想越气,对奕?十分不满。康慈皇太后死后,咸丰帝下令减杀太后丧仪,不按皇太后的规格发丧。

不仅如此,咸丰帝还想趁机杀一杀奕?的威风和锐气,于是颁发谕旨,以恭亲王“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为由,罢免了他的军机大臣职务,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也均着开缺,并不准他恭理康慈皇太后的丧事。并警告奕?,今后要“自知敬慎,勿在蹈愆”。后来,咸丰帝虽然也对奕?有一些照顾,但直到咸丰帝临死以前,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二、励精图治企望中兴

咸丰帝即位以后,展现在他面前的清王朝是政治混乱,财政匮乏,军队窳败,民不聊生的萧条景象,面对这种局面,年仅20岁的咸丰帝年少气盛,血气方刚,颇有点进取的精神。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对内对外的政策,整顿吏治,治理财政,任贤用能,对清王朝的统治政策进行了全面的修整。

首先是罢庸任能,整顿吏治。咸丰帝即位的时候,大清王朝的官场习气已腐败到极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结党营私,互相倾轧;互相推诿,效率极低。咸丰帝对此是清楚的,他知道,腐朽的官场习气,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功用,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为了整顿吏治,就必须罢免昏庸官吏,以儆效尤。为此咸丰帝首先向军机大臣穆彰阿开刀。穆彰阿,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内务府大臣、步兵统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深得道光帝的信任和宠幸,任军机大臣20余年。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压制群僚,无恶不作。咸丰帝上台以后,大权在握,便把穆彰阿做为自己整顿吏治的第一个目标。咸丰帝即位10个月后,即亲笔朱谕,宣布穆彰阿的罪恶。历述穆彰阿的罪状后,给予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对另一个大学士,曾任广州将军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也因其与穆彰阿狼狈为奸,先是贬官,后予处死,这些处置一时使朝野震动。

作品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讲述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2000余年。他们之中,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中国皇帝全传》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且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如此,则大体反映了历代帝王的全貌。

作者:李雪慧

标签:李雪慧中国皇帝全传历史

中国皇帝全传》最热门章节:
1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四章 度宗赵禥2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三章 理宗赵昀3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宁宗赵扩4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宗赵惇5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章 孝宗赵眘6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宗赵构7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八章 钦宗赵桓8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七章 徽宗赵佶9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哲宗赵煦10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宗赵顼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